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中國文字議

歷史上秦始皇的豐功偉業,是建造了有名的萬里長城。據說,那是在太空所看到的唯一人造建築物。其實,那不過是他把列國早已有的不同城段連接在一起。雖然其功能是有限的,到底還是統一大業。

秦始皇的另一真正貢獻,是他統一中國文字。中國有許多不同的方言,但文字是一樣的,在思想傳通方面的永久效益,是大到無法想像的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卷首指出:“話說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如果沒有統一的文字,我們怎知道他在講些甚麼?不過,其真實和可能,幾乎是必然的。

美國北加州,有一道橫跨海灣的雄偉大橋,全名是“舊金山-梧崙海灣大橋”;全長八哩多,有上下兩層,各五條車道,建成於1930年代,當時稱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觀”。後來經1989年的大地震,一段斷裂;只花一個多月就修復了,恢復交通。現在這條獨領風騷六十年的大橋,能否經得起再次地震的考驗,成為問題。現在正進行增固和加寬,耗資將超過五十億美元。但很少人懷疑其是否值得。

現在,試想建造一條大橋,跨越海峽,能夠把兩岸連接在一起,豈不是比萬里長城更偉大的功業?這樣的大橋,也許有一天會一可能;但現在說的是必要的大橋,可以使兩岸有效的傳通,就是統一的語文。

當然,投下資金是必須的,還要注意設計上的選擇,修正,也是免不了的;絕不能堅持“一言堂”作風。因為這不僅關係百年,是更長久的大計。

殷穎先生提到“一國兩文”的問題。

很明顯的,對華人一個不利條件,就是在同外人商談版權的時候,要簽訂一份繁體字的合約,一份簡體字的合約。對待其他的文字,是否有一文兩約這樣的例子?如果要抱怨洋人的不懂中國國情,是不實際的事;最方便的,是把兩岸的文字統一,就解決了問題。

現有中國文字的差異,不是沒有,是微不足道。就如香港的中文,有些是傳統中文所沒有的字,乍讀似乎“見外”,但並不影響傳通,而且其間雜有中文的古音古字,只能算是方言文學。至於其他的方言文學也是如此,並沒甚好怪的,更遠不能說是另一種文字。因為國家疆域那麼大,人口那麼多,各自有其宗族歷史背景,有些差別是意料中事,要完全一致,倒是事實上的不可能。

現在大西洋兩岸的英國英文和美國英文,還有印度,加拿大,澳洲等,有那麼多差別,拼合,語法,語音,都各有很多的不同,有誰可以說那不都是英文?即使一國一地,些微的差異還不是常見?到現在,一本書分兩地或三個地區以上出版,是常有的事,但常識告訴我們,絕不是兩種不同的文字。

我們都知道,造成這種差別的,是近半個世紀來的歷史問題。政治上的分離,形成語文的分離,以至意識形態的分離,使傳通上有隔閡。要解決政治上的問題,經濟上的問題,自然不僅複雜,恐怕還有相當的距離;但語文上的統一,原則上是現在就可以談的,不僅不會對誰有害,而且現在就可收到效益,對後代的影響,就更不必說了。

要談這個問題,要單從文字方面看,不要有輸贏的感情成分攪在裏面。解決辦法:定於一是,大家雙贏。而且解決的方法,並不是有那麼大的困難;加以過去中文沒有快速的打字技術,現在有了電腦,輸入比洋文還快,更可以聯想,書寫的困難解除了,就更容易了。

中國文字比較少。康熙字典收羅有四萬八千多字,英文多達六十多萬字,而且逐時增加。講到通常用的字,中文有四千字就可應付,而且可以利用單音的優點,隨時合成新詞,因應無窮。所以中文實在是優秀的文字。

繁體簡體的差別

簡體字的產生背景,主要是為了應付書寫的考慮,以求簡易和快速,卻少考慮到識別和思考上的便利。其主要的改變,是部首偏旁的書寫化,和形聲字的簡化。

先說繁簡部首偏旁的差異,實際是正草之別。有的簡體字,如果歸分部首偏旁,不去簡它,只在書寫的時候,把這些字寫為不同寫法,應該就可以了。

另外一些形聲字,簡體字只取其聲,而不顧其形的意義部分,二字或多字同樣寫法,會造成混亂;而且在字典裏解釋,更會叫人莫名其妙。如:憂鬱的“鬱”寫成“郁”,香氣“馥郁”該怎辦?規範的“範”,和藩籬的藩,同歸為“范”氏一家,也不方便,只增加領會的困難。

還可以舉的例,是“計劃”被簡為“計划”,意思扯不上邊。其他的“畫”字,卻沒有變成“戈”。還有“姽嫿”的右邊,如果跟着統一變了,就失去諧音的作用了。

中文只有四百多音,所以同音字太多;增加諧音字,並沒有好處,失去呢?會莫知所從。

本字俗字的執着

台灣的“白色恐怖”,迫使學者在文字上也追尋“正統”努力反革命。如:着火,衣着,執着的“着”字,必要回復到本字“著”字;而且把通用的字,連根都取消了,想“着急”都不能。其實,本字的意思,只是根本的本,由那裏發展出來,並不表示比俗字優越;俗字也不是低俗,只是表示人民通用的意思,更說不上甚麼“革命”的危險。但在“人民”一詞都不准使用,文字必須右起直書的日子,自是另當別論了。這些事,想起來可哀也好笑。

古字今書的不同

有的古字現在不用了,並不表示用這些字就是頑固分子。簡體字裏面最可取的字,是“塵”字,用“小土”誰都能夠會意;“滅”字把“火”給蓋起來,就近於成灰了;而且“滅”在字典裏面並不是水部,而要到火部去找,是有道理的,因為滅火並不一定用水。以上兩個字,既簡化了,合於古字,檢字的部首不變,是最好的簡化法。

有的字雖然古,雖然有所本,而且也簡化了,但在思考上卻更麻煩。如:“云”字,是古時的象形字,雲形就是三畫彎曲的云。不過,同音太多,加上偏旁或部首,以資界分;雖然書寫麻煩了些,對於沒有語音根基的人,反而容易。因此,可以致雨的是“陰雲”,花草或“芸芸”眾生,耕作的“耕耘”,紛雜的為“紛紜”,如果都人云亦云,就混亂了。又好像“面粉”一詞,看了簡單;但未了解你在說些甚麼的人,就不能確定是婦女化妝臉上擦的“面粉”?或是用麥子磨成可作食物的“麵粉”,二之分明,似繁實簡。所以由簡趨繁,有時是進化,不必再簡化而退化。

一本共同的字典

比如說,兩方研討的結果,可以出版一本共同的字典,至少先發行繁簡識別的凡例,人民就可以有所遵循了,對傳通上是莫大的便利。即使不能立即編印統一的字典,先訂定一份繁簡體字使用表,並不是難事。如果從造橋的比論,就好像先造一道便橋,有利傳通。我看如果不涉及政治的問題,平心靜氣的討論,不難達成協議。

不能假定先會說

語文是先語後文,在學的本國人是如此,對於不先懂語的人,未必是如此。我們分析起來,可以看出簡體字是為了懂的繁體字,或懂得華語的人設計的。這個先設條件,對於外國人造成困難,對於未先學充分可用語言的孩子們,也會造成混淆不清,這是顯而易見的事。

改正混淆的語詞

分隔了半世紀,一家人見面的時候,都有傳通的困難,何況意識形態不同的社群!現代海峽兩岸及海外的華人,需要有共同合理的傳通工具,不僅是在文字上,也該在語詞上下點兒工夫。

中國大陸使用的語詞,忽略對應,對於了解不利。如:一般用“數量”與“質量”對稱,是不合理的;明顯的,質量是指質和量,應該用“品質”代替。

台灣方面,則喜新好奇。其實,新不一定是好。例如:近年常用“委身”,卻不明白其意思。那是專指“下嫁”說的,被人拿來代替“奉獻”,豈不是叫人覺得不好意思嗎?還有,就是用英文新詞兒為新鮮,為光榮:“作秀”是show,或用音譯cool作“酷”,往好處說是孩子氣,都是全無必要的。當然這不能構成關監獄的罪,也不至整肅,勞改的地步。盼望從事文字事工的人,知所自律,則中文幸甚!

下面我寫了幾句話,可以“譯”成簡體字,也許可以作為討論的基礎,看看那些原則合理,可以衡量,如何達成協議,建造跨越海峽偉大的橋,功效恆久,人民幸矣。

同國異文
憂鬱無隨
籌劃協議
眾傑齊歸
建築偉橋
發達護衛
礙難艱險
塵滅雲飛

秦始皇統一文字,比建造長城的功業還偉大,“書同文”維繫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光輝;除非懷有異志,誰也不願見中文長久分離。“條條大路通羅馬”,和統一使用希臘文,同樣有助於思想的傳播。那麼,何不集思廣益,大家努力,建成這道跨越海峽連繫族民永固的大橋呢?

只有一條更偉大,更重要的大橋,從地獄連接到天堂,就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,使信的人出死入生。惟願世人都接受祂為救主:“除祂以外,別無拯救;因為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着得救。”(徒四:12)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