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要嫉妒惡人,也不要起意與他們相處;
因他們的心圖謀強暴;他們的口談論奸惡。(箴言24:1)

缺乏會引起不快感。誰沒經驗過飢渴?“飢思食,渴思飲”,是人基本的需要。不過,有一種情況,是自己並不缺乏,只是看見別人有,自己就會感覺不舒服。怎回事?我不缺,他有他的,不干我事!哪裏錯了?是因為你不滿足。

這見別人有自己就不愉快的心情,正確的名字叫“嫉妒”。如果你不願意承認,就越加證明是有問題。特別是嫉妒惡人。他們用比較快,比較容易的途徑,達到目的。

“盜”字的上半是“涎羨”,下半是“器皿”。看見別人有的器皿,就起心自己佔有,用不合法的手段得到—偷盜。因為我們裏面的罪性,都有過這樣的經驗。這是貪念的試探,要抗拒它,不隨從那方向走下去,以至於犯罪。啊!求主幫助我們。

在這裏我們要注意,有話說:“嫉妒是真實的稱讚。”如果極度惡人,表明心裏稱讚他們,儘管口裏不說,甚至可能作出“忌邪”的品論,攻訐他們,潛念卻是由贊而同,已經將要“起意”;只是礙於派別不同,很難於立即易幟轉而入夥加盟。所不同的是,惡人的“心圖謀強暴,口談論奸惡”,是已經扯下蒙面的黑布,公然宣佈他們的強暴和奸惡;另一邊假冒為善分子,還在等待時機。時候不到,“老羆當道臥,貉子那得過!”不得當道的幫派,只得隱伏,或偶爾作反抗的聲音;到利益成熟,就參與分贓果實。實際上兩幫是一丘之貉,不過只是策略不同而已。“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;因為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發出。”(箴言4:23)

中國人有“蛾眉善妒”的傳統語句,並沒有足夠的史實根據。而且“嫉妒”用“女”部,更是不公道的構陷。據說,亞當出到伊甸之東,夏娃數算他的肋骨是否少了一根,可見其嫉妒之深。其實,聖經中首名嫉妒狂是該隱。“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;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;該隱就大大的發怒,變了臉色。”(創世記4:4,5)結果人間首宗兇殺案,就此發生了。這真可說是“妒令智昏”!得神的悅納並不同於金牌競賽,只此一家。該隱應該先自問,或加上問神,他自己人錯在哪裏,祭,錯在哪裏,不必等待後人猜測,早就可以改進了。可惜,該隱不此之圖!他竟然動手殺害兄弟,完全沒有必要。可見其人不僅邪惡,更先是愚昧。莫怪聖經中常把“愚昧人”一詞,跟“惡人”並用。

嫉妒只為了別人有,自愧不如,就由羨生妒。嫉妒惡人,是見其不當所得,先不問其道德原則,是怎麼來的,而見其有甚麼而眼紅!

眼紅。我也要!有我一份!這就可怕了;進一步,起心入夥。聖經警告我們,應該考慮他們心裏想的,口裏說的—圖謀強暴,談論奸惡。聽見惡人的理論,應該連聽都不想,沾都不敢沾,割席絕交,立即趁早拔腳離開。“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…”(詩篇1:1)這才是智慧人。

惡人嫉妒義人,是司空見慣的事。這裏所說的,義人應該謹慎防備,不要傾向嫉妒惡人的“成功”,而放棄道德原則,那才是世界的大患。這就是要避免受世俗價值觀的影響,感染。華人所謂“有猷,有為,有守”—守,就是有所不為,甘於寂寞,守道安貧,擺脫一切的引誘,心中自有主在,是極不容易的事。

耶穌所說“無知的財主”的比喻,有其特殊的背景。

眾人中有一個人,對耶穌說:“夫子!請你吩咐我的兄長,和我分開家業。”耶穌說:“你這個人!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?”於是對眾人說:“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。”就用比喻對他們說:“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…”(路加福音12:13-21)

我們得注意,這事件並沒說甚麼人有錯;二兄弟可能都沒錯;不必等其更壞的發展—只是其中的弟弟,把財產看得比親情還重要,要求析產分居。主耶穌指向根本的問題在於心,“要謹慎自守,免去一切的貪心”,才可以和睦同居。

記得類似事件,在許多年就發生過嗎?

亞伯拉罕蒙神呼召,從迦勒底的吾珥出來,帶着侄兒羅得同行。後來兩人牛羊財物增多,以致不能並容,牧人們發生紛爭。亞伯拉罕不願見情形繼續惡化,建議和平分手。後來事情的發展,證明二人不是信仰不同,而是價值觀的差別。不看重道德的標準,不看神應許的迦南,只看地上的發達,羅得選擇約但河東豐饒平原,“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—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。”(創世記13:12,13)

可惜,“羅得學派”仍然在教會中流行不衰,以至屬靈領袖們,散播世俗觀念,長牧以教信徒,父母以教子女,心中妒羨惡人各方的成功,起心率領子女效法,談論勸勉,是致力違背主道的方向,椽木求魚,怎能想見復興來臨,主道深植廣傳!主耶穌的話,正是誅心之論,也是刊心之論,聖徒必須加意思省,知道自己心在哪裏。

祝神的兒女,因聖靈的責備回轉,將心歸向主,眼目也喜悅主的道路,仰望十字架,直到永生。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