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惜光陰
英國哲學家貝肯(Francis Bacon,1561-1626)說過:“人如果不浪費時間,他雖然年少,卻可能已經時日積多。”
惜時的觀念,是古今中外的智者都有的。因為時間就是生命,生命的終結,就是再沒有時間了。有人更說:“時間就是金錢”。聽來是太現實了些,但不妨其為實際;現在流行計時工資,給人作工,就是出賣時間。當然,各樣企業,也都得計算工資成本,真明顯有現金價值。這跟華人所說“尺璧非寶,寸陰是珍”的意思很相似。
不過,生命和金錢,還都是自己個人的事,真箇要浪費掉,誰也管不了;但我們也該想到,我們沒有權利浪費別人的金錢,否則就構成偷盜的行為,是違法的;但不少人就硬是犯浪費別人時間,還全不在意;有的浪費公務的時間,似乎比貪污還壞,這大毛病豈可諱醫忌疾,保護不改?
所以,我們不僅要自己惜時,也不可浪費別人的時間,就是共同的守時,把約會當作契約,不可掉以輕心。
在近來的電視劇漢武大帝,有文帝景帝部分前敘,雖未必是正確的史實,卻頗有深意。當時名將周亞夫,漢景帝在位的時候,因平定七國之亂有殊功,封條侯,大將軍,並晉位國相,極一時之榮寵。有一次,皇帝召宴;此君竟然敢恃寵驕橫跋扈,遲宕宴至。就座後,發現桌上擺了一大塊肉,卻未設刀箸。他不識時務,向侍筵的人要餐具;皇帝主人說話了:“本來你的位擺設有餐具的,因為你遲到,朕已經命人撤去。現在,你可以回去了!”這樣大失顏面的周亞夫,怏怏回府,稱疾辭官。後來因被檢舉圖謀不軌,下獄審訊,絕食而死。這實在是悲劇,朝廷事勾心鬥角,也複雜得多,細節未必盡符;但編劇者藉以巧思發揮,可以作不守時者的鑑戒。這充分顯明,儘管你肚子不餓,或餓而不食,對皇帝不守時,就是極大的不敬。是大事嗎?你可以說,武帝是故意找藉口,羞辱周亞夫,甚至藉機整肅周亞夫,都不是沒有可能;你說是編劇者的演繹,也可以;但這不是節外生枝,畫蛇添足,是合於推理的。
聖經說到惜時的重要:“要愛惜光陰,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。不要作糊塗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”(弗五:16,17)主明顯的旨意,是願意萬人得救,不願有一人沉淪,事關重大,我們該如何夙興夜寐,盡一切的努力,成就祂的旨意呢!
晉大將軍陶侃(士行),人荊州刺史的時候曾說:“大禹是聖人,尚且惜寸陰;我們凡人,應該惜分陰。”這是勉勵人不可荒廢時日,知道禹帝是聖人,尚且不肯浪費一寸光陰,我們平常人,應該知道聖人在一定時間能夠作成的事,我們得用十倍的時間完成,應當朝惕夕乾,及時努力。
不過,在另一方面,聖人稀有,浪費一個人時,損失還不太大;凡人可就多了,如果每人曠廢一小時,那該損失多少個人時?影響豈不是大了許多倍!
對於漢武帝的千秋功過,我們且不予置論,但即使誰反對他,也不能不承認他是難得的勤奮有為之君。漢武帝時,編輯的“樂府”,是收集通俗有教育意義的詩歌,配以樂調。其中一首:
-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
-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
-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
-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
-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
這是說到時間的重要,要及時努力。歷史是時間和人的際會,交織構成的事件。如果忽略了時間因素,歷史將會改寫。
大衛剛弭平了押沙龍事件,國中又有繼發的叛亂。為了維持王國瀕臨分崩離析局面,大衛用曾為押沙龍領軍的亞瑪撒,去召聚猶大人;約定條件是以三日為期(撒下二○:4,5)。可惜,缺乏積極心的亞瑪撒,不把限期當回事,耽延誤事,身邊也就沒有護衛武力,遇上了果決的約押兄弟;約押為保自己的地位不被亞瑪撒取代,違法殺害了他。(撒下二○:7-10)可見不守三天的時限,貽誤戎機,是不忠心尊重王,怠忽工作的確證,不配得委以重任。亞瑪撒最後一息尚存,該會後悔失時喪命。
使徒保羅勸勉教會:“我們與神同工的勸你們,不可徒受祂的恩典;因為祂說:‘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;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。’看哪,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;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。”(林後六:1,2)使徒要哥林多教會勤勉工作,既然自己在神預定的時候蒙恩得救,應該也不要忘記,及時救人。
最為可恥的,是常見教會工作懶散,無紀律,以為教會重愛心,事奉是“義務”的,即使不守時,也無甚要緊。教會中沒看見因聚會遲到受紀律處分的。愛心嘛!愛心就是不守“律法”。但不守紀律正是表現沒有愛心。聖經說:“要彼此相顧,激發愛心,勉勵行善。不可停止聚會,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,倒要彼此勸勉,既知道那日子臨近,就更當如此。”(來一○:23-25)信徒如果愛主,就持定主再來的盼望,也愛主內的肢體,彼此聯絡,互相勸勉,以聚會團契為最喜樂的事。聚會時姍姍其來遲,顯得十分勉強,正足以影響別人。如果君王召宴,不論甚麼功臣,名將,遲到必然以驕慢獲罪,萬王之王的約會,該如何對待?
有話說:“時不待人。”(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.)不及時接受救恩,到恩典的門關了,一切都為時太晚了!
信主及時!事主及時!
2015年一月一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