立志與慎始

許多人新年立志。

新年期間“聖人”最多,犯罪率減低。相對的,到了年底,犯罪率趨高,監獄裏人滿為患。

當然,這可以解釋為歲暮天寒,人為了“需要”,鋌而走險;也可以說,冬天夜長晝短,黑暗的時間多,作惡的機會多;也可以講,是冬天使人情緒低落,犯罪興趣高漲。還有類似的理由。不過,司法機關不會等弄清原因的結論,多積極進行“冬防”。

如果沒有更滿意的解釋,不妨假定為新年立志為善的人多,能夠維持一段時間,使參加犯罪的人相對的減少。

王陽明作小官的時候,有一天,坐轎子出門。那天新雨乍歇,覺得轎子左右搖擺不穩。他沒有立即斥喝責備,輕輕揭開轎帘縫窺看:噢,原來有個轎夫穿了雙新鞋!因為當年沒有平坦的柏油路面,路中有坑坎積水,為要避免踏入泥水,轎夫挪移閃避。過了一段時間,轎子平穩多了。是因路面泥濘更多,轎夫就不再閃避了,新鞋既然已經沾了污泥,不必再去管它,安然踏過,像平常一樣。

人的立志行事,也是這樣。人生的道路上,不難遇到邪惡引誘,要謹慎避免踏錯第一步。

青年人踏入衙門,滿心想作清官,“為人民服務”。遇到有人送“紅包”,儘量閃避賄賂甚麼的;後來,不好意思拒絕,收了下來,管甚麼良心不安;涉世既深,看到宦途滿是污泥,你不踏入,也不會有多大影響,何如同流合污,不會被排斥;而且買部新車,總比安步當車好得多,何況夫人愛華貴首飾,這樣會討她喜歡,有助於感情。如此行之既久,也就沒有甚麼良心不安那回事了,仿佛是自然的坦途。

於是立志為善失敗,犯罪成了順理成章的事,輕易滑入邪路,迷途而難返了。

立志為善固然重要,但要有守,慎於開始,不可陷入錯誤。

有人問過許多人,發現很少能夠堅持初衷到冬天的,持之以恆,再長的人,更不必說了。

邱吉爾說過:“年老的人,很少是快樂的。”也許,這是暮年他的經驗之談。

你可以從他額上的年輪,讀到悔恨的紀錄;失敗的印痕,刻畫在他的面頰上,從記憶中搶走了喜樂。記不得是誰說過:“戒煙並不難,我已經戒過許多次了!”邱吉爾嘴邊的雪茄,大概可以說明。

不過,也有例外。

在歲暮天寒的異鄉,一位病弱的老人,還身在監獄裏;但他沒有楚囚對泣,竟然發出喜樂的聲音:

我現在被澆奠;我離世的時候到了。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;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;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。從此以後,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,就是按公義審判的主,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;不但賜給我,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。(提後四:6-8)

他的凱歌,不是信口唱來的。這樣的信心偉人,在成聖的道路上,也有過失敗的經歷。這同一聖徒,說到當年:

我也知道,在我裏頭,就是我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;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故此,我所願意的善,我反不作;我所不願意的惡,我倒去作。(羅七:18,19)

這位力與心違的聖徒,發出無奈的悲嘆:“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”但他接着就說:“感謝神!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。”(羅七:24,25)

就是這位保羅,找着了得勝的祕訣:“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”,不是自己立志,努力掙扎;而是靠主在十字架上已經完成的救功,才可以得勝。他並且為主受盡苦難,最後身繫囚牢,以至為主殉道。

你不要以為這是絕無僅有的事。在信心英雄的榮譽榜上,滿是有始有終的成功榜樣。希伯來書的作者,寫了一連串這路上的先行者,然後說:

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,如同雲彩圍着我們,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,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,存心忍耐,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,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。(來一二:1,2)

我們不要但羨慕前人的成功,應該起而效法。這是作者的心意。聖經指引成功的方法。

“放下各樣的重擔”,就是相信主,交託的意思。耶穌說:“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裏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”(太一一:28)跑天路的第一步,是相信主。這裏的話,是為已信的人寫的。完全的交託,完全的降服,完全的安息,你會感覺輕鬆了許多,可以跑上成聖道路。

“脫去罪”,才可以跑成聖的大道。但“容易纏累”我們的,正是容易忽略,容易找借口的罪。人可以說成那些是“壞習慣”,是“軟弱”,是可以原諒的;但除非你稱之為“罪”,認真對付,就不會持久。

“忍耐”,是說我們跑天路,不是一蹴可及,而且必須經歷許多的艱難(徒一四:22);因此,必須堅毅持守,不是時變刻遷,也無法去扦苗助長,必須忍對逆風,順受勞苦。

“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”,意思是說,參加賽跑的人,照規定各有一條劃定的線,是他當跑的賽徑,不能任意越線,耘他人之田,跑到別人那邊;跑得再快,也不能得分。

這裏所說:“仰望”,是注視的意思,心無旁騖,只定睛在耶穌的身上,立定心志,討祂的喜悅。

如果你立志跑這義路,這裏有一個好消息:“創始成終”的主,既然在聖徒心中動了善工,也必完成那工,看你達到終點,得着冠冕。

祝你有一個成功的年,從今天開始。阿們。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