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命的來源

   

  主耶穌來自以色列的北方,僻鄉加利利。在世事奉時,宗教人先查考祂的學歷,不是出身名校。但祂通曉聖經,群衆擁護祂。他們有些嘀咕,只是找不出其教訓有問題。只能說:“這個人沒有學過,怎麽明白書呢?”(約七:15)

   後來見祂作的事沒錯縫,就開始查祂的工作准證,找另一個毛病:“你仗着甚麽權柄作這些事?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?”(太二一:23可一一:28路二0:2)

   耶穌不能不據實回答,但祂不願回答;就以“約翰的洗禮是那裏來的”反問,祂不告訴他們(太二一:27)。如此,宗教人知道主是奉父的差遣來到世界,行天父旨意,向世人宣揚真理。

   主直接向猶太人宣告—

 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,就賜給祂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。並且因爲祂是人子,就賜給祂施行審判的權柄。(約五:26,27)

  如此直言相告,祂是永遠生命的神,並有行審判的權柄,是至明至白。只是他們硬着心,不肯接受;並誣告以祂自己為王反抗羅馬統治的政治理由,把祂釘死在十字架。

   但這也是由於神的定旨先見(徒二:23),照神的權柄,祂第三天從死裏復活,給門徒使命,吩咐他們傳揚福音。因此,我們有必要探討這使命的意義—

   向上,必須其來有自;向内,必須明白内容;向外,知道傳播的對象,才可完成使命。

承上啓下

   要正確瞭解語文的意義,包括釋經,必不可忽略一個連接詞—“所以”。這是承上文義理的重要標識。“承上啓下”在此也可以說,使命是秉承上面來的權柄,啓迪下方的人民,進入真理的國度。

 耶穌進前來,對他們說:“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,都賜給我了。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,子,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;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;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”(太二八:18-20)

  這傳統稱爲“大使命”的話,更似是開學聲明—沒有誰堅持改稱,但不妨並稱。下文將具體討論。

   晚近流行一類詐欺行爲,賣自己所沒有的,或聲稱給予服務,壓根兒就無意履行。名為“斯坎漠”(scam),有說是源自美國俚語。韋氏字典(Webster)說,來路不明,始於1963年。其實,政客們行之已久,於今為烈。

   要破解這類行爲,免墜其彀中,記得知其所以。

  使徒保羅為他所愛的以弗所教會如此禱告—

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,榮耀的父,將那賜人智慧和啓示的靈賞給你們,使你們真知道祂;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,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,有何等指望;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,有何等豐盛的榮耀;並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,是何等浩大!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,所運行的大能大力,使祂從死裏復活,叫祂在天上,坐在自己的右邊,遠超過一   切執政的,掌權的,有能的,主治的,和一切有名的—不但是今世的,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;又將萬有服在祂的脚下,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。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。(弗一:17-23)   

  使徒作如此的禱告,並不是如何繁複—是要教會知道基督的權柄,和在基督裏所同得的權柄。

   這個認識和實際,是所謂“大使命”的一部分。傳講大使命,而忽略其構成要件—權柄,是嚴重忽略。

權柄是甚麽

   起初神創造,命受造的萬物,來到亞當那裏,接受亞當的權柄,給他們命名。可是亞當犯罪,失去神所賦予的權柄,就是神造人管理萬物,“叫萬物都服在他脚下”。“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”(來二:8);這是既失去,必須恢復的權柄。因此希伯來書引述詩篇第八篇,說到第二亞當復得這榮耀—

 惟獨見那成爲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,因爲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,叫祂因着神的恩,為人人嘗了死味。原來那為萬物所屬,為萬物所本的,要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去,使救他們的元帥,因受苦得以完全,本是合宜的。(來二:9,10)

  耶穌基督是在十字架上受死,又從死裏復活,“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”。

   “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像”(羅五:14); 復活的基督,復得這榮耀冠冕。而且給予信的人,得享有新生命,承受萬有:“首先的人亞當,成了有靈的活人;末後的亞當,成了叫人活的靈。”(林前一五:45)

權柄的顯示

   這超奇的權能,具體而微的賜予信的人,必須是顯然可見的。是“神按自己的旨意,用神蹟奇事,和百般的異能,並聖靈的恩賜,同他們作見證。”(來二:4)

   在福音書的末後一章,不是以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結束,而是繼續記述耶穌復活的大能—

 “信的人必有神蹟隨着他們。”(可一六:17)

“我要將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... 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。”(路二四:49)

   惟獨約翰福音,沒有明顯表述耶穌基督的權能;卻叙說了些並不似有甚重要的瑣事—

   復活的耶穌,約定門徒在提比哩亞海(加利利湖),山水勝處見面。使徒彼得卻帶頭上船,重操舊業,水上打魚去了。一夜勞力,竟然毫無所獲。對於這些有經驗漁夫來說,是頗不平常的事。為何魚不上網?

   但,天將亮的時候,耶穌在岸上顯現。晨光朦朧,他們認不出是主。耶穌關心人的需要,更顯明祂的權能—

 耶穌說:“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着。” ... 西門彼得就去,把網拉到岸上,那網,滿了大魚,共一百五十三條,魚雖這樣多,網卻沒有破。 (約二一:6,11)

  好豐盛的收獲!門徒享受了夫子厨藝高明的早餐,更領會復活主的權柄—萬有都服在祂的脚下!每一頭魚的先去後來,都服主的權柄,像聽命於亞當一樣。

   “魚雖這樣多,網卻沒有破。”這是不平常的事!漁夫們知道,小魚會從網目中走漏逃命;偌多有力的大魚,一般該會奮力掙扎,“不是魚死,就是網破”!網卻沒有破,是意外的事。為甚麽?他們聽命順從,不加抗拒。因爲萬有都服在祂的脚下。這是復活主的權能!

   我們不妨聯想到挪亞的方舟。全地的生物,要進方舟保存生命。老挪亞得爬樹抓鳥?兒子們遍野逐鹿?要搞到哪天!恐怕要比一百二十年建造方舟還久,哪來的時間!

   所有的活物,要服主的權柄,像當年服在亞當脚下。

   不過,切莫忘記,主呼召門徒的使命—

 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!(太四:19)

乙巳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