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活節與復活

復活節來源

舊約聖經記載,以色列人記念逾越節,那是神藉被殺羔羊的血,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,脫離為奴之家(見出一二:1-24),神要他們世代守為定例,記念神的恩典。
基督耶穌是逾越節的真羔羊(見林前五:7),照聖經的預言,代替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完成永遠的救贖;並且在三天後,也就是“七日的第一日”,從死裏復活。初期教會定在這一天,記念耶穌基督的復活。主後325年,尼西亞大公會議決定,特定於春分第一個月望後的主日,作為復活節。

復活的意義

許多民族,對於復活的觀念,甚為模糊,或竟沒有復活的觀念,古代的猶太人的信仰,對於這方面也不甚清楚。

舊約所說死後的境況,是“陰間”,沒有盼望的地方(詩八八:);但也說到有得拯救的盼望(詩一六:10);有記載復活後的境況,是為受審判,決定報應,永生或咒詛(見賽二六:19;但一二:2)。不過,所說的都很簡略。因此,要從新約的啟示,了解復活的意義。

關於復活的背景,必須有死亡實境的存在:不僅說死人復活,聖經是說人“從死裏復活”。其差別是在這裏:“死人復活”的事例或傳說,差不多各不同文化都有;但“死裏”就不同,死亡是一個實境,從那裏面脫出,必須進入甚麼新境界,在基督教是進入生命。聖經又說:耶穌基督是復活“初熟的果子”,是說一個季節,也就是新時代。對於個人來說:“耶穌被交給人,是為我們的過犯;復活,是為叫我們稱義。”(羅四:25)意思是說,人不能因行律法而脫罪;必須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代死,成就救贖,並相信祂的復活,在神面前得以稱義,如基督一樣的完全,作為神家的人,得着永遠的生命。

復活的狀況

舊約與新約,都歷有記載死人復活的事蹟。先知以利亞與其門徒以利沙,曾使孩子復活(王上一七:17-23;王下四:32-36)。耶穌基督在世時,使死人復活(可五:35-43;路七:11-17);並曾使死後四天的拉撒路,從墓中復活(約一一:1-44);主自己宣稱,行這些神蹟,其目的為印證彌賽亞事工(太一一:2-6;路七:18-23)。

耶穌基督講論復活,以祂自己的復活,作為教訓的基礎,證明祂與神一樣,是生命和復活的根源(約一一:25;可八:31,九:31)。主清楚的向群眾宣告:“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,就賜給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,並且因為祂是人子,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…時候要到,凡在墳墓裏的,都要聽見祂的聲音,就出來;行善的復活得生;作惡的復活定罪。”(約五:26-29)

但使徒保羅見證,耶穌基督自己“從死裏復活,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”(林前一五:20)。這是說,基督開始了復活的“季節”,使信祂的人,與復活的義人一同有分。

至於復活後的形貌,在主耶穌的情形,是可以變更形像,也可以隨意使人認出祂來。祂可以隨意往來,不受空間距離的限制,能夠不經門戶而進入屋子,雖然不是必需的,也可吃物質的食物。復活的聖徒,是否也那樣呢?

使徒保羅照他所得的啟示,告訴我們關於復活的信息,聖經中這方面的真理,大部分是由此來的。“死人怎樣復活?帶着甚麼身體來呢?”他自己回答說:“你所種的,若不死,就不能生;並且你所種的,不是那將來的形體。”(林前一五:35-38)這奇妙的比論,可以作兩方面解釋:種下子粒,長出麥苗,自然與原來那顆麥粒沒有相似的地方;但在另一方面,還可以認出是麥子,或是別的禾稼。我們也可想到耶穌回答撒都該人有關復活的問難:一個婦人,丈夫死了,照律法連續作過六兄弟的妻子,在將來復活的時候,男女八人的關係如何處理?今天流行的離婚再婚,序列性的多配偶,自然也會有糾纏不清的困難。耶穌的答復是:“當復活的時候,人也不娶,也不嫁,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。”(見太二二:23-32)

這是說,沒有舊世界的性關係,但主並沒說是否失去記憶,認知和感情,理智。

哥林多前書復活的信息還說:“日有日的榮光,月有月的榮光,星要星的榮光;這星和那星的榮光也有分別。死人復活也是這樣:所種的是必朽壞的,復活的是不朽壞的;所種的羞辱的,復活的是榮耀的;所種的是軟弱的,復活的是強壯的;所種的血肉的身體,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…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,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…承受神的國…”(林前一五:41-50)所以復活後的狀態是靈體。在神的國裏,像顯現在耶穌面前的摩西和以利亞一樣(見太一七:1-3)。

復活的盼望

我們有復活的應許和盼望,是自己身與其中,這比單知道復活的景況,可重要得多了。誠然,使徒保羅得三層天的啟示,並且親歷其境;可是不能以言語傳講(林一二:1-4)。不過,保羅在世的成就,顯然是因為他持守這盼望,活出相稱的生活,為此而工作。使徒侃侃而談的見證說:

“我正按着那道,事奉我們祖宗的神,又信合乎律法的,和先知書上一切所記載的;並且靠着神,盼望死人,無論善惡都要復活…我因此自己勉勵,對神,對人,常存無虧的良心。”(徒二四:14-16)

使徒也勸勉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基督復活是屬靈的實際,但對於信徒來說,要跟我們地上的生活聯繫。

“基督若沒有復活,你們的信便是徒然,你們仍在罪裏;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,也滅亡了。我們若靠基督,只在今生有指望,就算比眾人更可憐。但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,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:死既因一人而來,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,在亞當裏眾人都死了,照樣,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。但各人要按自己的次序復活:初熟的果子是基督;以後在祂來的時候,是那些屬基督的。再後末期到了,那時,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,掌權的,有能的,都毀滅了,就把國交與父神。因為基督必要作王,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祂的腳下;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,就是死。”(林前一五:17-26)

很多人沒有計畫,因為沒有指望,所以過一天,算一天,使人生沒有意義。有指望的人生,總比沒有指望的人好,“若死人不復活,我們就吃吃喝喝吧!因為明天要死了。”但如果沒有復活盼望的人,就算深謀遠慮,也不過是“只在今生有指望”。聖徒是要在將來的國度裏,要與基督一同作王,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目標,所以得與世人分別:“你們不要自欺,濫交是敗壞善行。”(林前一五:31-33)

舊約的以色列人,有好幾次的敗壞和復興;每次復興,總是伴隨着盛大的守逾越節,記念蒙救贖脫出埃及。新約的教會,不僅要慶祝復活節,主日記念耶穌的受死與復活,更要有復活的盼望,不再如舊日醉生夢死,靠着耶穌基督,過復活的生活:“你這睡着的人,當醒過來,從死裏復活,基督就要光照你了!”(弗五:14)

2014年四月十六日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