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探與得勝

   

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;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。因爲凡世界上的事,就像肉體的情慾,眼目的情慾,並今生的驕傲,都不是從父來的,乃是從世界來的。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。(約壹二:15-17)   

  基督徒有屬靈的爭戰。因此,必須認清仇敵是誰。

   主耶穌教導聖徒,要愛仇敵,剩下唯一不能愛的仇敵是世界和“世界的王”。耶穌在離世前,對門徒說:“這世界的王將到,它在我裏面是毫無所有。”(約一四:30)   

耶穌受試探

   神的兒子道成肉身,降世為人,受試探與我們一樣。

   耶穌在公開事奉之前,“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”(路四:1)。

   魔鬼是“那試探人的”(太四:3);耶穌斥退它,直呼魔鬼的名字“撒但”(四:10),意思是敵擋反對神的。因此聖徒唯一的仇敵,是神的仇敵—撒但魔鬼。

   人有基本的需要和傾向,若循正當的途徑得到,並不是錯誤。“試探”是要用不合法的手段,以達到目的;如此作,那就是罪了。(雅一:14,15) 

耶穌勝試探的紀錄

   撒但的試探,先是要飢餓的耶穌,使石頭變餅,滿足自己的需要;耶穌卻回答說:“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話。”(路四:4)

   魔鬼再帶祂上了一座最高的山,指給祂萬國的榮華,“世界的王”要祂只俯伏下拜,就可得到這一切;還引徵它有神允許的權柄,它願意給誰就給誰。主耶穌說:“撒但退去吧!因爲經上記着說:當拜主你的神,單要事奉祂。”(四:8)

   魔鬼再領祂去站在殿頂上,建議祂從殿頂上跳下,好顯示神奇,博得名聲;耶穌對它說:“經上又記着說:不可試探主你的神。”(四:12)因那絕不是當行的路。

   耶穌用神的話,擊破魔鬼的語意魔術。

  英國清教徒詩人彌爾敦(John Milton,1608-1674) 根據路加福音記載,但撒但首先幻化成平常鄉下少年,要主把遍野的石頭變餅,解決民生問題;加以藝術的處理手法,頗為智慧而切合經文(卷一)。

   詩人順着飢餓試探的文脈,發展魔鬼的豐盛國筵,萬國的榮華;復敘述曠野之夜,惡劣天候,飢寒交迫;但堅毅的神子,雖不能清楚知道,神應許永恆的國度,在何時實現,如何實現,仍然順服神,敵擋魔鬼。最後,巍然站立在殿頂上,拒絕拜魔鬼得立時的成功。(卷四)

   主耶穌勝過試探,開始進入拯救人類的事工—  

如此神的兒子我們溫柔的救主
天使歌頌的得勝者,屬天盛筵滿足
一路歡樂;毫無招搖的,
自己安然歸回祂母親的住處。

清教徒拒罪的思想

   馬洛(Christopher Marlowe,1564-1593)其為文以豪邁著稱。他遠非清教徒,但不能免於受清教徒思想影響。

   他的劇作《大帖木兒》(Tamburliane The Great)“神的刑鞭”,有征服世界的雄心,在亞歐二洲擴張難抑制,並進圖埃及。歷史上的帖木兒(1336-1405),其人還曾想要征服明朝,光復大元帝國,壯志未酬,染病死亡。

   馬洛另一傑作《馬爾他猶太富人》(The Tragedy of The Rich Jew of Malta),巴拉巴生活發達在馬爾他,他着意擴展財富,崇奉謀奇維利(Machiavel),蔑視約伯,沒有信仰原則,虛偽詐欺;從富可敵國,想更富而賣國,勾通鄂圖曼蘇丹,只想利用,都歸自己。終於陰謀失敗滅亡。

   《浮士德》(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octor Faustus)的詩劇,是敘述擴張自我,而與魔鬼Mephistophilis簽訂合約,不顧善天使的勸告,最後時間到,無憐憫的滅亡。是根據同一傳説,但遠早於歌德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,1749-1832)的傑作。

   馬洛的傑作,顯示人陷溺於權慾,財富,自我,不能自拔,成爲悲劇的基因。 

聖徒當採的典範

   我們必須認識,魔鬼撒但是人類的仇敵,也就是“世界的王”。因此,我們必須得選邊站,沒有中立的餘地,“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,就是與神為敵了。”(雅四:4)

故此,你們要順服神;務要抵擋魔鬼,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。你們親近神,神就必親近你們。有罪的人哪!要潔净你們的手。心懷二意的人哪!要潔净你們的心。你們要愁苦,悲哀,哭泣;將喜笑變作悲哀,歡樂變作愁悶。務要在主面前自卑,主就必叫你們升高。(雅四:7,10)

  在此我們要認識,仇敵只有一個,就是撒但;但它的試探不僅一端,是從三方面攻擊聖徒—肉體,財利,自我。不是三個仇敵,是同一仇敵在不同方向的攻擊;而“弱點”極有被“攻陷”的危險,或成爲“内敵”,投降外敵。

   避免失敗的方略,是順服神,親近神,抵擋魔鬼。這是簡單容易了解的。我們自己力量不足,惟有仰賴神,向神靠攏—全能的神足夠强壯,有祂同在,可以勝過一切仇敵,而能站立得住。

   不過,必須得有潔净,才可與聖潔的神同在,包括完全信靠,不能心懷二意。就力量來說,我們微不足道;從環境來說,是危不勝述。但愛我們的主,是強無可比!

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,在這一切的事上,已經得勝有餘了。(羅八:37)

  聖徒唯一道路,是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,承認自己的罪,在神面前自卑,祂就叫我們升高—與主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,不僅效法主,也同主得勝。阿們。

+aB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