伽愛彌

伽愛彌(Amy Wilson Carmichael, 1867-1951)生在北愛爾蘭,家道富裕。父母是敬虔誠的長老會信徒,對孩子們的管教很嚴格,但家庭中充滿了愛。在七名子女中,愛默是長女。家中藏書非常豐富;愛默從小嗜好讀書,尤其愛詩。

他們的家庭經營機器麵粉廠,從美國進口原料麥子,磨成麵粉銷售。

1880年,父母決定送十三歲的愛彌,到 Harrogate,進入 Marlborough House,一所衛理公會的女生寄宿學校。她愛所有的教員,也為他們喜愛。

1884年春天,愛彌在聖詩班,去參加兒童布道會。主持聚會的愛洛斯密(Edwin Arrowsmith) 問孩子們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。愛彌敞開她的心,覺得所有重擔立即脫落,經歷到無限的喜樂。

因為美國工業進步,磨製的麵粉價格低廉,商人發現進口磨好的麵粉更為有利。於是,磨製麵粉的業務衰落,無利可圖。父親必須賣去現在的麵粉廠,另建新廠,並遷居到附近。家庭經濟情況,雖然不至淪為貧窮,但不似從前的寬裕。因此愛默回到貝法斯特(Belfast, Ireland)。

有一個主日,聚會過後,愛彌和兩個弟弟在街上走。看見一個貧窮的老婦人,衣衫襤褸,拿著沉重的包裹。愛彌示意一個弟弟接過她的包裹,自己和另一個弟弟幫助攙她走路。從教堂裏出來的人群漸多起來,愛彌覺得有些難為情:“人們會想我們家同這老婦人有甚瓜葛?”

忽然聽到雷鳴般的聲音:

“若有人用金銀,寶石,草木,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,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,因為那個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,有火發現;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…”

愛彌驚奇的想:哥林多前書第三章12至14節。

那是誰的聲音?

愛彌默向神發願,要作金銀寶石的工作。每主日下午,她召聚鄰近的孩子們到家中,教導他們聖經的真理。她也幫助那些貧窮的工廠女工。她時常為自己的富有,感到不安。

1886年四月十二日,父親 David Carmichael 去世,年齡還只有五十四歲。

九月,愛彌到蘇格蘭去,訪問舊日的同學。在那裏,他們同去參加凱綏克(Keswick Convention)聚會。聚會的宗旨,是追求聖潔和靈命的進深增長。

1887年,在貝法斯特有凱綏克的聚會,講員有中國內地會創立人戴德生(Hudson Taylor)。衛勒生(Robert Wilson),是凱綏克主席和創辦人之一,也來參加。愛彌的姑姑們邀約衛勒生來家裏。衛勒生對愛彌家的和睦快樂,印象很深。

1888年,衛勒生來信邀請愛默去參加凱綏克聚會。在聚會中,愛彌記下詩篇第一百二十一篇,著重於“你出你入”:如果她出去,那些工廠女工怎麼辦?

回到貝法斯特家中,工廠女工的問題在等待她;一個歡喜的問題:人數增加太多,沒有足夠寬大的地方聚會。愛彌讀到基督徒雜誌的報導:一座預製組合的巨大合金鐵皮房屋,只要五百英鎊。愛彌禱告,求主感感動愛祂的人,奉獻這會所。

奇妙的,她收到密契勒夫人(Kate Michell)的邀請,同在家中午餐。她是一位富有的婦女,樂於贊助慈善事工。在午餐時,愛彌提起他們的需要。對於二十一歲的愛默,五百鎊似乎是一個鉅大的數目。

幾天後,愛彌收到密契勒夫人的信:“建造你的會堂!”

但建造在哪裏?

愛彌去見一位工廠的老闆,告訴他提高女工品德的重要。那人答應贈送建堂所需要的土地。

1889年一月二日,“歡迎會堂”(Welcome Hall)開幕。愛彌簡單的請柬:

人人來,大家來,
同來到“歡迎會堂”,
穿你工作的衣裳。

愛彌的會堂與女青年會(YWCA)合作。在開幕時,高懸橫幅寫著:“祂在凡事上居首位。”

每月的第一個週三,是福音聚會。每主日有查經會,和日光團。週一是詩班練習,週二,夜校,週三婦女聚會。每天都有活動。參加的女工有五百人。因此,需要很多工作人員。女工們作手工品來賣,以所得支持工作的需要。有一天,愛彌禱告,希望女工們能夠有飯吃。不久,一個衣著整齊的人進來,在桌子上放一枚金幣:他是布凱南(Mr. Buchanan),格萊斯高(Glasgow)糖果工廠的老板。他們稱他“甜甜”布凱南。全英倫三島都知道愛彌的工作。信件也來了。

來信中有麥克計勒(Jacob MacGill),邀請愛彌去英國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,開始一所“歡迎會堂”;並請她母親去主持婦女收容所。愛彌把貝法斯特的會堂,交託密契勒夫人負責,去曼徹斯特設立了那裏的第一所歡迎會堂。

有個夜晚,愛彌經過一個貧民區去火車站,被一群醉醺醺的流氓包圍,企圖對她非禮。愛彌禱告。忽然,她身後的屋門開了,一個婦人出來,搶過愛彌拉進屋裏,轉身把那群少年責罵一番,他們散去了。愛彌感謝神的保守。

衛勒生常邀請愛彌和兩個幼弟,去他建在河邊的巨大宅第 Broughton Grange 短住。他家離海邊不遠,也靠近高地湖區的凱綏克,風景幽美。

1890年,衛勒生徵詢愛彌母親的同意,要愛彌去他家同住,作為他的女兒。衛勒生不喜宗派,出身貴格會家庭,但他從聖經知道浸禮合於真理,就受了浸。他同愛彌的父親年齡差不多,妻子去世,有兩個兒子維廉和喬治。

愛彌伴衛勒生的寂寞;衛勒生像父親般指導愛彌:“要作深井,女兒。”

愛彌從不肯閒懶。不久,她在衛勒生家開始兒童布道團,衛勒生父子三人都參加幫忙,多是愛彌講話。兒童們參加甚為踴躍,又增加了週六的查經班。

1892年一月十三日夜晚,愛彌聽到主說:“你要去!”

次日,愛彌寫信給母親,說明她的感動。母親需要她。衛勒生需要她。照人的感情,不該離開他們。但他們都同意,愛彌應該順從主的呼召。

凱綏克聚會的宣道部,同意差遣愛彌,作為他們第一位宣教士,前去東方。

去哪裏?

中國內地會。戴德生是衛勒生的朋友。不過,醫生檢查愛彌的健康,認為她不合格。內地會拒絕接受愛彌去中國。

這重大的打擊,愛彌幾乎難以忍受。衛勒生寫信給認識在日本的博克屯牧師(Rev. Barclay Buxton),是屬於英國教會宣教協會(Church Mission Society)的宣教士。因為一位內地會的宣教士要去上海,愛彌急不及待回信,就登船啟航。

離別母親和弟妹,悲傷十分難捨。還要同衛勒生分別!老人在岸邊走了半英哩,伴著愛彌唱聖詩,直到船緩緩離岸。

在船上,愛彌的心破了。但她在聖經扉頁寫下:“祂在前頭走。約一○:4。”那是1893年三月三日。

船經過蘇彝士運河,在錫蘭停留,然後於四月二十五日到達日本。五月一日,到了博克屯牧師的松邑市(Matsuye)。

那裏的宣教士,不認同戴德生“與當地人一樣生活”的理論。他們像是作殖民地居民,使用僕役,不改歐洲人作風和習慣。博克屯還學了一口道地的日語,多數連日語也沒有興趣。

愛彌用一名翻譯向女人講道,過著同他們一樣的生活。雖然人地生疏,她出外佈道。在十一月,她結了第一個果子:製絲的女工;不久,又有二名悔改信主;十二月十六日她二十六歲生日,這次是引了四人歸信基督。

1894年一月,在一次旅行中,又引領八人皈信。日本是硬瘠的土地,人心極為抵拒福音;而愛彌每次外出,悔改歸正者總是加倍,是極奇妙的事;每個宣教士都要同愛彌禱告。

但嗎哪忽然停止了。愛彌患了劇烈的頭痛,有時眼睛昏花不能看見。宣教士們稱這種病為“日本頭”,無藥可醫;但離開日本,可能不藥而癒。

七月,在到日本僅僅一年多,愛彌乘船去上海。那裏的醫生建議她去煙台,更適於她的健康。但煙台沒有地方可以收容她。她內心有強烈的傾向去錫蘭;而且船票比去煙台還便宜。詩篇第七十七篇19節的經文,立即湧上她的心裏:“你的道在海中,你的路在大水中,你的腳蹤無人知道。”

八月十七日,愛彌到達哥侖坡(Colombo)。原來她心中傾向去錫蘭的那天,正是那裏的宣教士們在迫切禱告,他們需要一個屬靈的領袖,及時補充當時的空缺!她在那裏三個月,一切似乎上了軌道。但十一月二十七日,收到來信:衛勒生突然中風!

幾個小時後,愛彌登船往倫敦。十二月十五日到達。二十一日,愛彌已經在衛勒生身邊。

衛勒生慢慢恢復了。他建議愛彌,把她的經驗寫出來。結果是從日出之地From Sunrise Land),由 Marshall Brothers 在倫敦出版。在看顧衛勒生之外,愛彌注意準備再次出發。

一個在孟加拉的朋友來信,激起她往印度宣教的興趣。愛彌的母親,弟妹們,和衛勒生父子,都表示贊同:印度雖然遠在東方,到底是英國的殖民地。

衛勒生聯繫英國聖公會的婦女宣教協(Zenana Mission Society),接納伽愛彌為差往孟加拉的宣教士。

1895年十月十一日,乘船出發。十一月八日,抵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(Madras),再往內陸一百五十哩至孟加拉。所見印度的貧窮,使她吃驚:“這是我們英國皇冠的寶石?我們幹了些甚麼?”

有人告訴愛彌,使徒多馬在主復活後不久,到了印度,也曾到過中國;回印度後,在瑪拉芭(Malabar)殉道。他的墳墓在離馬德拉斯不遠的麥拉坡(Mylapore)。但今天的印度,階級制度仍然流行,有很多異教的風俗,連自稱基督徒的英國殖民地居民,也跟異教徒沒甚分別。宣教士們雇用印度人服侍,用他們在學校教書,自己享受統治階級的生活,不學當地語言,幾乎沒有領人皈主!

不過,愛彌終於遇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。

多馬.華克(Thomas Walker)是個在宣教士社會不被尊敬的人,甚至他們想他自以為義,有些嫌棄他。但他至少有一樣好處:精通淡米爾(Tamil) 語文──普遍應用的印度文之一。

華克坦白告訴愛彌:“你學淡米爾不得其法!”

“你有更好的方法?”

“不錯。來廷尼葳里(Tinnevelly),我親自指教你。”

1896年十一月三十日,愛彌移到廷尼葳里。華克教愛彌基本文法和語詞之外,要讀古典文學:“你必須像他們一樣的思想。”此外,還要學成語。那位獨來獨往的宣教士,連學語言的方法,也是自闢蹊徑,和別人不同。

愛彌和華克夫婦同住在一棟獨立屋(bungalow),也用著僕役;他以為可以省力,並提供就業,不是豪奢逸樂的生活。

1897年,一位印度牧師亞伯拉罕(Rev. Isaac Abraham),在磐耐衛萊 (Pannaivilai),要求華克去幫助工作。七月裏,華克要愛彌和他們一同移去那裏。牧師的女兒萊雅(Leyal);獨臂的少女珍珠(Sellamuthel);和年輕的寡婦波娜茂(Ponnammal) 跟愛彌同工,不受薪酬。愛彌穿上印度服裝。他們一同出入,當地的人稱他們為“星團”(Starry Cluster)。

愛彌的生活和衣服,極為簡單,可以隨遇而安,有時出外佈道,睡在帳篷,甚至可以睡在馬棚裏。印度的風俗,婦女全身挂滿了金銀,手,腳,耳,鼻,頸,腰,無處不有,仿佛是展覽或比賽。他們跟愛彌在一起後,受到感染,慢慢都摘下首飾。搶劫者看到他們似是守貧窮誓願的人,說他們沒有錢財,尊重不用來搶他們。

1898年初,有一少女來請求庇護,名璞蕊娜(Preena),愛彌收容了她。一位基督徒詩人陂萊(Krishna Pillai),稱她“得勝珍寶”(Jewel of Victory)。不久,又一個少女來了。愛彌也收容她。陂萊叫她“生命珍寶”(Jewel of Life)。他們都已經足十六歲成年,雖然家人反對,也無可如何。

又一名女孩愛露萊(Arulai) 請求收容,因為她只十一歲,愛彌只接納她受教育;她卻懇切禱告,願意長期住在那裏。有一天,她父親來,強要帶愛露萊回家。當他伸手拉她的時候,手臂竟無力的軟垂下來,不能轉使。愛彌說:神選定這孩子屬祂自己。父親奇妙的忽然心迴意轉,同意讓她留下。愛露萊央求父親也給小妹妹米茉莎(Mismosa) 來;父親拒絕了。

衛勒生來信,要愛彌回去英國。濃情厚意,使她心碎。

當她正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,1900年七月四日,老人的另一封信來了:

“‘用繩索把祭牲拴住,牽到壇角那裏。’阿們。不能收回。但願靠祂賜的力量能如此。祂把一切所有的給了我們為贖價,該把有價值的禮物獻給祂。讚美主。…”

那時,華克接受邀請,到一所男神學院去幫助,附近有個成長的教會。那地方是道諾梧(Dohnavur)。

伽愛彌和她的“星團”,包括愛露萊,也同去那裏。在兩小時步行的範圍,椰林中,有許多村落,成千的居民,正是傳福音的好土。

1901年初,有的信徒帶小女孩子來見愛彌,請求收容。他們從小被送到廟裏,要作廟妓(devadasis)。印度教嚴守秘密,不給當局知道。愛彌極為憤怒,立意要暴露並消除這惡俗惡行。不久,她寫了真相如此Things As They Are)。其中有一段說:“禽獸人形!以惡人比禽獸,那真是侮辱好獸──廟裏的聖人,作出貪淫,鬼魔的行為。…”她要盡力之所能,拯救這些可憐的女孩,越多越好。

不過,這些女孩的年齡太小,沒有法律上的行為能力。她不惜冒他們家長的反對,殖民地官員的不同情。必要的時候,有一位宣教士醫生索莫畏(Howard Somervell),願幫忙隱藏,轉送到錫蘭,再遠去中國!

愛彌的時間總不夠用。她贏得“兔子”(淡米爾語 Musal) 的稱號──沒有不敬,只是說,她不會走路,總是跑。看到身邊一個慢騰騰的女孩,她不耐煩的說:“你能不能快些,為甚像是大象一樣的慢步!”

1901年六月,愛彌的“星團”添了兩人,也增加收容了五個女孩。看來她該辦一所孤兒院了。那曾是她少女時的夢。

愛彌出外的時間,被迫減少了。1902年,有兩個朋友從英國來訪問。他們結隊外出。看到有一個池塘,有許多美麗的白蓮花。愛彌說:“我們來採一些!”同行的“星團”有的人說:“那是廟裏的。”忽然,一個異象進入愛彌心裏:極小的蓮蕾,成為許多無邪的小臉龐,向著陽光。

1904年,一個從北部來的牧師,抱給愛彌一個小女孩。璞蕊娜說:“我給她起名‘紫晶’。”愛彌歡喜同意。那是啟示錄中聖城根基的寶石。到六月,愛彌的嬰孩有十七個之多。“星團”的七名成員幫助照顧。

十一月,愛彌的母親來了,正好趕上幫忙。

到1906年,愛彌的大家庭超過五十人。在南方不遠的耐禺(Neyyoor),倫敦會醫院附近,有一座大獨立屋。愛彌派她最得力的助手波娜茂,帶一部分體弱的女孩在那裏。現在,兩處收容了七十名孩子。

1907年復活節,華克力勸愛彌,在熱天來到以前,到霧台(Ooty) 高原涼爽的地方去休息一下。在那裏,有一位英國富有的浩溥梧夫人(Mrs. Hopwood),樂於接待宣教士們。愛彌說:“我只帶十二名女孩去。”

那年,英國有一個婦女,奉獻一大筆錢。愛彌用來擴建道諾梧。從約克郡來了一個護士薇德(Mabel Wade)。這標識著愛彌第一次有受過訓練的醫護同工。

愛彌無時不在忙。但她還是抽得出時間寫作。1908年,她出版了故事的開場Beginning of a Story);次年,又出版了蓮蕾Lotus Buds),都是她在道納塢事工的紀事。

伽愛彌進入四十五歲的中年。衛勒生早已經在1905年離世了。1912年,在印度,浩溥梧夫人,和最親近的華克,也先後去世。愛彌仍然前進不息。她在開始著眼增加收容男孩子。幸而有兩位女同工從英國來,接替愛彌的教導工作。另一位掌管道諾梧的行政事務。

不久,英王喬治六世的瑪麗王后(Queen Mary, wife of King George VI),來信鼓勵愛彌,表示重視她的事工,並感謝贈書。是她的母親作在英國的代表。

1917年,愛彌去到一處山地,叫作“灰森林。那裏空氣清新,有瀑布和水池,簡直是世間樂園。業主告訴她,只要一百英鎊,可以賣給她三十七英畝土地。愛彌和同工們禱告的時候,收到一封律師的來信:愛彌一個朋友去世了,遺囑留贈給她一百鎊。九月十七日,道諾梧有了山林退修營地。

1919年,道諾梧的孩子們在增加。意外的,收到馬德拉斯總督彭特蘭勛爵(Lord Pentland)來信,伽愛彌列名在英王生日授勛名單中。愛彌並不在意“貴婦”(Dame)名銜,但拒絕接受是不可原諒的。不久,總督錦上添花,贈給愛彌印度服務勛章 Kaiser-i-Hihds Medal。愛彌不願受人的榮耀。她寫信給總督說:“想到主被藐視,遭拒絕,這不配得的榮譽,使我深感不安。”愛彌沒有親往受勛。

但工作得到皇家的重視,使捐款湧來。道諾梧擴張了。並有了一部汽車,交通方便了。同工也增加了。有一位女醫生葆勒(May Powell)。不過,有的同工也帶來問題,想把道諾梧變成聖公會的組織。伽愛彌不得不採取措施。

“道諾梧團契”(Dohnavur Fellowship)成為獨立的注冊組織。1925年,買下六十英畝山邊土地,建造了“禱告殿”。

在印度有個趣語,可以反映這英國殖民地的情形:

印度普遍生活貧窮,放高利貸的人,為人民所痛恨;殖民地的官員,也是這樣。二者不同的是,放高利貸的債主,不願負債的人死亡;英國殖民地的官員,則不管人民死活。

這樣,招致人民的反對,可想而知。不少的人,成為草莽盜寇。這激起人詩意的想像。有個展賓漢(Jambulingam),很多人把他同俠盜羅賓漢(Robin Hood)相比。有一個夜晚,愛彌夢見展賓漢悔改信主,覺得有負擔要晤見展賓漢。

1921年十月十二日,愛彌從灰森林回道諾梧的途中,忽然展賓漢出現在道旁。在二人晤談中,展賓漢訴說他的愁苦:她妻子死了,遺下三個孩子。愛彌說,她可以接受三個孩子進道諾梧;並勸展賓漢向官府投案。展賓漢把孩子送到道諾梧;但他拒絕投案。五天後,展賓漢被捕獲,並受到嚴酷的折磨。

愛彌到獄中探視,引展賓漢歸主,為他施洗。1923年九月二十日,展賓漢為官方設計擒住,毒打後被槍殺。但他接受愛彌的勸告,手上不沾人的血,沒有開槍殺人。

1928年,愛彌感覺到神的呼召,憑信心買下了土地,並進一步動工建造醫院。因為中國的內戰,原往中國的兩位韋溥羅醫生兄弟(Drs. Godfrey & Murray Web-Peploe),來到了道納塢。1929年,醫院雖然未全部完工,慕睿.韋溥羅醫生在那裏進行了第一宗大手術。一切都欣欣向榮,正常發展。

1931年十月,在卡拉卡都(Kalakadu)開始另一處工作,道諾梧團契派二位同工去長駐;愛彌去看工程進展情形。到時暮色蒼茫,她失足跌下挖掘的深坑中。結果,腳脛及多處骨折或破裂,疼痛劇烈難忍。愛彌不願長久以來嗎啡止痛,恐怕成為習慣。醫生用X光透視,診斷要一年才可恢復。她六十四歲的生日,在疼痛中度過。

有時,她可以勉強坐起來,在室內移動,但大部分時間臥床不起。一年又一年過去,她靠別人向她報告外面的事情,大事還是要她自己禱告決定。雖然如此,她仍然寫信,繼續的寫書,更懇切的求主興起領袖的人來。

1935年,愛彌對自己能否復原有些失望了。但1936年中和年末,有兩次忽然精力充沛,能夠處理許多事務。不過,又退步到從前的老樣子。據她說:這幾年來,只有八個夜晚能好好睡眠。

1939年,最有希望的忠心同工愛露萊去世了。第二代的領袖們,一個個的凋零。道納塢的新同工,也有增加;事工繼續進展,擴大到約有一百英畝。

1947年初,慕睿.韋溥羅醫生為了孩子們的教育,決定回英國。世上沒有不能缺少的人,神自己預備工人。

但更大的打擊臨到了。1949年二月,護士向愛彌報告:韋溥羅兄弟中剩下的一位,高福瑞醫生離世歸主了。

不過,戰後退役的海軍軍官銳斯克(John Risk),是新興起的領袖。第二代印度人中,波娜茂的女兒璞瑞璞(Purripu),和她妹妹米慕撒的兒子拉雅磐(Rajappan),成為滿有神恩典的領袖。信實的神必不誤事。

1951年一月十八日,愛彌在睡眠中停息了最後的呼吸。離開她所愛的印度,到所愛所事奉的主那裏去了。

伽愛彌徹底的奉獻,離開英國五十六年,從未休假。但她在英國有同心的人,為她作代表;她自己按時寫信,報告工作的情形,廣大的群眾知道她的情形,也為事工代禱支持。她寫了三十五本書,傳遍遠近各地,喚起信徒注意,造就信徒,除去惡俗,並推動印度文化的改革。她努力傳福音,建立醫院,學校,維持並總體的改善印度人肉身並永恆的生命;救助拋棄的嬰孩,大部分是女嬰,在三所收容所,達到一千多名,都親愛的稱她為“阿媽”(淡米爾語 Amma,“母親”的意思),其中有的成為繼起的領袖。她所開始偉大的事工,像趨向海洋的恆河水,流到永生。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
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