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待罪疚

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也是中日戰爭的結束。盟國徹底打敗了軸心國,至今是七十週年。

人類歷史發展到這一代,科學和工業,達到了高峰,殘暴也達到了最低鄙的程度,具體的表現,是德,意,日三國的所謂“軸心國”,倡言他們是優越民族,共同以奴役人類為目標。這可是自人類生在地上以來,最狂妄的想法,是神所難容的事。聖經說:神“從一本[血]造出萬族的人,住在全地上,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,和所住的疆界”(徒一七:26)。所以人不可有違逆神旨意的計畫。軸心國挑起全地的戰火,犧牲了幾千萬的生命,資產喪失更不可勝計,侵略者最後落得無條件投降。

惹下這麼大的亂子,給人類留下長久的創痛,事情可不能過去就算;國際法的懲罰之外,個人的悔恨,還有國族集體的罪疚感,是沉重的負擔,都是不能輕易抹去的。對於罪疚的不同處理,與其文化背景有關,也與其國家前途有關。

及早悔改

先說軸心國的老大哥,是義大利,而不是德國。義大利於十九世紀成為統一國家,墨索里尼,法西斯的師祖,於1922年取得政權任首相,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府;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初持中立,後參與德國的軸心戰線;1943年,義大利在北非遭受軍事失敗;盟軍攻佔西西里後,墨索里尼失勢,義大利國王下令逮捕墨索里尼,並向盟軍投降,最先退出戰爭舞台,轉而反對反對納粹德國。後來墨索里尼為希特勒設法救了出去,以其殘餘,成為北義大利的“共和國”領袖,無異於希特勒手下傀儡,直到完全潰敗。到1945年歐戰結束時,義大利卻算是盟軍一方,定四月二十五日為“解放日”。不過,正因其勢力不夠強大,為害也比較小,所受的創痛不夠深,悔改得早,卻不夠徹底,給和平後的政治環境,留下麻煩。

不能不說

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德國,以僅二十年的時間成為強國,恢復得快,挾恨報復,給自己和世界,都造成極大災難。德國素有“空中王國”之稱,表明產生過深思明辨的哲學家,又是一個務實,認真的民族。很希奇,竟然被不學無術,語無倫次的軍曹希特勒誤導,其侵略行動,給世界許多地區人民帶來嚴重的禍患,本國也深受傷害。

戰後的德國人民,反省納粹的禍國害民,決定永遠摒棄納粹主義,列入憲法,予以禁止;任何人予以宣揚,即構成違法。他們將其認罪記錄,永遠保存,以警後世,不再陷入同樣錯誤,致使人類經歷慘不堪言之戰禍。這些紀錄案卷名為“不能不說”(見徒四:20),表示其基督教的根源。但德國給國際印象,是誠實可靠,這與認罪的徹底有關,值得推崇。

諱而改說

日本在晚十九世紀,即加入侵略中國的行列;甲午戰後,割據台灣,勒索鉅額賠款,兇殘遠過於西洋列強。至入二十世紀,日本軍閥,覬覦中國益亟,趁國人內爭不能同心,攫取東北,並挑起中日長期戰爭,先後達十四年久。其屠殺掠奪,貪婪殘忍,到史無前例的地步。1945年,日本戰爭耗費,致民窮財盡,力竭勢蹙,並遭受人類史上首次原子爆炸痛擊,才迫不得已,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無條件投降。

不過,戰後的日本,雖在被佔領情勢下屈辱媚外,終未痛悔覺悟;倒是在和平憲法限制軍備下,不僅獲得經濟復興,成為富國。近年美國因為爭霸侵略,窮兵黷武,國勢寖弱,借助其昔日仇敵,今天盟友日本,幫其出力;日本得以驕傲,妄想重振其軍國主義暴力。追跡其原因,實在是由於未徹底思省悔悟,才故態復萌。不過,聖經從來沒有教訓用武力脅迫人悔改;說真的,當年還不是主政者為了眼前利益,不惜放棄民族尊嚴,甘願不提舊賬,跟昔日的仇敵作生意交換,可需要幾十年的時間,才忽然記起往事?這恐怕很難解釋吧!

聖經說:“遮掩自己罪過的,必不亨通;承認離棄罪過的,必蒙憐恤。常存敬畏的,便為有福;心存剛硬的,必陷在禍患裏。”(箴二八:13,14)當然,中國並不是沒有過犯,完全無辜受害。神允許中國遭受災難,實在是用日本為刑杖,像在聖經中使用巴比倫,懲罰背道的猶大,使他們被擄悔改;中國的崇拜偶像,腐敗自私,痞氓當政,內鬥不休,是積弱招侮的原因,應該悔改自強,走上歸正復興。

赦而不忘

教會有個傳統語詞:“赦免並忘記”(Forgive & Forget),乍看乍聽,似乎是出於聖經;但如果查考聖經,必會發現有許多:“記得”,“不可忘記”,“免得你們忘記”之類的語詞,正是不要你忘記,才可不重蹈覆轍。神自己誠然赦免我們的罪,把可恥的舊賬塗抹得乾淨,如同厚雲消散,不過那是表示消除罪的污點,不再追討罪孽;但那絕不是美化歷史,相反的,新舊約聖經中滿了重提人的墮落和失敗,為要我們“以史為鑑”。神給人有記憶,不是懲罰,故意叫我們痛苦,揭舊瘡疤;而是恩賜,藉痛苦的記憶,革新與進步,這就是罪得神赦免,還會想起罪來,免得人驕傲自高。

古時有一位高幹,在臥室內放着一個箱子,秘不示人,只有時自己打開來看看。僕役以為是甚麼珍寶,後經發現其中只一件極破舊的衣服。那是貧賤時候穿的,有時自己拿起來看看,免得忘記自己的出身,以至失敗。舊衣能有這樣的功能,確該算是真寶貝了。

對待罪疚的態度,在國際事務上,國格和個人品格,認罪與蒙恩,原則是一樣的,我們應該深刻的思想。“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”。忘記過去的痛苦,是期望將來的災難。祝世人真學得功課,悔改歸向主。

2015年一月十六日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