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明道
大日本皇軍征服了支那大部分的土地,以為不久即可滅亡中國。但竟然征服不了一名小小的中國人!而且這中國人是個沒有宗派背景的孤單教會負責人:他是北京的王明道。
在佔領區,日本的政策,是要中國教會也照日本的形式,組成“教團”,是為了便於聯繫管理。這個指示傳達下來,華人教會自然只有說“是”,只有奉行的份兒。這才是“日支友好”的表現。他們希望是這樣。想不到在首都就遇到了阻擋:王明道的基督徒會堂,不肯照日本人的意旨行事。
1900年七月二十九日,王明道誕世於北京。他本來的名字叫作“鐵”。他為人也是像鐵一樣剛強不屈,一定持守真理。主使他成為“堅城,銅牆,鐵柱”(耶一:18),蒙主的召命,作當世的亞坦耐修(St. Athanasius)與罪惡和“不信派”反對,絕不肯妥協。
他的堅持真理,從他信主事奉主的路線可以看出來:他本來是受點水洗禮的;但到從聖經明白,全身的浸禮更是耶穌的榜樣,他就堅決要受浸禮,在寒冬裏,打開河面的冰,到水裏受浸。他用許多時間讀聖經,而且照著所讀到的去遵行。他沒有受過神學教育,也沒有進大學;不過,他對聖經的真理,有從神來的領會,也照著所領受的傳講,教導;由家裏開始,到建立了頗有規模的會堂。不用說,所走的,自然是艱苦的信心道路,十字架的道路。
現在,考驗臨到了。他知道,是在日本人的管治之下。但他也知道,順從神,不順從人,是應當的。他表明要照聖經的真理,沒有奉迎人的意見,參加教團的意思。
負責宗教管理的,是興亞院華北聯絡部文化局,調查官武田熙。這個聽來像是民間的機構,並沒有憲兵隊那樣的唬人權威,實際並不是那回事。王明道面臨的是很大的危險。
當局當然不滿意他的表現,通知他準備到時去問話。誰都可以知道,一去就不用準備再回來。
那夜,月華如水。他自己一人,在會堂裏徘徊,踱步,思想,禱告:主立他作群羊的監督,他必須為羊群作榜樣,不能夠因為自己的安危而妥協;但那不僅是自己安危的問題,如果違背命令,會堂被關閉了,羊群豈不是要分散了?十多年的辛苦工作,才能有今天的成就,是何等的不容易啊!現在,教會蒙主的恩典,已經度過了起初成長的艱難時期,已經在穩定的增長,每次聚會,都是人滿;怎能夠想像擊打牧人,羊群分散的凄慘情形,幾百的靈魂,又有誰照顧牧養他們?
何況還有自己的家庭:老母需要人奉養,妻子景文,帶著不到十歲的兒子天鐸,如何能夠生活下去?
但在另一方面,信仰必須持守,見證不能失去。…
1521年馬丁路德在沃木斯供證前夕的經歷,四百多年之後,臨到王明道的身上。他在神的面前禱告。禱告使他得著力量。他作了決定:絕不能夠妥協,不論付任何代價;因為有各種不同信仰的人,參加在教團中的,並不都是敬畏神重生得救虔誠的基督徒,信的和不信的,不能同負一軛(林後六:14),為了信仰,他不能參加。如果這樣作,有甚麼不幸的後果,就只有交託給主了。因為如果參加了教團,在教會聚會的時候,就得先面向東方而立,向天皇致敬,為天皇祈禱。當然,那不是基督徒應該作的事。這樣,無論如何,沒有回轉的餘地;作為基督徒,任何代價都得付的。
他作了決定。他準備好了。心情平靜下來,回到床上,一直睡到天亮。
主日聚會那天,王明道的講道是但以理書第三章:“火窯獅洞的見證”。講員向會眾指出:沙得拉,米煞,亞伯尼歌三人,面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,絕對不肯妥協拜偶像。王特別優待寬容,願給他們再一次的機會:“你們不事奉我的神,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,是故意的嗎?你們再聽見角,笛,琵琶,琴,瑟,笙,和各樣樂器的聲音,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,卻還可以;若不敬拜,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,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?”
三個青年人的回答很是決絕:“尼布甲尼撒啊,這事我們不必回答你;即便如此,我們所事奉的神,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。王啊!祂也必救我們,脫離你的手;即或不然,王啊!你當知道: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,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!”他們斷絕了後退的路。他們說:“我們不必回答你,…我們決不!”但行神旨,莫問前程,正是應該有的態度。救不救,是神的事;不拜偶像,是我們的責任。斬釘截鐵,沒有迴轉的餘地。
基督徒應該有這樣對真理忠誠的態度。如果有一天,我王明道失去了對真理這樣的忠誠,你們可以背棄我,叫我是出賣真理,賣主的人。
第二天,王明道抱著羊入虎口的決心,去見日本代表。
那日本人倒並不凶惡。他有禮貌卻堅定的向王明道表示:教會參加教團,是東京的政策,勢在必行,不容甚麼人反抗。然後,問王先生有何意見。
王明道簡單直接的告訴他:自己一向遵行聖經的教導,根據聖經的真理,他不能夠參加。
日本本人冷肅的問:“王先生,你要不要再考慮?”
回答是:“我已經考慮好了。我不能夠參加。如果我對你說‘再考慮’,那是拖延,是說假話。我不能那樣作。”
日本人沒有再威脅他。站起來,同王明道握手,有些熱烈的表示,擺手要他回去。
王明道從那裏出來,看到天色分外明亮,低頭感謝主的保守,使他打了一個勝仗。
他並沒有從此遠避天涯。後來,他們還見過面,武田仍然表示相當禮貌。有人在別處遇見武田,問他:如果每人都像王明道,政策會怎樣推行。武田說,他知道別人不是王明道。
王先生的特點,是從來不說討人喜悅的話。他常說:“王明道‘不說吉語,單說凶言’!”他實踐真理,“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。”(腓二:15-16)他不是憑佞口,存貪心,求得人歡喜,為得利諂媚人;他不計自己的利益,惟求所事奉的主喜悅。在他所撰基督徒處世格言裏,開頭是:“以敬畏主為立身之基,以愛鄰舍為處世之法”;結尾說:“事事為別人著想,處處求榮耀主名。”中間全說到從信仰產生的品德,這是真生命的流露,不同於那些口口聲聲講生命,卻沒有生命表現的人物。他不諱言,自己也有錯誤的時候,但他靠主改正。他一生絕不假冒為善,絕不趨炎附勢,更是恨惡謊言。這是內住的道發生的力量。
許多年之後,王明道經過更多的試煉,“鐵”變成了鋼。
我再次見到這雙老夫婦的時候,王師母彈著小風琴,王先生仍然宏亮的聲音,和來客同唱:“主耶穌一路領導我”。當握著他經過風霜的手的時候,感受到那雙手,是主握著引領他們走過一生。
1991年七月二十八日,王明道先生在上海去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