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網
Ecclesiatical History 教會歷史>> E.27. John Bunyan 約翰本仁:天路歷程

約翰本仁:天路歷程

 

  約翰本仁專程去到倫敦,訪見有名的清教徒學者約翰歐文 (John Owen) 博士,把他寫成的一本書稿拿去給他看,並請那位獨立教會的學者,表示他的意見;如果以為還可以出版,就請他介紹出版者。歐文說,他晚上可以閱讀,了解書的性質,就可以介紹適當的人出版,明天告訴作者意見如何。
   歐文曾任牛津大學的副校長;現在他仍然牧養一個獨立教會。但克倫威爾 (Oliver Cromwell) 的清教徒政權過去,英王查理二世 (Charles II) 復辟,他並未受到明顯的迫害。有人解釋這奇怪的例外,是因為有居高位當權的人支持他。
   第二天,本仁再來了。他看見歐文博士雙眼通紅,面色蒼白。
   歐文說:“我聽過你在倫敦的講道後,告訴一個朋友,我寧願以我所有的知識,換你講台的能力。但通宵讀完你的新作,叫我五體投地。英國的風向不免會改變,但你總不會再進監獄了。本仁牧師,你這書會使你成為全國的知名人物,沒有任何暴君敢於使你殉道了。”
   “先生,你確實過獎了。”
   “你太過謙虛,應該接受我合理的推測。這樣,讓歷史證明給我們。請把書稿交給拿但業.朋德 (Nathaniel Ponder),不要遲延!”那本書是天路歷程
   朋德同情非國教的獨立教會,出版這類的作品,雖然不曾入獄,卻有多次罰款的紀錄。有歐文的話,看過書稿後,他立即趕工排印。過了兩個禮拜後,本仁再去倫敦看看,朋德說,他們印刷來不及,能夠印出多少,就買多少。
   歐文的話應驗了。歐文說:天路歷程是那樣體裁的第一本英文小說,比作西班牙塞凡提 (Cervantes) 的名著吉訶德先生傳Don Quixote)。不僅在英國,在法國,德國,荷蘭,全歐洲,以至美洲新大陸,被譯成許多種文字,成為僅次於聖經的暢銷書,維持到幾個世紀。

  作者約翰本仁 (John Bunyan,1628-1688) 自己,有一段漫長的歷程。
   他生在愛斯途 (Elstow),一個偶斯河 (River Ouse) 畔靜靜的村子。父親是一名補鍋匠,母親是敬虔的女子;母親和姐姐都體弱多病,也都很愛他。本仁幼時絕頂聰明,不過,生性頑皮,而又喜歡背叛,不肯順從他父親;他所受教育很有限,只略通文字,卻染上了口出惡言的壞習慣,滿口咒罵而不自知,成為一鄉最傑出的壞嘴。他從父親學習補鍋手藝,但不安於業。1644年,他十五歲的時候,體弱的母親和姐姐相繼去世,父親娶了繼母;使他越加在家裏住不下去。
   那時,清教徒革命,引起英國內戰,繼續下去。他唯恐天下不亂,滿心希望魔鬼不要停息工作,好有機會參軍。好不容易等到十六歲,在1645年,他參加了清教徒的國會軍隊一方,同英王作戰。
   但實際的軍隊生活,並不是那理想,他親歷戰場,看見殘酷的爭殺,許多無辜的人民犧牲了。他身上帶著軍隊發給他的聖經,但從不自動閱讀,反倒從同伍的士兵,學得了滿口穢言,並懷疑神的存在和聖經的真實;在軍隊中,也遇到了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士兵吉布斯 (Gibbs),見證神和聖經的真理。不過,他沒有強姦,凶殺,搶掠的事。
   他看見了所謂模範新軍,也會有士兵違紀律的事。有次,路過田野,見有兩名士兵意圖非禮一名牧羊女;他把他們嚇跑,救了那女子。女子同本仁談話,發現他雖然滿口穢言到可驚的程度,到底內心善良,二人約定他日相見,然後分手。
   1649年,英王查理 (Charles I) 失敗,被俘獲斬首。本仁退伍了。約二年後,他尋得所救的那女子瑪莉 (Mary),作為他的妻子。瑪莉未曾帶來甚妝奩,簡單的行李中,卻有兩本她珍視的書:貝理主教著敬虔的實踐 (The Practice of Piety, by Bishop Lewis Bayly) 和登特所著的平常人登天之路 (The Plain Man's Pathway to Heaven, by Pastor Arthur Dent)。
   婚後的本仁夫婦,離開父家獨立生活,仍以補鍋為業。他開始去教堂。本仁讀到了那兩本書,覺得頗有興趣,也漸漸同妻子讀些聖經。他的生活開始有改變,不知不覺咒詛和粗話減少了。
   有一天,他去鄰鎮貝德浮 (Bedford) 兜攬生意,看到有幾名婦女坐在屋前談論,他們談論神的事,引起他注意。他們邀他參加團契。聽到他們的敬虔愛主,表現就同瑪莉相似。後來問起他們那裏來的這些智慧,他們恭敬回答,是從獨立教會的吉浮牧師 (Pastor John Gifford) 學得的。
   下個主日,本仁帶妻子去貝德浮的獨立教會聚會。他立即感覺到不同。吉浮牧師在內戰中,曾是保王軍的一名少校,反對清教徒革命,被國會軍俘虜,將要槍決,倖得像彼得一樣的逃脫;戰爭後,自己卻作了清教徒,成為獨立教會的牧師。
   吉浮見本仁對聖經有超越的記憶力,只是仍然不清楚得救的經歷,就向他見證自己的經歷,幫助他。於是,他成為那小獨立教會的第十九名成員。
   吉浮盡力的幫助他,引導他,也向他述說由疑到信的屬靈經歷;但本仁仍然存在著懷疑,不能確定自己的罪是否能夠得神赦免。在這樣的痛苦困擾中,有一天,他聽到有聲音對他說:“我的恩典夠你用的。”如此一連三次。
   另一天,在田野裏,他又覺得老問題纏繞他。忽然“你的義在天上”這句話,進到心裏;靈裏仿佛看見耶穌基督坐在神的右邊。他說,基督是我的義:因為祂“昨日,今日,直到永遠是一樣的。”立即覺得鎖鏈從腿上脫落,得到自由。
   他見證說:“主更進一步,領我進入與神的兒子團契的奧秘,我與祂相連,是祂的骨,祂的肉(弗五:30)神‘叫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’(弗二:6)。”他的疑心頓釋,滿心歡喜,感謝讚美主的恩典。
   後來,吉浮牧師患病甚重,託請本仁代替他講道。本仁初登講壇,十分緊張,但慢慢能夠自由發揮,會眾反應良好,堅持說他的講道大有感力,使他們知罪悔改。
   1655年九月,吉浮終於不治,臨危在病床上寫信,推薦本仁為繼任人,領導會眾。1656年元月,本仁正式就任。
   本仁接受牧職後,同年五月,他和一名貴格派(Quaker,或稱朋友會)信徒激烈辯論,因為他們貶抑聖經,而高舉自己內心的“亮光”;有的人純以理性反對他們,譏稱之為“野燐鬼火”(Ignis Fatuus);而本仁則因為他們不尊重神的話,動亂聖徒信心的根基。辯爭久而愈烈,本仁開始寫小冊辯駁。
   有一天,博頓牧師 (Pstor Burton) 對他說:“本仁兄,這裏是我為你寫的序言。”
   本仁說:“甚麼序言?”博頓讀道:

這人不是出身地上的大學,而是被揀選的天上大學,基督的教會…他有三個學位,就是:與基督聯合,有聖靈恩膏,勝過撒但試探的經歷,這使他比受過大學教育的更適於傳揚大能的福音…他信仰正確,生活敬虔,能傳福音。

  本仁說:“謝謝你的美意。但我的小冊還未完成啊。”
   博頓說:“你必須完成。不能讓你的勞力落空,也不要弄得太冗長。”
   這樣,約翰本仁出版了第一本小冊對於一些福音真理的開解Some Gospel Truths Opened)。這小冊使他在貝德浮郡的信徒中間知名。補鍋匠出身的本仁牧師,開始了他的的文字事奉。
   本仁的妻子瑪莉,健康卻越來越壞。她臉頰上的紅色消褪了,日漸蒼白瘦弱。1657年,她撇下丈夫和孩子們逝世。最大的女兒還只有七歲,生來失明。本仁自然極為憂傷。
   1658年,英國共和的長城,護國執政克倫威爾逝世。
   在這時候,教會中的一名有愛心的女子,名叫伊莉莎白 (Elizabeth),自願每天來本仁家中,幫助看顧孩子們,打理家事。她聰明可愛,甚為虔誠,忠誠可靠,而且知道尊敬人。本仁從她小時候就認識她。本仁和孩子們都喜愛她。那空虛的家和空虛的心,正需要這樣的一個人。
   如此過了一年。
   有一天傍晚,當伊莉莎白預備回家的時候,本仁送她到外面。忽然對她說:“伊莉莎白,我想請別人來照顧孩子。”
   “我作錯了甚麼事?”伊莉莎白驚訝的問。
   本仁向她解釋,不是因為她有錯,而是因為她太好了,本仁對她有了感情;如果這樣繼續下去,是極不合禮制的。經過她歡喜同意,那晚本仁去見伊莉莎白的父母,請求准許同他們的女兒來往。1659年秋天,他們結了婚,空虛的家中有了女主人,本仁也得以更多時間,作游行佈道的工作。
   他本著聖經講道,敢於責備罪惡,認為這樣才可以使人知道滅亡的危險,和救恩的必要。這使那些體面的貴族和學院的知識分子,對他不滿。
   有一個學院出身的教職人員,質問他說:“你既然不通曉新約聖經希臘原文,憑甚麼可以講道?”
   本仁反問說:“先生,請問你手中是否有使徒和先知的經卷手稿?”
   “當然沒有。但我有複製的抄本,我相信那是真正神的話。”
   “先生,我所有的也是複製本,但我也同樣的相信這是神的話。”

  繼任護國執政克倫威爾的兒子理察 (Riachard Cromwell) 不孚眾望。1660二月年,莽柯 (George Monck) 率軍隊進入倫敦,解散國會。同年五月,流亡在法國前王的兒子復辟,是為查理二世 (Charles II)。他宣告容忍異議,尊重國會統治,贏得國人支持;但他實際的意願,是容忍天主教,然後轉移通國歸向羅馬。到他登位不久,對容忍獨立教會的宗教信仰自由,就終止了,想盡方法壓制;當然國教會的雇工教職人員,樂意為王效勞,以司法為工具,處處給獨立教會為難。
   不過,本仁仍然周游講道如常。他夫婦早就知道,也準備好了,為了所信的受苦。
   真正跟他過不去的,是英國國教會。他們有禮儀傳統,有學院的訓練,念公禱書,有堂皇的教堂,禮服和高帽子,有國家發給的豐厚薪俸,只是沒有聖靈的能力,不能使人悔改歸信,得著生命。他們看不起那“沒有學問的小民”,卻吸引聽眾,生命改變,有不同的屬天生活見證。於是,沒有執照傳道的本仁,被捕了。
   1660年十一月十二日,本仁給帶到法官面前。法官叫他安於本業,作安分守己的補鍋匠,或是入獄。他的品性良好,倒不難找到人擔保他出去;只是沒有誰可以保證他不講道。因此,從那年到1672年之間,成了監獄出入的常客,十二年的歲月,大部分在鐵窗後面度過。有間斷的被釋放,不過到風頭轉緊,又再進獄中。
   管獄的人知道,他是不犯之囚,能夠同情他,寬容他。在監獄中的生活,他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,可以向同囚傳道,有時還可以回家住宿,在教會中講道。監獄成了他的至聖所,能夠與神靈交,安靜著述,還得到便利,把初稿讀給囚犯們聽,看他們了解的程度,得到坦白的批評,作相當的修改。他一共寫了九本書,包括自傳豐盛的恩典Grace Abounding),於1666年出版。在本書結束時,他寫道:

到目前為止,我在自己心中有七項罪:
1. 傾向不信
2. 突然忘記主對我所施的恩典和憐憫
3. 趨向靠律法行為
4. 禱告的時候心神不集中及對禱告冷淡
5. 忘記且不在意禱告得蒙垂聽
6. 因缺乏而發怨言,卻濫用所有的
7. 全然敗壞的我,不能作神所吩咐的事,正如聖保羅所說的:“我覺得有個律,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,便有惡與我同在。”(羅七:21)

這就是繼續不斷壓迫我的七件事。然而我知道,神本著祂得智慧,為了我的益處,才讓這些事臨到我。這是為了讓我:

1. 憎惡自己
2. 不靠賴自己的心
3. 明白人本身的義是不夠的
4. 認識逃往基督耶穌的必要
5. 迫使我禱告神
6. 指示我要謹守儆醒
7. 刺激,提醒我,要禱告神,藉著基督引導度過此生

  1675年,本仁再度被捕,這次的罪名是不參加國家教會的聚會。這次入獄的成果,是他的名著天路歷程。1677年,他踏出獄門,得到自由,直到他脫離肉身,進入樂園,享受永遠的自由和榮耀。

  本仁雖然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,但他明白聖經,能夠透徹的傳講真理,而且有聖靈的能力,很多人愛聽他講道。雖然教堂建造加大,還是座無虛席。雖然反對的人,用各樣誣加的罪名毀謗他:偷竊,淫亂,殺人,各等惡事無不具備,只差叛國,但證明全非事實;因為他悔改以後,潔身自守,生活簡樸,且相當清苦,除了有時愛美食,以致身體過重以外,沒有甚麼可說的毛病,與國教會的大部分教職人員,有雲泥之別,絕不苟且妥協,無可指摘,而且正直敢言。在講道之外,就勤奮從事寫作。
   1688年八月,本仁受邀往瑞丁市 (Reading),為父子間的糾紛調停。本仁騎馬前往,本著聖經勸告他們,結果,父子和好了。他乘馬繼續前往倫敦,冒著傾盆大雨,到了一個雜貨店老板司楚維克 (John Struwick) 家中停宿。向火取暖,烘乾衣服以後,他覺得頭重肺痛。
   第二天,八月十九日,他還是在一個聚會中講道,經文是約翰福音第一章13節,那是約翰本仁最後一次講道:

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,不是從情慾生的,也不是從人意生的,乃是從神生的。

看你的鄰舍!你能否看見,在他靈魂裏面有神的形像?愛他。愛他。說“有一天,這人和我要去到天上。”要彼此服事。要彼此相愛。如果有誰得罪你,向神禱告,使錯不在你,愛弟兄們。…行事為人在凡事上要聖潔。想到聖潔的神是你的父,使你行事像神的兒女。這樣,在末後的日子,與你的神面對面的時候,就可以安然無愧。

  次日,本仁覺得頭痛體顫,仍然勉強騎馬去看為他印書的拉欽 (George Larkin)。回到司楚維克家樓上,頭痛並呼吸困難,還取笑說:不是瘟疫。經過那家主人為他請來醫生診治無效,於1688年八月二十九日,天路客約翰本仁,走完了他的路程,進入榮耀中,在世的年日是六十歲。

 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