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的聖殿
現今的電視廣告上,會看見房屋在行走,當然不會真有那樣的事;因為行不是房屋的功能,房屋是為了給人住息的。
在以色列人出埃及,曠野的路上,神吩咐摩西,造成會幕,作為神與人相會的所在。耶和華藉摩西對以色列人說:“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,我要作你們的神,你們要作我的子民。”(利二六:12)在神全家盡忠的僕人摩西,擔當神人之間的中保,把神的旨意傳達給人,把人的需要陳明在神面前。
及至進入迦南,是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,建造成聖殿,作為全國宗教的中心,在那裏禮拜,獻祭,禱告。神使雲充滿聖殿,並且從天上降下聖火,焚燒壇上祭物,表明神的同在和悅納。稱為“舍可納”(Shekinah),意思是“神聖的同在”。
不過,以色列建國後的歷史,墮落敗壞相繼,甚至關閉聖殿,在聖所中拜偶像,終於神的榮耀離開(結一○:18,19),先知以西結見證其依依不捨的情景,也是猶大遺民被擄的時候。
到波斯古列王,准許猶太人歸回,並不是復國,也不是宗教復興,只是在舊的根基上,修復聖殿,是在官方支持下,以相當低的熱誠進行的。兩約之間,是缺乏啟示沉默的四個世紀。
被擄分散的猶太人,除去了有形的偶像,也興起了會堂,是社區宗教教育,比較深入基層。可是,會堂並不代替聖殿,也未稱為聖殿。
至羅馬統治之下,迎來輝煌的希律聖殿,大致可稱為政教合營,淪陷為分贓系統,以至“殿”不如“店”,更變為“賊窩”!使柔和謙卑的耶穌,不得不作羔羊義怒,潔淨父禱告的殿(約二:13-17;太二一:12,13)。
耶穌回答傳統以聖殿自豪的猶太人說:“你們拆毀這殿,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。”(約二:19)其實,那個聖殿雖然外面輝煌,並不代表甚麼光榮,只是羅馬統治者利用宗教的記號。但耶穌說的,是“以自己的身體為殿”。但“拆毀聖殿”的話(太二六:61,二七:40;可一四:58,一五:29),竟為有心激動情緒的人所引述,作為反叛制定宗教的供證;猶太教中不乏堅持“衛教之士”,實在是維護自己既得利益,把耶穌釘十字架。
新約教會第一位殉道的司提反,也是因猶太人的假見證:“不住的蹧踐聖所和律法”(徒六:13)。他們把聖殿當偶像,凡不同意任何聖殿系統的,都被定為仇敵。
新生的教會並未反對聖殿,使徒們把它當作聚會的地方,傳揚基督聖道的平台。所以新約未提建造教堂的事,是在聖徒家中聚會;後來由墓穴的“地下教會”,建立了教堂,也不曾把教堂當作聖殿。
人有個傾向,就是在神的話以外,要有可見的物質東西,也許,起初只是作為敬拜的幫助,後來竟然成為敬拜的對象。但因此失去了敬拜的實際,走向失誤和敗壞。
教會的主以祂自己的身體為殿,因為有聖靈的同在;主也應許祂與信的人同在,藉着聖靈住在信徒的裏面,也就是在教會裏面。這小群分別出來的信徒,正如舊約教會的以色列人。使徒保羅見到哥林多的信徒,他們不在於甚麼特別的建築物,而在於因信主有不同的生命,有永生的神住在他們裏面:“我們是永生神的殿。就如神曾說: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,在他們中間來往,我要作他們的神,他們要作我的子民。”(林後六:16)所根據的“神曾說”,是引述利未記第二十六章12節的話。
神的兒子基督耶穌,“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的有恩典,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,就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。”(約一:14)直譯為“在我們中間支搭帳棚”,正是神與人相會的會幕。基督耶穌是滿有神榮光的會幕,是行走的聖殿。
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聖徒說:“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,神的靈住在你們裏頭嗎?”(林前三:16)這說明基督徒的尊貴。
又說:“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?這聖靈是從神而來,住在你們裏頭的。”(林前六:19)
在以弗所書,保羅更指出,教會是蒙揀選的族類,是與眾不同的,包括不同的種族:“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與聖徒同國,是神家裏的人了;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,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,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,漸漸成為主的聖殿。你們也靠祂同被建造,成為神藉着聖靈居住的所在。”(弗二:19-22)彼得稱信徒為“活石”(彼前二:5),經主這些人集合在一起,被聖靈成為聖殿。
可是,你可能都參加過教堂中舉行的聚會。當然是新約的教會聚集。但會驚奇的發現,演唱純舊約的詩歌:“上主在祂的聖殿中;全地的人,都在祂面前肅敬靜默。”(哈二:20)
聖經是敞開的。我們都可以看出,這裏所引用的經文意義,與先知的預言並不相同。
有人近於諷刺的說:“如果誰別有存心,他可以引經據典,證明他想的任何話。”這就是表示斷章取義的妙用。這可不是好玩的事,而是傳播錯誤的教導。
教堂是聖殿嗎?
不是。就算早生二千年,就算把教堂搬到巴勒斯坦,也成不了聖殿;連將來的日子,也不會有聖殿出現。因使徒約翰說,在新耶路撒冷:“我未見城內有殿,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神的殿”(啟二一:22)。
聖經如何教導?
新約聖經反復告訴我們,“聖殿”是指蒙拯救的人說的。舊約的聖殿是一座,新約的聖殿是一群活的人,有永遠生命的人。
觀念該糾正嗎?
有人認為,這只是名稱的問題,實際無關緊要。實際上,並非如此。因為語文形成觀念,錯誤的觀念,會把人帶向錯誤的行動方向:把有新生命的活人,變成沒有生命的物質建築,怎會不是大事?物質的殿,是敬拜的媒介,竟然會成為敬拜的對象;但活的聖殿,靈宮,如果失去行動,豈非更為不幸?
舊約的殿,叫人以禮儀敬拜,親近神;行走的殿,是到人中間,叫人成為聖殿,神居住在裏面。舊約時代,神向人顯現(Epiphany);耶穌基督道成肉身,在十字架上為救贖世人受死,聖殿的幔子裂開,以自己的血立了新約,使神住在信的人裏面。
祝所有的聖徒,都成為行走的聖殿,生活就是敬拜,見證神的榮耀。
2012年十二月一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