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命的達成
使命的重要與價值,在於達成目的—食物講究營養成分,但必須能吃下去,完全消化吸收。就是如此簡單,實際。
望梅止渴,畫餅充飢,都不是滿足軍需民生的真正方法,必需生命的活水(約四:10),生命的糧(六:35,63)。
福音使命如何才算成功呢?
世人有個共同的愛好,是愛數字。財迷愛的是數字。教迷愛是數字。許多人打開報告,是在看數字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,有所謂:“算術即戰術”的説法,數字高就是打贏。教會,也頗不免於感染,常在搞數字。
教會的主耶穌基督,訓練門徒作實際的事奉,只重工作,不談數字—
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(太二八:20)
此基督之所以為教也!
教行合一
十六世紀宗教改革,是神給教會的賜福,也給人類文明帶來進步。那也是工業革命初萌的時期,特殊的現象,是知與行分開—在此之前,木匠就是測繪師,畫出建築圖則,也帶頭攀梯,動手建造。此後,引入分工制度,設計和施工兩組合作。現在更是科研與技術分開,在作研究的人,連煅冶打鐵都見不着。
中國的“知行合一”學説,也約在此時產生。
我們不能輕易斷定,“因信稱義”的教導,知與行兩件顯著事實,如何改變人思考的模式,但確有其重要性。
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也因着信,不是出於行爲,免得有人自誇。我們原是祂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。(弗二:8-10)
讀者可曾着意,以上的經節,還是同樣的文辭,只是把原來的並列形式更動,目的是為了使知與行的關係,更加明顯平衡。
人不能單憑行爲,在神面前得稱為義—所行的合宜;但稱義以後,“為要叫我們行善”,表明是神的傑作。
由稱義,而行義,就是遵行主所說的:“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”(太二八:20)
使徒行傳
保羅往耶路撒冷途中,從米利都打發人去以弗所,請那裏的長老們相會,勉勵他們,最後一句:“又當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:施比受更為有福。”(徒二0:35)這話不曾見於福音書中,但從以弗所的長老們,至今沒有誰質疑。
還有一種情形,是主說:“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”中間該隱含一句,像是“你們都遵守”,才“都教訓他們遵守”。
使徒保羅顯然遵守了,所以他能對哥林多教會說—
你們該效法我,像我效法基督一樣。我稱讚你們,因你們凡事記念我,又堅守我所傳給你們的。 (林前一一:1,2)
如此傳教與受教,是差傳成功的確證。使徒稱讚哥林多教會,我們建議也稱讚保羅。希望沒有誰誤意舛解,以哥林多教會不及格,使徒保羅的事奉也被否定,就很可惜了。
基督行教
路加是專業醫生,他顯然知道不良於行,是不健康的事,屬靈方面更是如此。路加自言他的撰述:“是照傳道的人,從起初親眼看見,又傳給我們的”(路一:1);是論到主耶穌“所行所教訓的”(徒一:1)—所行在教訓之前,可以“看見”,不僅是如雷貫耳,不是盲目的道聽塗説。
基督耶穌道成肉身,不是幻影假象,而是真神真人真事,脚踏實地,在巴勒斯坦滿布塵土的地上行走,也沾在脚上,又得洗去。祂向當世的猶太人說—
你們中間,誰能指證我有罪呢?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,為甚麽不信我呢?出於神的,必信神的話;你們不信,因爲你們不是出於神。(約八:46,47)
耶穌可以向猶太人表白,完全無罪,經得任他們查證。
羅馬人統治猶太的最高長官,巡撫彼拉多,掌握所有的犯罪紀錄,向誣告耶穌政治罪行的猶太人宣告:“我查不出他有甚麽罪來。”(路二三:4約一九:6)
宣道佳果
有主與同在,可以當大事,成大功。舊約歷史中的士師們,有主同在,使他們非常人。不獨强人强盜頭目耶弗他,暴人參孫,驍勇善戰;連妻妾如雲的渾人基甸,也為主使用,成就拯救事工。(士一一:1-3一三:24六:11)
且說年輕畏怯的先知耶利米,遭受許多迫害,毀謗;卻能說:“然而耶和華與我同在,好像甚可怕的勇士。因此,逼迫我的必都絆跌,不能得勝。”(耶二0:11)
看哪!我今日使你成爲堅城,鐡柱,銅牆,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,首領,祭司,並地上的衆民反對。他們要攻擊你,卻不能勝你。因爲我與你同在,要拯救你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(耶一:18,19)
主呼召這年輕人,作何等大艱難的事工!面對何其多凶猛的仇敵!但有主的同在,就能得勝有餘。
大衛由伯利恆的牧童,可真是歷盡苦難,得成爲以色列受膏的民牧,合神心意的王。他能說—
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
也不怕遭害;
因爲你與我同在,
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(詩二三:4)
大衛有主的同在,在危難中不懼怕,而得安慰。大衛愛慕主的話,以爲“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,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”,守道而得大賞。(詩一九:10,11)
守道得賞
主耶穌說:“我就與你們同在。”(太二八:20)
是對門徒的話。在此“就”字沒有重墨大書,卻是關鍵的字眼。若去掉這個字,應許就完全失去約束的效力。
主藉先知預言,耶穌降世:“必有童女懷孕生子,人要稱祂的命為以馬内利。以馬内利繙出來,就是神與我們同在。”(太一:23賽七:14)
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(亞伯蘭)說:“我是你的盾牌,是你極大的賞賜。”(創一五:1另譯)耶和華應許信心之父,至大的賞賜,是主把自己賜給他,與他同在。
主耶穌應許門徒,遵守主的吩咐,並教訓所傳達的信衆如此遵守,“就”與你們同在—主同在是至大的福分。
所有信主的人,有美好的盼望,是進入主的國,同享祂的榮耀—
“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。”(帖前四:17)
哈利路亞!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