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午三逢紀念
十九世紀末葉,中國迭遭西方列強侵略。東鄰的島國日本,歷代受中國文化薰陶,仰慕天朝。惟自明治維新後,擴張軍力,亦思染指積弱之中國,蹈瑕抵隙,歷次窺伺欺凌。終於在清光緒二十年,即公元1894年(日明治27年),藉朝鮮事件,掀起中日戰爭。
當時的清政府,內腐外敗:不僅像物體的腐敗,蟲蠹發生,國政的腐敗,是遠為更糟的事,肇致國際戰爭的慘敗。朝鮮的陸戰,渤海及黃海海域的水師,幾年來辛苦經營建立的新軍,在兩天內,都一敗塗地。
1895年四月十七日,簽訂馬關條約,割讓台灣,澎湖,並賠償鉅額軍費,受盡日本敲詐勒索。中國的積弱,暴露於當世,因而凌侮侵尋,蒙“東亞病夫”之羞。
中國有識之士,終於相繼覺醒。於是有朝臣謀求振奮自強,也有憂國之士,謀求變法維新,更有在野人士提倡革命,推翻滿清。最後在1911年,年幼的滿清宣統皇帝退位,結束了帝制。可是,國人太不爭氣,與列強的不平等條約仍未廢除,自己人倒熱烈進行了近半個世紀的內戰內耗。日本軍閥,封豕長蛇,蹈瑕抵隙,侵占東北,華北,發動侵華戰爭;幸天奪其魄,狂妄襲美國,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,雖一時倖逞,但國力懸殊,更違反道德原則,遂致勢窮力蹙,最後以無條件投降結束。只是他們那些禍國殃民的軍頭們,不少人切腹自殺,恨其為禍人類的成就不夠,卻沒人悔恨錯誤,其害人誤國的罪行。
戰後的日本,國力凋敝,滿目瘡痍,被迫屈辱國格,僅賴諂媚美國以生存,並未曾徹底思省痛悔;美國則基於冷戰形勢,極力翼蔽扶植其昨天的敵國,以求壯大自己陣營的聲威。繼來的日本經濟復興,益助長其氣焰,諱言其侵略惡行,忘記慘遭原子彈懲膺之痛,不僅粉飾罪惡,篡改歷史,更且崇拜其神社惡魔,見證其故態復萌;又擴張軍備,賄買脅迫弱鄰,狼子野心日漸暴露,為世界和平的前途,蒙上深沉的隱憂。反觀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德國,對於過去被納粹誤導,殘害人類的事實,絕不隱諱;他們並沒有為希特勒黨羽入祀廟宇,而為受害的猶太人立館記念,以示懺悔,並禁止任何人,包括政客們,歌頌納粹,違者依法論罪!與日本比較,一善一惡,一智一愚,豈不可立判光暗分明?
古人有言:“以史為鑑,可知興替”;忘記歷史,否認歷史,惟有再蹈覆轍之一途。聖經昭示:“遮掩自己罪過的,必不亨通;承認離棄罪過的,必蒙憐恤。”(箴二八:13)因為遮掩罪過,不僅是諱醫忌疾的愚昧,還說明其有繼續行惡的準備,甚至是蓄有陰謀。因此,經上又記着說:“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”(約壹一:9)
國者人之積。對於個人如此,國家自然更是如此。
聖經申命記,載有以色列的領袖摩西,在離世之前,諄諄教訓其出離埃及,將建新國的人民:要記得,不可忘記。可惜,他們沒有謹記遺教,反而忘恩負義,一味行惡,終於遭致亡國被擄的結局。使徒綜結說:“從前所寫的聖經,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,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,可以得着盼望。”(羅一五:4)
幾千年的人類歷史,顯明是神的聖手在引導世界的進程,我們到底領受了多少教訓?是值得時時深思的事。
按中國的干支紀年,從甲午中日戰爭,現在已經二甲子了。過去日本一直自傲,看不起中國,以為“支那”軍力窳敗,可以輕易加以摧毀,卻忽視中國的文化,更不曾仰望掌管歷史的真神。看來人類的問題,基本上還是神學問題。
英國伊麗莎白女王,慶祝了登位六十週年,是記憶猶新的事。也使我們聯想到一首名詩,為類似的慶典寫的。撫今追昔,不能不有所感慨,也值得警惕。
曲終人散 Rudyard Kipling
我們先祖自古信奉的神,
我們迤遠戰線的主,
在祂可畏的手覆蓋下,
從棕櫚到寒松的疆土;
主萬軍之神啊,還求與我們同在,
恐怕我們忘記 — 恐怕我們忘記!喧囂和呼喊靜息了;
首領和君王都消逝;
謙卑和痛悔的心,
依然是你古老的祭。
主萬軍之神啊,還求與我們同在,
恐怕我們忘記 — 恐怕我們忘記!遠去了,我們的軍艦消隱;
海嵎和沙丘上的煙火低沉;
啊,我們昨天所有的烜赫
與尼尼微和推羅一同消盡!
萬國的審判者,還求饒恕我們,
恐怕我們忘記 — 恐怕我們忘記!如果眼前的權力使我們沉醉,
放肆的口舌對你失去敬畏,
像外邦人那樣的誇口,
或像沒有律法的賤胚 —
主萬軍之神啊,還求與我們同在,
恐怕我們忘記 — 恐怕我們忘記!因為外邦人的心所信託的
不過是煙囪和鐵船殼,
看守,卻不求你看守,
在塵土上建造所有塵土優越,
瘋狂的誇張和愚昧的話語 —
主啊,求你憐憫你的百姓!
英國作家吉普霖 (Rudyard Kipling,1865-1936),弱冠即有文名,有多本小說及詩集。二十七歲時,被英國認為拜倫以後第一人。
1897年, 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在位六十年,全國舉行鑽禧慶祝,舉世同歡。倫敦泰晤士報請當時最具盛譽的吉普霖寫詩。他作了這首“Recessional”(聖職人員及詩班退席時唱的聖詩)以應,並聲明發表時及以後,都不接受任何報酬。那時,日不落的大英帝國,是舉世無匹的海上霸權,擁有歷史上從沒有過最遼闊的疆土,真如日正中天。他竟然沒想到討甚麼人歡喜,寫出來的詩,像是先知耶利米的信息,不是慶祝,頌揚,也不是感恩的話,卻是祈求神的憐憫。其表達的信息,是曲終人散,盛況過去,這激使國人批評,也使有些人深思。我們不知道,他到底是看見了甚麼異象,使他寫出這樣的詩章。但不到半個世紀,吉普霖的話應驗了,日不落的大英帝國,竟然隕落了,往昔的興盛,一去不返。
今天,無論甚麼國家,甚麼人,蒙神恩典,叫你與人不同,仍然應該想一想:“恐怕我們忘記”!
莫忘甲午!
2014年一月十六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