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網
Bible Studies 聖經研究 >> B.18 Notes On Jeremiah 耶利米書箋記

耶利米書箋記

 


耶利米書簡介

  耶利米書在希伯來文為Yirmeyahu,希臘文Hieremias,而拉丁文為Jeremias;意思為“耶和華差遣”,或“興起”。

主旨:

  猶大人固執犯罪,必受刑罰;但神是信實的,不忘記祂的約,要叫他們“末後有指望”(二九:11);不僅是被擄歸回,而是有復興。

鑰節:

  第三十一章31及33節:“耶和華說:‘日子將到,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。…所立的約,乃是這樣: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,寫在他們心上。我要作他們的神,他們要作我的子民。’”

書中的基督:

  先知耶利米,被稱為“哀哭的先知”,顯然有與基督相似的地方;耶穌在世工作的時候,問門徒:“人說我人子是誰?”回答中有假定祂“是耶利米”(太一六:13)。先知也同主一樣,被本族人棄絕(一一:19-23)。預言基督是:大衛“公義的苗裔,祂必掌王權,行事有智慧,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…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”(二三:5-6)這“苗裔”必立新約,成全神與亞伯拉罕立的約(創一二:1-3,一七:1-8),摩西的約(申二八至三○章),及大衛的約(撒下七:1-17)。這“公義的苗裔”必坐在大衛寶座上施行統治。

  先知耶利米時代的宗教人物,使人非常失望:假先知,粉飾太平,捏造假預言,討人喜悅。耶利米蒙神所召,雖然是出身祭司家族,卻不與他們同流合污,而招致他們痛恨,迫害,陰謀殺害他。但神與他同在,保守拯救,使他“成為堅城,鐵柱,銅牆,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,首領,祭司,並地上的眾民反對。”(一:18-19)今天,我們也需要求主,興起這樣的時代先知來,無畏的傳揚主的信息。


  事奉的準備

  你當束腰,起來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(耶一:17)

  神在不同的時代,揀選人來服事祂,作祂的使者,傳信息給當代的人,為要顯明祂的心意,叫人知道當行的路。在猶大將要亡國被擄的時候,神所揀選來擔當這重大責任的,是一個青年人,耶利米。
  這個年輕的祭司,聽到神的呼召,很是震驚,感覺不能勝任。神進一步向他說的話,更足以使任何人蜷縮作一團:

你當束腰,起來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:不要因他們驚惶,免得我使你在他們面前驚惶。看哪!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,鐵柱,銅牆,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,首領,祭司並地上的眾民反對。他們要攻擊你,卻不能勝你,因為我與你同在,要拯救你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(耶一:17-19)

  這些猶大國的領袖,沒有甚麼善良的,哪一個都可以輕易把耶利米壓得粉碎;但還不夠,神再加上全地國際的要人們。容易看得到的,與他們反對有甚麼結果:神應許他準會遇到攻擊。無權無勇的耶利米,憑的是甚麼?
  神不是要祂的僕人從事甚麼政治活動,只是要他傳達神的信息。如果神的僕人可以選擇,傳一部分的信息,說人喜歡聽的話,事情就好辦得多;可是神要他“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”,傳信息的先知沒有刪減的自由。神不是隱瞞真相讓他先簽諾,而是告訴年輕的耶利米,作好準備:你當束腰。
  束腰是作實在艱苦工作的預備。“束上心中的腰”(彼前一:13)是約束心,禁戒私慾;接受主的使命,不能有野心,有私慾。聖經又說:“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”(弗六:14),要明白主的真理,持守主的真理。這是預備作屬靈的戰爭。
  神的僕人要站穩立場,“不要因他們驚惶”,不要看人的面孔,不問他是誰。神所賜的是剛強的靈(提後一:7),你不驚惶,神就不會使你驚惶;就能為了真理,作堅城,鐵柱,銅牆,承受攻擊,而站立得住。因為“我與你同在”!神的話多麼寶貴,多麼可靠,多麼堅定!神幫助我們,誰能敵擋我們?
  耶利米的事奉,從約西亞的復興,到猶大國因違背神而滅亡,前後歷四十年;然後,又被逃亡的難民,帶到埃及,在那裏離世。他一生剛強守道,過的卻是痛苦的生活。
  願今天的青年人,效法耶利米,忠心於主的呼召。


  背道的民

  你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(耶二:23)

  人所能作最愚昧的事,是想要欺騙全知的神,為自己所行的惡辯解。猶大人民像違背父母的孩子,身上沾染了罪孽的痕跡,卻為了拒絕悔改,產生了無罪可認的虛假邏輯。哪知神與他們的偶像不同,“耶和華是鑒察人心,試驗人肺腑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,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。”(耶一七:10)
  人對神的觀念正確與否,決定他行事的原則。可惜,也可笑,人不把神當神,以為神不存在,甚麼事都作得出來。


你怎能說:“我沒有玷污,沒有隨從眾巴力?”
你看你谷中的路,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…
賊被捉拿怎樣羞愧,以色列家和他們的君王,首領,祭司,先知,也都照樣羞愧。(耶二:23,26)

  欣嫩子谷就在耶路撒冷城外的西南方,離城不遠,是猶大人在那裏拜巴力偶像的地方。他們以為在谷中的隱密處,在樹影掩蔽之下,在洞穴中,行邪淫的事,躲過了人的眼睛,神也就看不見了。也許,他們所看見的只是先知耶利米,以為他不知道新宗教發展的最近情況;但是,神指出他們的愚昧:他們拜的巴力,是迦南人司生育農產的神,崇拜的儀式,極其淫穢不端。因為很多背道的人,歡迎那混合的宗教,本來荒僻的谷中,踏出了一條新路,成了他們放縱情慾的確鑿證據。
  神是輕慢不得的,要在他們身上行公義的報應,絕不容誰抵賴。他們輕忽先知的警告,反對神的僕人;結果到審判的日子,要像賊被捉住,不能逃脫,承受惡行的報應。
  慈愛的神,不願祂的百姓受將來的刑罰。愛國的先知耶利米,不願眼見猶大國變成歷史名詞,人民被擄往遠方。但他們舉國上下,包括領袖們,執意往錯誤裏直奔,“將他們的榮耀換了那無益的”;神說:他們愚昧背道,“作了兩件惡事,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,為自己鑿出池子,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”(耶二:8-13)。神是眾福的泉源,各樣美善的恩賜,都是從祂那裏來的,只要單純相信祂,敬畏祂;可是猶大人偏偏喜新好奇,以為神禁止的就是好的,新的就是好的,自己努力去鑿池子,經營建造人為的宗教,正要用的時候就敗壞了,所積存的也要完全失去。
  神的兒女當以此為鑑戒:一切好處不在神以外。


  背道的病

  你們這背道的兒女啊,回來吧!(耶三:22)

  自從近代心理學興起以來,在法庭上辯護的人,常方便的把“罪”說成“病”,使當事人可以脫卸責任。
  神在二千多年前,就指出:人有一種靈命上的疾病,是一切罪孽的根源,叫他不能不犯罪;就像駝背的人不能夠仰望天上,患健忘症的人不記得回家的路一樣。這就是背道的病。

  “你們這背道的兒女啊,回來吧!
  我要醫治你們背道的病。”
  “看哪,我們來到你這裏,
  因你是耶和華我們的神。”(耶三:22)


  聖經從來沒有教導,人能推卸道德的責任。只是叫人認識自己的軟弱,力量既有限,意志又不堅定向神。這種不正常的病態,使人既不願遵行神的旨意,又不能抗拒罪惡的引誘。以色列人有神藉摩西所傳,寫在石版上的律法,卻也無奈裏面的石心;外面肉身受了割禮,內心卻未受割禮。
  人性的徹底敗壞,和神恆久堅持的愛,是最足使人驚奇的事。人遠離神,神卻忍耐的等候人悔改。單是在耶利米書第三章,耶和華就三次呼召背道的兒女“回來吧”!就像慈父等候浪子歸回(耶三:12,14,22)。這如同丈夫,呼召行淫背離的妻子,希望她回心轉意。神藉著先知何西阿,再收納不貞的妻,表明祂永遠不移的愛。神慈愛的聲音說:“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,甘心愛他們。”(何一四:4)
  很希奇,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,在領他們進入應許的迦南地之前,就知道他們蒙恩典而不知感恩,必背道行淫敗壞,以至被擄分散外邦。但在同時卻應許說:“耶和華你神必將你心裏,和你後裔心裏的污穢除掉,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神,使你可以存活。”(申三○:3-6)
  這足以證明,神揀選人歸祂,並不是因為人有甚麼好,換得神的恩典,而完全由於神的慈愛。人的敗壞並非出乎神的意外,不論人如何敗壞,都不能叫神灰心,神的愛有多麼堅強,真超乎我們所能想到,也無法了解的。
  管教不能改變人,神不變的愛,感化人的心,終於吸引人到神面前:“我們來到你這裏,因你是耶和華我們的神。”不是生來作神的子民,是因信稱義,作神的兒女。


  開墾荒地

  要開墾你們的荒地不要撒種在荊棘中(耶四:3)

  人常是以自己所有的東西為好,不肯去掉。他不是不想接受神的恩典,但以為不妨同他所已經有的並存。
  耶和華對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如此說:

  “要開墾你們的荒地,不要撒種在荊棘中。
  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!你們當自行割禮,
  歸耶和華,將心裏的污穢除掉…”(耶四:3-4)

  耶路撒冷的人民,不是沒有聽神的話的機會;因為神的言語不稀少,神藉著先知,從早到晚,傳出祂的心意。只是這都與他們無益。問題總不在於神的話,因為神的話是好種子;也不在於傳話的使者,因為神的先知忠心的傳出了神的信息;那麼只剩下人的心,是問題的所在。人的心田,不是適合道種生長結實的好土,裏面滿了荊棘;種“撒在荊棘裏的,就是人聽了道,後來有世上的思慮,錢財的迷惑,把道擠住了,不能結實。”(太一三:22)主道的種子雖然好,但人的罪心給世界所佔據,容不下道的發展,自然沒有結果。所以不論如何努力,絕沒有收成的希望。
  神不是要人只撒種就算了,也不是希望外面搞得熱鬧,就可以宣布成功。神的工作,要的是果子。所以神要求先知開墾荒地,就是把罪清除,必須先“脫去一切的污穢,和盈餘的邪惡”,才可以“存溫柔的心,領受那所栽種的道,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”(雅一:21)。現在多少所謂“開荒”的人,只求得人接受,不傳叫人悔改除罪的道理,實在未開墾心靈的荒地,難怪沒有效果。等人去人情去,一切仍然是空的荒地。
  神說:“你們當自行割禮”。猶太人生下男孩,照律法第八天要行割禮。那麼早的年齡,自己顯然是作不來的,所以不可能有自助的希望。這裏所說的,是“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”(西二:11)。因為“外面肉身的割禮,也不是真割禮…是心裏的,在乎靈,不在乎儀文”(羅二:28-29)。
  人儘可從小出入教堂,熟知禮儀,受過洗禮,或由父母奉獻了,仍然沒有功效;就像嬰孩生下來就洗浴,但到老也不能洗除心中的污穢。只有接受耶穌基督,因信稱義,從聖靈得重生,就會“愛慕那純淨的靈奶,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”,漸漸長成,結出義的果子(彼前二:1-3)。


  被擄的理由

  你們怎樣離棄耶和華在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神(耶五:19)

  人很少肯承認自己沒有理,對人如此,對神也是一樣,總不會沒有話說。當然,神知道這只是人強項悖逆的習性。越是神所禁止的,對他們越有吸引力。神差遣祂的僕人眾先知,警告百姓,他們卻不聽從。犯罪的結果,是神的管教臨到。現在他們有了理由,不自己省察,卻厚著臉皮來質問先知:“神不是應許保守我們嗎?祂的慈愛在哪裏?”神告訴祂的僕人:

百姓若說:“耶和華我們的神,為甚麼向我們行這一切事呢?”你就對他們說:“你們怎樣離棄耶和華,在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神,也必照樣在不屬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人。”(耶五:19)

  神的百姓,不遵行祂立約的條件,不行神的道路,卻想要得神的賜福,是多麼不合理的事!其實,神讓他們得存留到現在,已經是祂的恩典了。秋收之後,耕犁了田地,再為下一季播種,所以秋雨是下種的雨;春天麥子長成秀穗,需要再有春雨才可以收成。這如同聖靈的工作,滋潤人心;不論人如何的努力,沒有聖靈不會有永存的效果。神說:“你們的罪孽,使這些事轉離你們;你們的罪惡,使你們不能得福。”(耶五:25)雖然如此,神沒有照人所當得的待他們,還給他們存留悔改的機會。但猶大人仍然定意行惡,把祭牲和自己的兒女,獻給可恥的偶像(耶三:24),只在表面上,維持敬拜神的禮儀。
  正像士師時代的情形:“以色列人選擇新神,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”(士五:8)。有恩典的神,是把豐富賜給百姓;但他們飽足,“肥胖,光潤,踢跳”,就離棄神,“不歡心樂意的事奉神”(申三二:15,二八:47),反去崇邪,拜偶像,神使敵人侵入國境,“吃…吃…吃…”使百姓勞力而得不著收穫,還加上毀壞(耶五:17)。這都是他們違背神,犯罪,拜偶像的結果。因為他們執意不悔改,最後的刑罰才臨到,把他們連根拔出來,被擄到外邦的地去。
  神是公義的,而且還頗有幽默感:你們在蒙福應許之地,卻事奉外邦的偶像,好吧!讓你們被擄到不屬自己的外邦人之地,在那裏,不但事奉外邦人,還可以儘量事奉他們的偶像,你想不拜偶像都不可能。到那時候,你就會追想,知道能自由事奉神不僅不是可厭煩的事,還是極大的福分。


  真實的平安

  “平安了,平安了!”其實沒有平安(耶六:14)

  有人作了好夢,執著的不肯醒來,寧願繼續的夢下去。
  很多人愛聽好消息,到一個程度,不願意知道實際的情形如何,只要是好消息就好,真不真倒成了次要。因為市場的需要,製造好消息的,就努力加工供應。
  在先知耶利米的時代,是歷史上最需要好消息的時代;北國以色列已經亡了,猶大國處於風雨飄搖中,在埃及和巴比倫兩大國之間,哪個都得罪不起,但不知服事哪個好。朝中分成兩派,爭論不休;君王則猶疑不定。先知叫他們仰望神,單討祂的喜悅;可惜,孤單的聲音,得不到迴響。結果,沒有能討好任何一個,卻受兩邊的欺凌。
  約西亞的宗教復興,只維持到他的生命結束。假先知卻乘機誇大復興,宣講安全的消息。亞述結束了北國以色列,侵攻耶路撒冷而潰退,後又被巴比倫所滅;猶大國苟延殘喘,不知道悔改,不感謝神的保守,反而增加了虛假的安全感。猶大人認為北國犯罪招致滅亡,自己則以為有神的同在,而更加自以為義。結果,經濟發展,假宗教蓬勃起來,假先知歌頌太平,大行其道,得百姓的歡迎,麻醉人的良心:

  他們從最小的,到至大的,都一味的貪婪;
  從先知,到祭司,都行事虛謊。
  他們輕輕忽忽的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:
  “平安了,平安了!”其實沒有平安。
  (耶六:13-14)

  真正的平安,不只是沒有戰爭,還該有心靈和靖,社區和睦,與神和好。這平安不是人所能賜的,是從神來的,因此,必須行神的善道,才可得到。耶和華如此說:“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,訪問古道,哪是善道,便行在其間。這樣,你們心裏必得安息。”(耶六:16)
  “古道”,是列祖信仰的道路,是錫安大道,能引人進到聖殿,在那裏經過神的祭壇,使人得潔淨朝見神。偏好新奇,尋找刺激的人,是要滿足自己,不是要敬拜神,就被吸引隨從巴力,走“谷中的路”(耶二:23),向偶像獻祭。道路錯誤,哪裏會得到神的賜福!“惡人必不得平安”,他們只是自尋煩惱。(賽五七:21)在新約時代的道路,是“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”(西一:20)。祂是唯一的道路。


  虛假的宗教

  不要倚靠虛謊的話,說:這些是耶和華的殿(耶七:4)

  雖然不遵行神的旨意,卻以聖殿為倚靠。還有甚麼比這輝煌的聖殿更能見證他們的信仰呢?
 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,傳統的倚靠聖殿,以為有聖殿就是神同在的證據,可以凡事大吉,也可以為所欲為。有了這個“保險”,維持這個聖殿,甚至奉獻些甚麼的,也是值得的。越到了情況危急,聖殿越加熱鬧。神叫祂的僕人宣告信息:

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,說:“這些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!”你們若實在改正行動作為…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。(耶七:4-7)

  為甚麼神指斥他們說“虛謊的話”?實實在在的聖殿,在錫安山上,不是已經好幾百年了嗎,怎會變成了假的?顯然的,如果是真的,哪還有必要一再強調耶和華的殿?
  原來聖殿是真實的;但叫人倚靠聖殿,代替事奉在聖殿立名的真神,就是虛謊的話了。
  猶大的百姓,喜愛外表的禮儀,把敬拜神變為崇拜聖殿的宗教。聖殿的中心是約櫃;華美的幔子後面,在至聖所裏,有包金的約櫃;約櫃上面,有精金的施恩座,兩個精金作成的基路伯,張開翅膀遮掩施恩座。約櫃內有兩塊石版,上面有十條誡命,是耶和華親自用指頭寫的。這代表神與祂的話同在,遵行祂的話,就蒙神施恩。
  那些職業宗教家,不問甚麼宗教都拉來混在一起,甚麼人都收容,甚麼事都可作;就是不關心討神的喜悅,因為他們不認識神,也不注重聖潔,不指責人的罪。不過,他們並不完全放棄神的殿,倒不是因為對神有甚麼愛和敬畏,而是因為可以從那地方得利益。他們不是領導百姓,而是專作他們歡喜的,不論那些事合不合真理。神說:“這稱為我名下的殿,在你們眼中,豈可看為賊窩嗎?我都看見了!”(耶七:11)這是一句最可怕的話,也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話。監察人心的神,要照他們作的事審判他們。神如何離棄示羅的聖所,使其變為荒涼,如何使北國以色列滅亡被擄,也定意照樣待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,使他們被熬煉而得潔淨。
  我們要知道:外面的禮儀不能救人,宏偉的建築不足以倚靠,要潔淨罪惡,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,才可以蒙福。


  得救的時候

  這耶路撒冷的民為何恆久背道呢?(耶八:5)

  知道當時的機會,是成功的原因。知道悔改的時候,是蒙恩的關鍵。
  有些鳥類,當一定的時令來到,就改變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,開始轉向回飛的旅程。春天來了,他們飛到較冷的地方;冬天臨到之前,再飛回氣候溫暖的地方。適時的轉回,對於他們的生存,是非常重要的。

耶路撒冷的民,為何恆久背道呢?他們守定詭詐,不肯回頭…空中的鸛鳥,知道來去的定期;斑鳩,燕子,與白鶴,也守候當來的時令;我的百姓,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法則。(耶八:5,7)

  猶大人對神心不專誠。他們只有一件持恆不變的事,就是堅持背道,堅持行詭詐,不肯改變。他們這樣的頑梗悖逆,是因為不明白神的法則。
  約西亞的宗教改革,給猶大國增加了一個新的行業,就是專業文士,以抄寫並解釋律法為業。不過,他們最善於避重就輕,只揀些不痛不癢的話來說,以免得罪人。但這對百姓的行為沒有甚麼影響,只是增加他們的虛驕,以為自己比別人好。他們說:“我們有智慧,耶和華的律法在我們這裏。”其實,那是文士的虛假,他們自己並不明白神的話,傳的是假智慧,並不能拯救人,所以沒有甚麼多大價值。
  神的僕人傳出上面來的信息,指責世人的罪,叫人悔改,警告他們神的刑罰快要臨到。假先知卻討人的歡喜,大唱吉祥歌,預言到甚麼時候,敵人就滅亡了,猶大的復興即將臨到。但事實證明,並不是那回事:仇敵的侵入更逼近,邊境向巴比倫敞開,國勢日蹙;他們說:假先知所應許的,大麥小麥收割的季節,就是敵人傾覆的時候;但五月過去了,猶大人所種的給巴比倫人收取了,連夏天也完了,還沒有得救的好消息,合縱政策的盟友埃及,並未派遣一兵一卒來救援。“麥秋已過,夏令已完,我們還未得救!”(耶八:20)
  政治運作無效,假先知的預言失敗,人民由失望而絕望,正是該悔改歸向神的時候。背道的民應該轉回了。要聽從先知的正直話,不要再敵擋神,如馬直闖戰場,謙卑降服在神的面前,就是真正的得勝,蒙恩的開始。


  哀哭的先知

  但願我的頭為水,我的眼為淚的泉源(耶九:1)

  醉生夢死的人,不知道將來臨的危險,只為今天生活。這種生活方式,在任何時代都是普遍的。但神所揀選的人,看見罪惡氾濫,毀滅即將來到,他充溢著愛的心,惟願國破家亡的結局,能夠避免,急切的希望國民轉回,歸向神,神的震怒就不至臨到。因此,先知一面責備,一面流淚。如果沒有流淚的愛心,就沒有怒責的資格。
  先知耶利米,對他的百姓具有兩種矛盾的情感:他同情百姓的痛苦,因為愛他們而哭泣;他恨他們的罪,罪是招致神責罰的原因,所以他寧願離開他們出去,與那罪惡的城分別。

  但願我的頭為水,我的眼為淚的泉源,
  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。
  惟願我在曠野有行路人住宿之處,
  使我可以離開我的民出去…(耶九:1-2)

  神的僕人既不能與他的國民分開,又不能不見他們將要受的刑罰;他所能作的,只有為這背道的國哀痛哭泣。
  聖徒看見罪惡,如果無動於衷,不僅是錯誤,而且是可憂的事。羅得雖然算不上聖徒的典範,而且常被用為貪愛現今世界的例子,但他住在所多瑪,看到城裏罪惡的情形,“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”(彼後二:8)。這顯明他不喜歡不義。
  使徒保羅信主以後,一直受猶太人的迫害。但他說:“我是大有憂愁,心裏時常傷痛;為我弟兄,我骨肉之親,就是自己被咒詛,與基督分離,我也願意。”(羅九:2-3)這位心靈柔軟的使徒,對腓立比人也是如此:“有許多人行事,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,我屢次告訴你們,現在又流淚的告訴你們,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”(腓三:18-19)。不論甚麼人,保羅不願意看到他們滅亡。這是基督耶穌的心。
  神子基督耶穌到世上來,受猶太人的反對。但“耶穌快到耶路撒冷,看見城,就為它哀哭”(路一九:41)。因為主知道它將要遇到的結局。城中的人不接受主的教訓,不知道眷顧它的時候,主卻憐憫他們。這是神愛世人,不論甚麼人。
  耶利米被稱為哀哭的先知,因為他有主的心,知道人違背神的結局。人看他的工作是不成功的;但他對神忠心,對人有深切的愛。求主興起這樣的人來。


  真活的神

  惟耶和華是真神是活神是永遠的王(耶一○:10)

  沒有誰告訴他,人自己會覺得脆弱,知道自己是必死的,需要尋求在自己以外的倚靠。這種需要外力拯救的感覺,倒是不錯;奇怪的是結果:他們竟造出比自己更脆弱的偶像來。
  對神的正確認識,是有力工作和見證的根基。耶利米為了神的呼召,受許多的苦,遭迫害,遇孤單,工作沒有顯然的效果;這樣的痛苦,在先知中也是少有的。雖然,他也有灰心的時候,但因為他認識神,能始終忠心不渝。

  惟耶和華是真神,是活神,是永遠的王。
  祂一發怒,大地震動;
  祂一惱恨,列國都擔當不起。(耶一○:10)

  頂希奇的事!那些以神的話為專業,靠來養家餬口的人,竟然處心積慮的破壞神的話,把神的話當作神話,不肯單純的相信,接受遵行。他們更說神蹟奇事已經過去了,神的膀臂縮短,不再施行拯救;所以匆匆忙忙的奔走,尋找人結盟,倚靠人血肉的膀臂。與埃及或巴比倫結盟,必須接受他們的文化,接受他們宗教的觀念,把以色列又真又活的神,降格到跟偶像同等地位。耶利米看出這是撤除心防,思想上的投降。
  耶利米所信,所事奉的神,是偉大的神。聖經說:“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,萬象藉祂口中的氣而成…因為祂說有,就有;命立,就立。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,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…以耶和華為神的,那國是有福的;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,那民是有福的。”(詩三三:6-12)但那些當權派,卻寧願背棄神,派遣使者向各處尋求,好像神衰老退位了,不能再眷顧祂的百姓。其實,神是永遠的王,祂沒有改變,祂仍然在列國以上掌權;就是列國都結合在一起,也不能抵擋祂的忿怒。只是他們忘記了神的權能,變成仰仗人的可憐相,淪落成越加失敗,受盡不必要的損傷。這是多麼可悲的事!
  人民常是像羊群一樣,跟從他們的領袖,從領袖的身上認識神。但是,“牧人都成為畜類,沒有求問耶和華,所以不得順利,他們的羊群也都分散。”(耶一○:21)於是,先知只能無助的看到巴比倫的刀臨到他們的地。
  願我們從新認識神,從祂永存的道,認識永活的神,倚靠祂的權能和慈愛,順從那位大牧者的引導。


  被宰的羔羊

  我卻像柔順的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(耶一一:19)

  愛護自己的鄉人,是很自然的事;何況年輕先知耶利米的本鄉,是便雅憫的祭司城亞拿突,而他自己,又出身於祭司世家(耶一:1),得到他們的支持,愛戴,豈能算是奢望?
  耶和華先警告他說:“你們各人當謹防鄰舍,不可信靠弟兄;因為弟兄盡行欺騙,鄰舍都往來讒謗人。”(耶九:4)但除非耶和華指明,誰能想得到,亞拿突人竟至陰謀殺害先知?

耶和華指示我,我就知道。你將他們所行的給我指明。我卻像柔順的羊羔,被牽到宰殺之地,我並不知道他們設計謀害我,說:“我們把樹連果子都滅了吧!將他從活人之地剪除,使他的名不再被記念。”(耶一一:18-19)

  誰能想像,他們的邪惡竟會到這樣地步?雖說“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”(路四:24),但耶利米的本族,竟也用奸詐待他(耶一二:6),何至如此失卻人性?
  耶利米蒙召事奉,所傳神的信息,是與當時宗教系統的利益衝突的。那些祭司階級的人,不喜歡他的信息;因為那些人沒有信息,他們的立場,就是沒有立場,以人的喜歡為轉移,他們的政策,就是跟隨當權者的政策,說權貴所喜歡聽的話,不得罪人,連加上表演都成。
  雖然,耶利米沒有對不起誰,但本城的祭司,既棄絕他所傳的信息,也要剪除傳信息的人,必欲置之死地。按照摩西的律法,本族的人應注意使族人能夠立名留後;耶利米的族人,竟然不把這問題放在考慮之列,預備“將他從活人之地剪除,使他的名不再被記念”!功利主義者,為了自己的利益,可以犧牲族人,可以出賣本家,甚至出賣靈魂,只求眼前利益。
  這正像猶太人對待主耶穌,雖然祂並沒有作過一件惡事,“他們無故恨”祂,因為世人不認識那差祂來的父神,不肯遵行主的道(約一五:21-25)。因此先知耶利米是耶穌基督的預表,在世上表徵主耶穌所經歷的事。
  今天,神的僕人傳揚神的信息,指摘人的罪惡,要世人悔改而蒙恩。不論他的愛多麼深切,多麼真誠,願意人離開滅亡的道路,歸信基督而得永生;他也必然遭受反對,因為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。但我們要立定心志,討主喜悅,為真理站穩立場,盡忠到底。


  與神理論

  我還要與你理論: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?(耶一二:1)

  作神的真先知,必須是真誠的人;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不明白就是不明白,甚至不同意就是不同意,絕不能口是心非,陽奉陰違。
  與神理論看來像是褻瀆,但更看出耶利米的真誠,天真得可愛。因為人不解決深心的問題,不相信強表示相信,問題仍然在那裏,有一天會出毛病。耶利米向神說:

  “耶和華啊,我與你爭辯的時候,你顯為義;
  但有一件,我還要與你理論:
  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?
  大行詭詐的為何得安逸呢?”(耶一二:1)

  神並不怕人發問題。這個熱情的青年人,真實的相信神的存在,他才會興意與神爭辯,可見他的心是正直的。他所看到的是,那些宗教人,心裏藏著詭詐,行為彎曲乖僻,品德敗壞邪惡,“他們的口是與你相近,心卻與你遠離。”但他們卻是發達得勢的當權派!有甚麼話好說?
  看看自己,“耶和華啊,你曉得我,看見我,察驗我向你是怎樣的心。”一個真實忠誠,心清手潔的人,卻像羊羔“被牽到宰殺之地”(耶一一:19)?那豈不正是作惡的人所該受的嗎?是不是神弄錯了,竟把惡人的帳記在他的頭上?先知相信神的公義,他求神改正過來:“求你將他們拉出來,好像將宰的羊,叫他們等候殺戮的日子。”(耶一二:2-3)
  惡的存在,是信神的人的難處,是不信的人的藉口。有多少人“為作惡的心懷不平”(詩三七:1)。他們盼望神立刻伸冤,顯明祂公義的作為。但神不是不知道祂僕人所受的苦,也不是不知道先知所遭的詭詐待遇。神行審判有祂自己的時候。連祂的兒子基督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,神也暫時掩面不看,為敗壞至極的罪人成就救恩。最後神的旨意成就,神得著榮耀。
  神回答耶利米,並不是立即的安慰,而是告訴他,這還不過是苦難的開始,要準備迎接更大的艱難:要從與人同跑,而進到與馬賽跑,看來沒有獲勝的希望;不僅要走窄路,更要進入約但叢林的困境,加上處處荊棘(耶一二:5)。我們沒有放棄神引導正路的自由,只有仰望神,不靠人,不怕孤單,不避任何艱難,效法基督,絕不妥協。


  驕傲的問題

  我必照樣敗壞猶大的驕傲和耶路撒冷的大驕傲(耶一三:9)

  人得恩典的最大攔阻,是心中的驕傲。
 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,本來就是蕞爾小國,從來未成為世界霸權。但這無妨於他們的驕傲,不合理的驕傲!
  他們有甚麼可以驕傲的呢?猶大有主的聖所在中間,耶路撒冷有神立名的殿,使他們以為是神所特別揀選的,如同腰帶圍繞神。神揀選人,使人認識祂,蒙祂的恩典,是為了要事奉祂,作祂的見證,自己並沒有甚麼可誇口的。

耶和華說:“腰帶怎樣緊貼人腰,照樣,我也使以色列全家和猶大全家緊貼我,好叫他們屬我為子民,使我得名聲,得頌讚,得榮耀,他們卻不肯聽。”(耶一三:11)

  腰帶的目的,是要束帶的人可觀,威嚴,榮耀,華美。以色列人和猶大人,不知道他們的存在,是為了服事神,竟然要求自己的榮耀,離開神,被擄到幼法拉底河外,就變為無用。神藉先知把這信息傳給他們。(耶一三:1-11)
  可是,驕傲的人最難以接受神的話。先知向他們耳中喊著說:“你們當聽,當側耳而聽,不要驕傲,因為耶和華已經說了。”(耶一三:15)這是多麼動人心弦的信息!
  可是正因為這信息恰中他們的短處,他們越不聽從,好證明自己並不是那樣壞。驕傲的問題,是要與神同等,不承認需要悔改,需要蒙恩。神知道人的毛病,所以常常提醒我們,不可忘記本來的情形。當向神奉獻的時候,神教導他們,要承認自己的無有和神的恩典:“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”,是耶和華“領我們出了埃及,將我們領進這地方,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”(申二六:5-9)。
  腰帶的全然敗壞,給我們重大的啟示和警惕:
  正如腰帶圍繞神,人應當以神為中心。甚麼時候人驕傲起來,就是萬惡的開始。結果就
與神分離。不圍在腰間的帶子,是違背它的功能,就失去存在的價值;既然不願在事奉的地位,也就不能期望神保守。
與地連結。人離開神,墮落的自然現象,是思想世界的事,心不在天上,跟世人沒有分別,把自己沉埋在地裏。
完全腐爛。屬地的趨向,不是變得更好,是被擄,成了世界的奴隸,是腐化,失去價值。


  我們仍要等候你

  我們仍要等候你,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(耶一四:22)

  耶路撒冷城固糧足,以為可以堅守,抗拒任何外來敵人的侵攻。等雨季開始,不適於用兵,敵人自然會退去。環境的安全,使他們壯起膽來,人心也變得向神剛硬。
  但他們沒有想到,不是人能降雨;能降雨的神,也能使雨停住不降(申一一:10-15,二八:12)。沒有雨,地會變成剛硬像人的心一樣,不僅不能出土產,連牧草也無法生長;更嚴重的是,人也沒有水源供應,再有力量的人,只缺少水,就沒有辦法生存。遍地的旱災,是超過人所能抗禦的。也許,這足能使人想起,人是活在神的恩典中,絕不能缺少。在這裏,“盼望”(耶一四:8)在希伯來文miqve,與聚水的池子是同一字,沒有水,就缺乏凝聚人心的力量。
  先知知道這遍地的饑荒,是因人民犯罪,招致神的刑罰。他為了全國向神認罪,獻上禱告:“耶和華啊,我們的罪孽雖然作見證告我們,還求你為你名的緣故行事。”(耶一四:7)
  人犯罪,不是一件輕易的事。這仿佛是法庭的場景:站在神公義的寶座前,撒但抓住了人犯罪的證據,控告神的百姓;祭司先知耶利米,在另一邊,為了國人的罪代禱,求神施恩赦免。但罪證的分量太重了,神拒絕祂僕人的祈禱。
  雖然神的答覆是否定的,雖然神向他宣告可怕的判詞;先知深切的愛,使他繼續向神傾吐禱告。他求神想到祂自己名的榮耀,記念神與列祖所立信實的約。

  外邦人虛無的神中有能降雨的嗎?
  天能自降甘霖嗎?
  耶和華我們的神啊,能如此的不是你嗎?
  所以我們仍要等候你,
  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。(耶一四:22)

  這是聖徒忠心代禱的模範。因為神的僕人認識神,知道惟有創造天地的神,有權能管治自然界,只有神能,“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”,人微弱的力量,是極有限的;只要祂肯,祂可以改變眼前的環境,救助人的困境,挽回國家的悲劇。因此,神的僕人認定神,雖然神的答應遲延,他要失去所愛的國土,神的應許不會落空;他拒絕對神失望,不轉向別處求救,堅持說:“我們仍要等候你!”這是何等的信心!
  我們需要禱告人。現代耶利米啊,你在哪裏?興起吧!


  神的口

  你若歸回,我就將你再帶來(耶一五:19)

  耶利米蒙召所作的,是極困難的工作,受人的反對,工作沒有效果;不但缺乏動人的故事和數字可以報告,也沒有憑據能夠來安慰自己。在這樣的情形之下,他不能不檢討自己:
  在對人方面:“我的母親哪,我有禍了!因你生我作為遍地相爭相競的人。我素來沒有借貸與人,人也沒有借貸與我,人人卻都咒罵我。”(耶一五:10)既沒有放債取利,也沒有欠債不還,一個清白與世無爭的人,為甚麼惹得人人厭惡反對?
  在對神方面:“耶和華萬軍之神啊,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;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,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。”(耶一五:16)這樣的愛慕神的話,怎會對神不忠心?
  他分別為聖,獨自靜坐思想,愈覺得孤單,心靈受傷。時常與自我懷疑相掙扎,長久的痛苦,使他對自己的事奉和神的信實產生疑問(耶一五:17-18)。也許,耶利米現在已經不再年輕了,頭上生出了華髮,力量也不如從前,人到了中年。如果說,要退去的思想,有時不免湧上心頭,也該是自然的事。但神總沒有失望。祂對這灰心的僕人說:

  “你若歸回,我就將你再帶來,使你站在我面前;
  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,
  你就可以當作我的口,
  他們必歸向你,你卻不可歸向他們。
  我必使你向這百姓成為堅固的銅牆,
  他們必攻擊你,卻不能勝你;
  因我與你同在,要拯救你,搭救你。”
  (耶一五:19-20)

  神了解耶利米的境況和心情,鼓勵他,應許使用他,與他同在。但在此之前,必須先悔改歸回,才可以再被神使用,在祂面前事奉祂。因為不相信祂信實的人,就被神看為已經背離祂的人,不能再使用;直到他歸回神面前。完全相信神,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,才會“自潔脫離卑賤的事,作神寶貴的器皿,成為聖潔,合乎主用”(提後二:21),傳出主時代的信息。有了神清楚的呼召,正確的價值觀念,就會站立得穩,不同世俗合流,不怕人多勢眾,而作敢於敵擋罪惡的銅牆,為主打美好的仗。因為有主的同在,至終必然得勝。
  現在,神正需要像耶利米一樣的工人,作時代的工人,忠心傳出神的信息,不怕人的反對,惟求神的喜悅。


  力量和保障

  耶和華啊,你是我的力量是我的保障(耶一六:19)

  神的先知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,是因為他認識神,倚靠所事奉的神。以色列人民的罪,是崇拜用自己手所造的神,其實那不是神,也不能作他們的倚靠。他們倚靠地上盟國的力量,那不過是蘆葦的杖,當上坡著力的時候,不能作幫助,反倒壞事。“他們用手持住你,你就斷折,傷了他們的肩;他們倚靠你,你就斷折,閃了他們的腰。”(結二九:7)先知說:

  耶和華啊,你是我的力量,是我的保障;
  在苦難之日,是我的避難所。(耶一六:19)

  患難對於我們並不陌生,信主的人也是如此。以色列處於地中海邊南北交通的要道上,鄰近的強國,來欺凌很是方便。因此,它可以說:“從我幼年以來,敵人屢次苦害我…卻沒有勝了我。如同扶犁的,在我背上扶犁而耕,耕的犁溝甚長。”是何等痛苦的經歷!(詩一二九:1-3)心頭留下難抹除的記憶。
  現在神啟示給祂的僕人,有更大的災難要來:“看見一個燒開的鍋,從北而傾。”(耶一:13)這是指因為他們長久行惡,不肯悔改,神的刑罰要臨到他們,使巴比倫來侵,以至亡國被擄。這千載未有的浩劫,要把他們從地上掃除。
  災難是真實的。神沒有應允先知的代求,免除猶大國的災難。同樣的,信徒在地上也不免遇見苦難,甚至還要加上反對的人所給的迫害苦難。但信實的神,應許支持保守祂的僕人。正如聖經所說的:“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,上面有這印記說:主認識誰是祂的人。”(提後二:19)
  不過,耶利米先知說,他跟神有個人的關係,對神有深的認識:他能夠說,神是“我的”力量,保障,避難所。這不能止於道聽途說,必須是真實的。就像詩人說:“耶和華是我的牧者”(詩二三:1),因為主知道祂每一頭羊的名字,按名叫祂的羊,誰也不能從父手裏把他們奪去(約一○:3,14,29)。
  神的僕人不是在患難的日子才投靠主,而是因事奉主而不怕面向反對,甘於受苦難。在蒙召的時候,神就先指示他,他也有不怕受苦的心志,不因苦難而變節。這是神的僕人。
  偶像是虛空的,是人的手所造的,當需要的時候,並不能幫助事奉偶像的人,反而成為重擔。永生的神是信實的神,是永遠可靠的,可以作我們及時的幫助。


  活水的泉源

  凡離棄你的必至蒙羞(耶一七:13)

  在猶大南地的曠野,缺乏雨水;所以極少樹蔭,只有矮小叢生的灌木。夏天炎熱的東風,從沙漠吹來,經過之處,可以炙焦地上的青綠。地上的人,普遍是這種情形,他們倚靠人,離棄耶和華,像沙漠矮小的杜松,在缺水的環境勉強生存;因為違背神的人,總不會有真正的喜樂。可是,耶利米書第十七章7-8節,說到有另一棵樹,情況就不同了:

倚靠耶和華,以耶和華為可靠的,那人有福了。他必像樹,栽於水旁,在河邊扎根;炎熱來到,並不懼怕,葉子仍必青翠;在乾旱之年毫無挂慮,而且結果不止。

  這棵樹耐得旱,經得熱,在不理想的環境,仍然能茂盛結果,是因為它的根連於活水的泉源,雖然外面看不見,但可以吸取地下的水分,成為裏面的汁液,不但維持生機,而且能在困苦中結出果子。這仿佛是神蹟的現象,是因為有活水。
  倚靠神的信徒,情形也正是如此美好。有神生命的活水,就是盼望的泉源。

耶和華以色列的盼望啊,凡離棄你的,必至蒙羞。耶和華說:“離開我的,他們的名字必寫在土裏,因為他們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。”(耶一七:13)

  幾乎難以使人相信,竟然有人會輕易離棄活水的泉源!看這裏兩種人的比較,就可以知道並不那麼叫人意外。
  離棄神並不需要公然宣布背道,也不一定違背全部十條誡命;他只是“心中”離開了主,倚靠人的力量。如果你有個朋友,他並不尋求你的意見,不顧指導或建議,只是告訴你,事情已經如此決定了,甚至作完了,才來告訴你FYI,當閒話講給你聽聽,或表示自己的聰明。到遇見麻煩了,才再來用同樣的態度作意見調查。這不能算是真的倚靠你,更不是以你為可靠。是不是算尊重你?你可以感覺得到。
  不少人對於神的態度,也正是如此。他沒有意思遵行神的旨意,不尊重神,更說不上倚靠祂。莫怪遇到困難,就自行焦慮,再就焦頭爛額,都是因為心中離棄神。
  倚靠神的人,必須把心放在神的話上:“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…像一棵樹,栽在溪水旁”(詩一:2-3)。他的根從神的話得到滋潤,營養;耐苦難,結果子,豈不自然?


  窯匠與泥土

  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,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(耶一八:6)

  神告訴祂的僕人先知耶利米:“你起來,下到窯匠的家裏去,我在那裏要使你聽我的話。”(耶一八:1-2)
  神在有重要的信息,要曉諭祂的僕人的時候,會選擇一個特別的地方,以增加傳通的效果,使祂的信息,可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在差遣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,神選定何烈山的曠野,從荊棘的火焰中顯現。(出三:1-10)在選召基甸為士師,從米甸人手中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,是在他打麥子的酒醡那裏。(士六:11-16)就像是戲劇的背景,圖畫的框架。
  同樣的,窯匠的工作坊,適於耶利米的信息。窯匠的家裏有的是泥,他用來浸軟了的泥為素材,轉動輪子作器皿。

窯匠用泥作的器皿,在他手中作壞了,他又用這泥另作別的器皿;窯匠看怎樣好,就怎樣作。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:“耶和華說:‘以色列家啊,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?以色列家啊,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,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。’”(耶一八:4-6)

  泥土的價值是最低賤的。人在神面前一無可誇,是蒙神的恩典,被神揀選提拔,作祂的器皿。所以人應該時時思念,如何順服謙卑,成就神的旨意,榮耀祂。
  泥土的性質是柔軟的。沒有誰向神剛硬而能亨通。可惜,人的裏面往往有砂石,雜質,混雜其間,表面看來是好的,但一到輪上轉動,就暴露出缺欠,裂痕,因此神要反復造就。
  神在人的身上有祂的計畫,一定的目的,那是祂喜悅的設計,祂“看怎樣好,就怎樣作”,不是隨人的喜好。如果人偏要違背神,只有受更多的痛苦,走更迂遠的路。
  神的旨意必能成就。“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?”不論敗壞的人怎樣掙扎,總是在神手裏的一團泥,逃不出神的手。掃羅迫害教會,哪知他就在往大馬色的路上,竟然遇上了教會的主,對他說:“你用腳踢刺是難的!”並且被主奇妙的改變,成為使徒保羅,作傳揚福音的使者,為主受苦難,成就祂的旨意。(徒二六:9-22)人的忿怒成就神的榮美。
  神的兒女,不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。不論人的本質多低賤,神能看出你的藝術成品價值。不忘謙卑順服,服在神大能的手下,願祂美好的旨意,成就在我們身上。


  打碎的瓦器

  我要打碎這民和這城,正如人打碎窯匠的瓦器(耶一九:11)

  先知耶利米,手裏拿著新從窯匠買來的瓦瓶,帶著猶大民間和宗教的領袖們,來到哈珥西門口,欣嫩子谷那裏。
  那谷又稱“陀斐特”,是“火爐”的意思。在猶大國的惡王亞哈斯和瑪拿西的時候,曾在那地方焚燒嬰孩,獻給邪神摩洛。那裏成為焚毀垃圾的地方,也棄積破碎的瓦礫,所以稱之為“哈珥西”(瓦片)。想不到,耶利米當著他們面前,故意的把那瓦瓶打得粉碎!
  眾人驚愕注視,卻有深刻的印象。先知告訴他們,這是從耶和華來的信息,論到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居民:

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:“我要照樣打碎這民和這城,正如人打碎窯匠的瓦器,以致不能再囫圇;並且人要在陀斐特葬埋屍首,甚至無處可葬。”(耶一九:11)

  面對著堆積的瓦礫,遍地荒穢,仿佛見到了先知所預言的城破國亡的淒涼景象,全國長老看了,不禁從心底生起寒慄。
  但是,震懼是一回事,更重要的,卻是存柔和謙卑的心,在神的面前為罪憂傷痛悔。柔軟的泥土,雖然有了問題,還是可以作成別的器皿;但剛硬成形的瓦器,錯已鑄成,神的忿怒和刑罰,必然臨到,要被擊打成為粉碎(詩二:9),沒有重再型造的希望。可憐這正是許多人的情形。
  神的僕人,祂所揀選的器皿,在祂手中被使用,總不要自高,應該不忘,自己的出身是如何低賤。伯利恆的牧童大衛,戴上了王冠之後,在神面前仍是大衛,他說:“主耶和華啊!我是誰,我的家算甚麼,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?…你本為大…除你以外再無神。”(撒下七:18,22)記得自己,才可以維持與神之間的正常關係。掃羅就不同了。當撒母耳先知向他宣告,他是眾人所仰慕的,要他作全國的最高領袖,他聽了連忙遜謝說:“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最小的便雅憫人嗎?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最小的家嗎?”(撒上九:21)但在王位上幾年的時光,使他變成龐然巨物,要大家:“聽我的話”,滿肚子都是“我能”(撒上二二:7),所以要遭受毀滅。
  使徒保羅說:“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,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”(林後四:7)記得我們不過是瓦器,能力不是出於我們,保守在主恩中不被打碎。


  火的信息

  我便心裏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(耶二○:9)

  有的人傳的信息,帶著火的能力;有的人傳的信息,卻只是乾燥而沒有火,既沒有膏油的滋潤,也沒有活水的澆灌。
  傳火一樣的信息,必須先裏面有火,有熱情,不只是鸚鵡學舌,而是非傳出去不可。耶利米先知就是這樣。
  耶利米出身祭司世家,滿可以安安靜靜的作宗教人,討容易的生活;而且他也不願作惹起爭議的人,受人反對,迫害,有甚麼好處?但神選召了他,就是為作這樣的工作。他說:

  我每逢講論…喊叫說:“有強暴和毀滅!”
  因為耶和華的話,終日成了我的凌辱,譏刺。
  我若說:“我不再題耶和華,也不再奉祂的名講論”,
  我便心裏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,閉塞在我骨中,
  我就含忍不住,不能自禁。(耶二○:8-9)

  誰都知道,說好聽的話,會討人歡喜,得到好的反應。但神選召耶利米,不是要他作教師,說些不關宏旨的話,高談闊論,滿足人發癢的耳朵。先知不是傳自己,而是傳上面來的信息:他必須聽從神的勸導,順從神。因此,神的僕人成為人的笑談:他們說:“這個哀哭的傢伙,哪來的這麼多眼淚!”“整天大聲喊叫,像是癲狂了!”群眾最不耐煩的,是他指責人的罪惡和強暴,又警告說,神的刑罰毀滅就要來到了。但今天跟昨天沒有甚麼不同,仍然是那麼多流送歡樂的酒!
  耶利米常常面對言語的毀謗,說他不愛國,甚至還有人恐嚇,要對他使用暴力。甚麼人受得了這樣長期的圍攻?先知也是人,有時不免灰心,想何必再說這些討人厭惡的話?不再奉耶和華的名講論,作安靜的平信徒,豈不就天下太平了?但是別人可以靜默,神的口不能靜默(耶一五:19):他蒙召不是要作別的,是要作神的口,哪可以因人的反對而無聲?他覺得骨頭中有燒著的火,不能不說。
  先知的境況,真是左右為難。其實,這正是使命的意義:當河流經過兩岸岩石的夾谷,既然無法退後,只有奮激向前。使徒說:“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”(林後五:14),這就是衝力的奧秘,是從聖靈來的能力。願神在今天的教會,興起時代的先知,傳出火的信息;先在內心焚燒,燃燒自己,才可以點燃起復興的火焰,照亮黑暗的世代。


  生死的選擇

  我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擺在你們面前(耶二一:8)

  我們每天需要作許多次的選擇。有的如先邁左腳或右腳,吃這或吃那,幾乎成了自然的習慣,用不著多費思考;有的如出門穿甚麼衣服,怎樣見人應對,就比較要思索而後決定。不過,我們一生中總有幾次重大的事,選擇起來非常困難,所作的決定,影響也既大且久。
  西底家是巴比倫所立的王(代下三六:10)。在猶大國的末期,微弱的小朝廷中,分成了兩派:主張合縱的一派,要聯埃及抗巴比倫;主張連橫的一派,則要順巴反埃。先知耶利米則主張仰望神,相信神,但持守道德原則,不可背約。不幸,優柔寡斷的西底家,最後採取了背叛巴比倫的立場。結果,埃及的盟軍沒有出兵支援,巴比倫王的軍隊圍困了耶路撒冷。
  現在,西底家王想到了求神。他雖然不行神的旨意,卻知道神的有用,希望神再表現一次神蹟,“或者耶和華照祂一切奇妙的作為待我們”(耶二一:2),像當年希西家王時代,派遣天使毀滅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大軍(賽三七:21-38)。
  西底家的想法不錯。只是他不像希西家遵行神的旨意,這家不同那家。人常是這樣,不遵神的旨意,卻希望神照他的意思,為他退敵消災。
  實際上西底家所差遣的使者,都是反巴比倫的人物:巴施戶珥後來迫害先知,要求王處死耶利米,把他下在淤泥的監獄中(耶三八:1-6)。祭司西番雅,比較溫和,拒絕用枷鎖禁耶利米(耶二九:25-29);但到耶路撒冷陷落的時候,也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處決(王下二五:18-21;耶五二:24-27)。可見西底家有他自己的主意,只是想利用神,不是真正求問神。
  神的僕人告訴他們說,神的旨意,是唯一的道路;人所能選擇的,只是遵行或違背;但所作的選擇,決定將來的結局。

你要對這百姓說:“耶和華如此說:‘看哪,我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,擺在你們面前:住在這城裏的必遭刀劍,饑荒,瘟疫而死;但出去歸降圍困你們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,要以自己的命為掠物。’”(耶二一:8-9)

  人不能堅持自己的錯誤,希望神能改變政策,順應人的錯誤路線。那是不會發生的事。神的子民應當降服神,悔改自己的道路,不看環境的順服,才可蒙恩得福。


  大地的見證

  地啊,地啊,地啊!當聽耶和華的話(耶二二:29)

  如果古老的大地可以開口見證,它一定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動人的故事:它記得多少文化興起又沒落,王朝的興亡;智慧在上面建基立業,辛苦經營,愚昧又任其傾倒,失去,沉埋。如果把這些記憶,寫成書卷,該比任何寶貴的遺產更有價值。
  在進入迦南地以前,神的僕人摩西,在以色列人面前,“呼天喚地”作見證(申三○:19),向那要承受應許之地的一代人,陳明生死,禍福,要他們選擇生命,敬畏神,就可永居美地。神早就警告過他們:迦南地的原住民,因為犯罪作惡,“玷污了自己,連地也玷污了;所以我追討那地的罪孽,那地也吐出它的居民。”如果以色列人違背神,犯罪玷污那承受為業之地,也要照樣被吐出去。(利一八:24-28)
  以色列人進入了應許之地,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,作為神立名的居所。但他們崇拜偶像,甚至效法外邦人,把自己的兒女作祭物獻給偶像,流無辜人的血,玷污了神的美地,惹動神的震怒。神多次差先知警告他們,竟然沒有人肯聽。
  先知耶利米,為猶大人的惡行憂傷,也為神將要臨到的審判懼怕。他敬畏神,確信神的話必定成就。他的心焦急,如同火燒。只是他們的心剛硬,拒絕悔改。
  先知從神的觀點,看到居民如何在地上行惡,為自己積蓄忿怒:他們離棄神,地上沒有公義,沒有慈愛,孤兒寡婦無人看顧;作領袖的,壓迫人民,強徵來給自己建造華美宏大的宮室,卻不顧人民的疾苦。因此,猶大國要滅亡,地土要變為荒涼;王要被擄去,再不得歸回這地。(耶二二:25-28)
  神的僕人得神啟示,看見了這些事,為了將要臨到地上不幸哀痛。他淚乾泣血,悲痛的呼喊說:

  “地啊!地啊!地啊!
  當聽耶和華的話!”(耶二二:29)

  人不聽神的話。但神的話如同雨雪,從天降到地上,決不徒然返回。地驚愕的注視著,巴比倫的鐵騎踐踏著耶路撒冷的街道,房屋被拆毀,城邑被摧殘,滿有人民居住的地方,成為荒涼,連他們誇口的聖殿,也被焚燒。
  到主耶穌的時候,重建的聖殿,不能代替人的敬畏神,又落到“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”(太二四:2)。考古學者挖出的石頭,見證這地上人民的悖逆,直到主憐憫。


  公義的苗裔

  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(耶二三:5)

  神應許大衛,他的後裔必永遠坐在他的寶座上。神又藉先知耶利米,預言猶大滅亡的結局已定,必再也沒有人坐大衛的寶座。二者不可能都對,但都是出於神的話。
  先知奉耶和華的名,數算猶大末代的君王,大衛的不肖子孫(參耶二二:6-30);都是只顧自己的牧人,相繼被廢棄。至於在位的王西底家,當耶利米預言的時候,雖未蓋棺,卻已論定,因為他也是不忠心的牧人。但耶和華說:

  “日子將到,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,
  祂必掌王權,行事有智慧,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
  在祂的日子,猶大必得救,以色列也安然居住。
  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。”(耶二三:5-6)

  果然,不久之後,猶大王的寶座空了;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隊,攻進了耶路撒冷,給西底家的頸項上加上了鎖鍊,帶他到巴比倫去。看來大衛的家,已經像大樹被斬除了。
  但神有祂自己的計畫。有一天,神的時候滿足,從大衛的根本上,要再發生苗裔(希伯來文作Tsemach參賽一一:1;耶三三:15);奇妙的說明,被砍伐過的根上,要再發枝條,而這一位君王,是真的好牧人,因為祂是“耶和華的義”,祂是有那位有神性的“義者”。這聖名,只能應驗在主耶穌基督的身上。因祂是神的兒子,“按肉體說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;按聖善的靈說,因從死裏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”所以祂是大衛的子孫,大衛被聖靈感動,又稱祂為“主”。祂要坐大衛的寶座。祂的國沒有窮盡。(羅一:3-4;太二二:41-46)
  以色列人蒙神的恩典,揀選他們為神的產業;但他們的歷史中,滿了罪惡的記錄。因為他們服在那惡者撒但的權下,被這世界的王轄制,沒有不犯罪的自由。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了埃及的奴軛,但沒有解決罪的問題,仍然是罪的奴僕;他們進了迦南應許之地,並沒有把罪埋葬在紅海,也沒有把舊人埋葬在約但河裏,只是推陳出新,增加了犯罪藝術。
  主耶穌來到世界,“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”(約壹三:8)。祂在十字架上為了人的罪死了,祂“被交給人,是為我們的過犯;復活,是為叫我們稱義。”(羅四:25)惟有倚靠主拯救,讓祂在生命中作王,才是在神面前稱義的人。


  兩筐無花果

  耶和華指給我看:有兩筐無花果(耶二四:1)

  猶大人犯罪得罪神,他們的國運到了盡頭,不可挽救,超過可以保存的地步。正如無花果收成的季節到了。
  巴比倫的軍隊來了。他們帶走了第一批大群的俘虜,包括猶大王耶哥尼雅,國內的領袖,和擅場工藝的優秀分子。

這事以後,耶和華指給我看:有兩筐無花果,放在耶和華的殿前。一筐是極好的無花果,好像是初熟的;一筐是極壞的無花果,壞得不可吃。(耶二四:1-2)

  人都是安土重遷,背井離鄉是迫不得已的事;誰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,到不可知的新地方?何況那是被擄去的,失去自由,要過被奴役的生活!此去何日能再見到聖殿?看他們揮淚辭故國的情形,是何等的難堪!
  但不論人的看法如何,耶和華說:“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,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”(耶二九:11)全知的神,看得比人長遠得多。七十年之後,“你的兒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”(耶三一:17)。初熟的無花果,滋味是甜美的,但神不許可落在敵人口中被吞滅。時候到了,神必帶領被擄的人歸回故土;熬煉的結果,是除去渣滓。神應許說:“我要眷顧他們,使他們得好處…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,知道我是耶和華”(耶二四:6-7)。他們拜偶像的毛病沒有了,發生敬畏神的心,一心歸向神,作神的好子民,到聖殿親近神,再蒙恩惠。
  至於那些留在本地的人,他們以為是有幸得蒙保守,免於流離遷徙之苦,自然當作是好事;也許,看看風色,可能往埃及逃難。其實,他們沒有比別的人更安全,不順從神的旨意,總不會有喜樂平安。
  無花果是迦南的土產。兩筐無花果,本來品質相同,其分別在於是否及時採擷。初熟的果子,採下來非常甘美,可以叫人歡喜享受,可以奉獻到神的殿,得神悅納。留在枝頭的,不肯降服,要照自己的意思,居高狂傲,說不下來,就不下來。但它能堅持到幾時?狂風吹來,輕易把它搖落,跌扁在地上;或是至終腐爛,要摔下來,卻變成敗壞,不可吃了,只有被棄掉。人違背了神的旨意,要自己成功,要自己偏行,要自己保守,是保守不來的,只現出人的愚昧。要信靠順服!


  荒涼七十年

  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(耶二五:11)

  埃及法老尼哥,把約雅敬放在猶大王的寶座上。他有理由可以安心,因為有強國給他安全保證。
  尼波普珥撒建立巴比倫王國,滅了亞述(612B.C.)。埃及法老尼哥率軍北伐(609B.C.),在迦基米施與新興的巴比倫爭戰。四年後,巴比倫王派他的兒子尼布甲尼撒征伐埃及;埃及北上迎戰,在猶大的米吉多交戰,被巴比倫徹底擊敗。尼布甲尼撒得到了他父王崩逝的消息,率軍返國繼承王位,但順便擄掠耶路撒冷,作為對猶大王投靠埃及的懲罰。這是猶大人民第一次的大批被擄,自然是慘痛的經驗。
  巴比倫的鐵騎,押著悲哀去國的猶大人,凱旋回到幼發拉底河平原。像是大的獸類,吞下了獵得的小獸,要花一段時間來消化,享受,休息。耶路撒冷煙息塵定,也略得安寧。
  在創痛未復的時候,先知竟然傳出最不受歡迎的信息:這不是噩夢的結束,而是結束的開始;猶大要全然亡國荒涼!

這全地必然荒涼,令人驚駭。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。七十年滿了之後,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,並迦勒底人之地,因他們的罪孽,使那地永遠荒涼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(耶二五:11-12)

  神的僕人提醒他們,摩西那古老的預言,曾有多少時候,像陰雲壓在他們的記憶:“我要把你們散在列邦中…你們在仇敵之地居住的時候,你們的地荒涼,要享受眾安息…地多時為荒場,就要多時歇息;地這樣歇息,是你們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…你們離開這地,地在荒廢無人的時候,就要享受安息。”(利二六:33-35,43)信實的神所說的話,現在要兌現!
  神照祂的應許,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,他們立了國,卻忘記了施恩的神,不肯守祂的誡命。他們本來該每七年有一個安息年,讓生產的土地享受安息,但他們違背了神。現在神要同他們算帳,給敵人把人民擄去,好讓土地長期安息。
  神是輕慢不得的。神設立律法,顯明人的頑梗悖逆,多麼不肯,又不能遵行神的命令;不僅要他作的事,他不肯去作,連要他安息,也竟然不肯。實際是由於不信神,以違背神為得意,要表明他自己是神,不願受神的管制。這是人犯罪,招致麻煩的基本原因。順服神,安息在祂的旨意中,才可蒙恩。


  信息與信使

  至於我,我在你們手中(耶二六:14)

  有時不知道自己處境的人,反可以過得安心,因為對自己的危險一無所知。先知耶利米卻不是這樣。他從個人的經驗,從神的啟示,清楚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。他也願神的旨意成就在他身上,雖然這將是自己受苦。
  有另外一些宗教領袖,就不一樣了。他們只願意聽好話,手上又有力量對付意見跟自己不同的人。這些人是誰?他們竟然是該明白真理,維護真理的祭司和先知!
  耶和華差遣祂的僕人耶利米,去站在聖殿的院內,對從各城來禮拜的眾人,傳上面來的信息。神要他:“說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,一字不可刪減”(耶二六:1-6)。
  神的規定很嚴格:傳神信息的使者,必須要忠心正確的傳播,不可任意更改;不論人的反應如何,不論他們喜歡聽,不喜歡聽。應當改變的是聽話的人。
  耶利米去照樣說了。他指出,猶大的人犯了罪,違背神的律法;因此,應當悔改,離開惡道,才可以得神赦免。如果不悔改,就得準備受刑罰:神怎樣廢棄從前設立在示羅的聖所,也必照樣毀壞耶路撒冷。這是多麼可怕的信息!
  那些宗教人聽了,覺得受不了:耶利米不是在街頭講道,而是直接侵犯到他們的地盤來;而且宣告神要拆他們的攤子,那不是砸他們的飯碗是甚麼?宗教人最不肯認錯,他們聞過則怒,以為耶利米跟他們過不去,扯出他們的醜事,就發動飯碗保衛戰,來抓住耶利米,恫嚇他:“你必要死!”這顯明他們不認識神,也不敬畏祂。如果這些人得逞,耶利米不知該死多少次。倒是政治首領們聽見消息,出頭來願意公平判斷先知的信息。先知耶利米坦然面對他們,溫柔但不畏怯,堅持他的信息,勸告他們,要敬畏神,因神的話而悔改得恩:

現在要改正你們的行動作為,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話,祂就必後悔,不將所說的災禍降與你們。至於我,我在你們手中,你們眼看何為善,何為正,就那樣待我吧!(耶二六:13-14)

  首領們聽了先知的話以後,神感動他們,起來保護先知,拒絕把他治死。神僕人的生命,在神的手中,不怕死,死就不可怕,時候未到,人不能作甚麼。怕死的,倒難逃死。


  神的軛

  作繩索與軛加在自己的頸項上(耶二七:2)

  當西底家作了猶大王。那時,北國以色列和亞蘭,已經先後滅亡,北方來的威脅解除了;西底家是巴比倫放在寶座上的傀儡,但心底下,還對蟄伏的埃及存著幻想,暗中維持著友善的關係。雖然已只是迴光返照,落日還是把西方半邊天的雲霞映得通紅。正像那句話所說的:“如果通國都是瞎子,獨眼的人可以作王。”趁著祝賀他登基慶典,鄰近的小國,都派了使臣,聚在耶路撒冷,一時冠蓋雲集,好不熱鬧;他們卻在醞釀著訂立協約,組織反抗巴比倫的聯盟,他們心目中的當然共同領袖,是眾望所歸的埃及。在歷史上,這種盟約從未成功過。
  人在預備作一件新事;卻是神早就預定的。在三十年前,祂呼召耶利米,作列國的先知,就告訴他的使命,是“與地上的眾民反對”(耶一:10,18)。現在,神吩咐祂的僕人(耶二七:2-11):

“你作繩索與軛,加在自己的頸項上,藉那些來到耶路撒冷見猶大王西底家的使臣之手,把繩索與軛,送到以東王,摩押王,亞捫王,推羅王,西頓王那裏;且囑咐使臣,傳與他們的主人…”

  現在,神的僕人捲入了國際紛爭,命令地上的王,要“把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”。這需要勇氣和完全的順服。
 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,使我們與農耕文化有很大的距離,連帶的對古老的喻意,也有了解的困難。軛是木製的農具,加在牲畜的頸上,以便駕馭,使其順從所指示的方向,完成工作。因此,軛代表權柄。神說:“我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,創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,牲畜。我看給誰相宜,就把地給誰。”
  地是神的。祂可以隨自己的旨意行使主權。這真是天經地義的事。除非根本未生在地上,所有的人,都有負軛的必要,順從神的旨意。人沒有自由,以文化或道德的理由,拒絕順從神。因為巴比倫是神所用的器皿,在那時代成就神的計畫。人儘管為了眼前的利益,互相利用,自己結盟;但違背神的事,總不能成就。不負軛的結果,是要付遠比順服負軛更大的痛苦代價:牲畜不順服,要受殘酷鞭打;哪一邦,哪一國,不服事巴比倫,就是不順服神,要遭受“刀劍,饑荒,瘟疫死亡”。(耶二七:13)權柄是從神來的。應當效法主耶穌的樣式,謙卑負主的軛,順服而得安息。


  先知的預言

  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…(耶二八:9)

  自稱是“神的僕人”,是一項光榮的名銜;但卻不等於都是耶和華所差來的。在人類歷史上,不斷有自稱是“先知”的出來,他們傳些動人的信息,吸引人跟從他們。也許,他們能興盛於一時,有大批的群眾,卻仍然是假先知。
  人往往有錯誤的印象,以為假先知必然是面目猙獰,頭生雙角,腳分三叉,像是圖畫中的鬼怪。其實,聖經並沒有那樣說。很可能他們溫文爾雅,言辭動聽,甚至還滿口稱耶和華的名,說起“預言”來,必要的時候,更加上表演。
  耶利米頸項上戴著繩索和軛,在街道上行走,流著眼淚,傳出火熱的信息,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;不過是沉鬱,悲哀的記憶。有的人對神起了敬畏的心,認罪,悔改了。有的人被先知指出他們的短處,或是不甘願放棄邪惡的行動,或罪孽的生意,就反抗先知的信息;當然,方便的藉口,是指控耶利米不愛國,叫人順從巴比倫,顯然是失去民族自尊,影響人心士氣的話,使國人不能團結禦侮。耶利米仍然傳不受歡迎的信息。
  如果好消息是人民的需要,自然會有供應的人。有個哈拿尼雅,就是好消息販子!誰不願意國家昌隆?誰不願意親人團圓?他說:“二年之內”,巴比倫的霸權就要成為過去,神要“折斷巴比倫王的軛”,把被擄去的聖殿器皿和人民,都帶回猶大地。先知耶利米說:亡國被擄的悲劇要來;被擄後七十年才得歸回。先知哈拿尼雅說:二年就好了!哪個會更受歡迎?假先知就是這樣順從民意,不順從神;說些吉利的話,討人歡喜,最重要的是,叫人不必認罪,無須悔改,二年期滿,好運自來!但是,他對神不負責任,因為他不認識神。
  神也不認識他。假先知說了話,神不負他的責任,自然就不能成就。先知耶利米知道百姓想要甚麼;不過,他必須說:

“從古以來,在你我以前的先知,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,災禍,瘟疫的事;先知預言的平安,到話語成就的時候,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。…”
“耶和華並沒有差遣你,你竟使這百姓倚靠謊言!”

  假先知不是神所差遣的。哈拿尼雅等不到二年,說話後只兩個月,當年七月間就死了(耶二八:8-9,17)。七年後,猶大也亡國。所以當分辨,謹防假先知,順從神僕人的話。


  神的意念

  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(耶二九:11)

  看一個建築的人,當他在初挖地基的時候,叫人以為他是在破壞景物。看一個人繡花,特別是繡製的背面,在未到完成的階段,看來只是一堆雜色亂針,毫無意義。
  世人所要的是現金價值。所以人類社會,從有共通的貨幣以來,就有“利息”這回事,人要現在得錢到手來用,情願以後付出高的代價。在所有事上,也是求眼前歡,不管身後事。
  耶路撒冷和猶大人,被擄去巴比倫,已經好些年了,他們有的已經安定下來,但仍然心繫故國,盼望能夠早些回去。
  有一天,西底家王的使臣,從猶大來到。他們滿以為是與巴比倫王交涉,經過外交途徑,把他們帶回去。哪知他們帶來了先知耶利米的書信,勸勉他們安心在客鄉定居(耶二九:10-11):

耶和華如此說:“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,我要眷顧你們,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。”
耶和華說:“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,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”

  對於被擄的人來說,這信息不比嘆一口氣更好。七十年,漫長的歲月!在被擄的人中,有多少能活著再見到耶路撒冷!這是多麼悲哀的事。但掌管歷史的神,不會照人的意思。倒是人需要信靠神,順服神,因此必須要明白神的旨意。

  神的意念

  神是良善的神。神是愛。在被擄之地的人,從他們本身的經歷,很難體會到神賜平安的意念。其實,使人受苦的是人的罪,神並不甘心使人受苦。在異國的日子,除淨了偶像。

  神的道路

  七十年,是神熬煉祂子民的時間。被擄到巴比倫,是歸回耶路撒冷的道路,是尋見神的道路。在被擄之地,可以實際的思省自己的罪,每過一天,會感到主的恩言更實在,主的應許更近一天。神知道人的敗壞,所以必須繞曠野的遠路。

  神的時候

  短命的人,必須學習看得遠一些,不能眼光短淺,只看見眼前的事。神使人“末後有指望”。七十年滿了,猶大的餘民歡喜回到耶路撒冷,建城修殿。但還要等到時候滿足,神的兒子基督耶穌降世,為世人死而復活,使信的人進入神的國度。


  復原的應許

  我必使你痊愈醫好你的傷痕(耶三○:17)

  國破家亡,實在是人生傷心的事;不僅是物質上的損失,更使心靈的深處受到損傷。還有許多別的事件,從生意遭受挫折,愛情,事業的破裂,使人的心靈,新創壓著舊痕;如果可以看得見的話,真是傷痂累累。
  在人類歷史上,如果要計算一個國家所受的傷痕,恐怕沒有比以色列的傷痕更多的了。人會問:為甚麼神的選民,偏受那麼多的苦?而那些不敬畏神的,反而無事?
  聖經記著說:“主所愛的,祂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。”(來一二:6)
  這個世代的人,習慣於以反常為正常。有些事說來可笑,卻是真實發生的事。有人對家畜寵愛以至敬愛,卻殘虐同類的人,不顧父母。對於犯罪害人的,要維護其人權;對於受害的人,則忽視他們也是人,也該有權。弒父母的,可以辯說是受虐待,而致心理失常的反應;父母對孩子施以體罰,則構成犯罪行為。但聖經把父母所施於孩子的體罰,甚至鞭打,都視為正常,而且是該有的愛的表現:“鞭傷除淨人的罪惡;責打能入人的心腹。”(箴二○:30)我們接受這個觀念,才可以體會到神對祂百姓愛的管教;而且可以放心,神打孩子,總不會打得死去,祂用愛責打,還要再用加倍的愛醫治:“當耶和華纏裹祂百姓的損處,醫治祂民鞭傷的日子,月光必像日光,日光必加七倍,像七日的光一樣。”(賽三○:26)
  以色列是神的兒子。當然,神不是用木杖來責打管教,而是施以天罰:他們犯罪違背神,神藉著外邦人的手管教他們,使他們被擄,分散到外邦人的地。人看他們是被丟棄的渣滓,但神不永遠懷怒,時候到了,要用施恩的手,帶他們歸回。

耶和華說:“我必使你痊愈,醫好你的傷痕,都因人稱你為被趕散的,無人來探問的。…他們的君王必是屬乎他們的;掌權的必從他們中間而出。我要使他就近我,他也要親近我。…”(耶三○:17,21)

  在亡國分散的日子,以色列和猶大不能成國,要奉外邦人的王轄管他們。但到末後的日子,基督要作王,祂是猶大出來的獅子,是大衛的後裔;而且藉著祂,信的人才可親近神。
  當受管教的時候,不要灰心;要感謝神的愛,悔改得恩。


  新約的應許

  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(耶三一:31)

  信實的神,從來沒有背信的不良記錄。這樣不變的信實,是我們所不習慣的,幾乎不能理解;因為我們生活在虛謊的文化裏面。神的信實,保證祂對守約的人施慈愛;神的公義,使祂必須追討人背約的罪。
  人有許多背約的理由,從來不會缺乏理由;但都是不能成立的。神用言語,用刑杖,他們的惡性總不能改。
  在神全家盡忠的摩西(來三:2),上了西乃山,從神那裏接受律法,是耶和華親自用指頭寫在兩塊石版上的。摩西離開他們的眼,不過四十晝夜,山下的以色列人,就鑄造了金牛犢來崇拜,當作領他們出埃及的神,還說是向耶和華守節。摩西下山看見百姓敗壞了,就發怒,把兩塊石版摔碎(出三二:19)。因為遵守律法必須要有心;有了律法,而沒有從心裏遵行的能力,就成了無用,不能成就一事。
  後來神又叫摩西重造兩塊石版,寫上律法;以色列人帶進應許之地,放在建成的聖殿約櫃裏。但選民的歷史,仍然是滿了背約犯罪的記錄。顯明律法的無能,徒法不能自行。到聖殿被毀,人民被擄的時候,約櫃與法版都不見了。先知預言說:到將來有一天,“人必不再題說耶和華的約櫃,不追想,不記念,不覺缺少,也不再製造。”(耶三:16)所指的就是耶穌的工作,用祂自己的血另立新約,藉聖靈寫在人的心版上。

耶和華說:“日子將到,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…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: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,寫在他們心上。我要作他們的神;他們要作我的子民。”(耶三一:31,33)

  舊約石版律法的基本缺陷,因為是寫在石版上(來八:7)。所以新約的職事,是藉永生神的靈,寫在人的心版上,就是叫人相信主耶穌基督,而成為神的兒女,順從神,而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。(林後三:3)在舊約之下,以色列人雖然稱為神的子民,卻沒有真正認識神。只有靠賴主耶穌基督的恩典,人才可以認識神,而得拯救。罪是認識神的阻隔。聖經記載,立約是要殺牲流血。舊約獻祭,並不能除去人的罪;所以主耶穌必須把自己獻上,祂的血“洗淨你們的心,除去你們的死行,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。”(來九:14)


  有神無難事

  我是耶和華…豈有我難成的事嗎?(耶三二:27)

  神是偉大的神。祂有無限的權能,是我們對神的認識,限制了神的工作。我們相信祂多少,祂就作多少。
  猶大國已經到了燈殘油盡的地步。西底家王第九年,十月十日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親率大軍,圍攻耶路撒冷,經過雨季,仍然不肯離去。到了第十年,城中有限的糧食,有告缺的現象,外援沒有希望,陷落是不可避免的結局。
 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,敵軍久困孤城,有田不能產,國家危亡,賣地折換現金,挾以遠走逃難,是合理的打算。先知耶利米叔叔的兒子哈拿篾,從本鄉來見他,要他買贖亞拿突的那塊地;哈拿蔑或許是欠了債無力償還,因為他是近親,照律法應該買贖,在正常情形下,是合理的。但現在,全地都將要失去了,買地是可笑的愚騃事。但神啟示耶利米,不要看環境,在沒有盼望的時候,仍然要照真理,遵行神的旨意。神的僕人仿佛是假戲真作,其實是真戲真作;並且鄭重其事的,請了見證人,付足了十七舍客勒銀子,還收存契約。耶利米完全同意,因為他認識耶和華,相信祂怎樣說,祂的話就必然照樣成就。這真有些像亞伯拉罕在寄居之地,憑信心買地埋葬妻子撒拉。他就向神禱告:“耶和華啊,你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地,在你沒有難成的事。”(耶三二:17)他說:地是神的,祂創造天地,祂有權管理支配。但他不明白這有甚麼作用。
  耶和華向先知耶利米宣告:“我是耶和華,是凡有血氣者的神,豈有我難成的事嗎?”(耶三二:27)在人看來,猶大被毀滅了,大衛後裔的寶座,已經失去,不會再有希望。但要記得:地是神的,祂能把地交給巴比倫,也能興起大衛的後裔。
  信神的人,不論環境如何改變,知道神是不改變的。耶利米和我們一樣,經歷神的大能,知道祂所作的事,這是我們相信的根基;相信祂還能再作,沒有甚麼能阻止祂。但神自己宣告的,是祂沒有時間的限制,在祂凡時,凡事能作。神告訴先知,雖然祂因為以色列人犯罪,要將他們逐出這地,還要施恩將他們召聚回來,使他們安然居住,再得福樂。
  在被擄歸回之後,境內再有人置產立業。還要等末後的日子,彌賽亞降臨,人民才會完全悔改認識神,心得潔淨,存敬畏的心,永遠不再離開神。


  耶和華我們的義(Jehovah-tsidkenu)

  祂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(耶三三:16)

  神是聖潔的,罪人不能站在祂面前。始祖亞當和夏娃,違背神的吩咐,就犯了罪,以致被逐出樂園;以色列人在神應許賜給他們的迦南地,卻犯罪得罪神,神把他們趕出去,以致亡國被擄,分散在各國中。
  以色列人違背神,神差先知警告責備,他們卻硬心不肯回轉;神使巴比倫來攻打他們,兵臨城下,危亡在旦夕之間。在濃密的愁雲滿布下,神藉先知宣告審判,國家將亡,不再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。那麼,神應許大衛的後裔永坐王位,豈不是落空了嗎?不,神的恩言必要成就:

當那日子,那時候,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;祂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。在那日子,猶大必得救,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,祂的名必稱為“耶和華我們的義”。(耶三三:14-16)

  冬天將到,神的審判臨到那枯槁的樹,一切的希望似乎都絕滅了;但神應許說,枯木將要復榮,那公義的苗裔必然會再發長起來,就是耶穌基督的降臨。世人以背約為常事,無論甚麼條約,國內的,或國際間的條約,沒有一個是真正信守的;守約不過是作毀約的準備,一到條件成熟,可支持他毀約的行動了,就不肯再作被條約束縛的弱者。但信實的神是立約的主動者;雖然祂可以不受任何拘束,沒有誰比祂更有能力,可以阻止祂,勉強執行,但祂信實的神性,使祂必須守約。祂既曾設立時間,使白日黑夜按時輪轉,自然界的現象,就永存不廢;同樣的,那就保證神與祂子民所立的約,也必照樣成就。
  歷史上國家的滅亡,都是由於罪惡;強暴邪惡的政權,沒有能耐得長久的。神的國是永遠的國,也必然是公義的國度。
  要有公義的國度,必須有公義的王。看看猶大寶座上,沾染多少的罪惡和暴虐?從人的方面看來,敗壞的根,絕不會生出甚麼“公義的苗裔”;從歷史看來,這樣的王國,也不曾出現過。但神的兒子道成肉身,到世上來的時候,天使向童女馬利亞宣告說:“你要懷孕生子,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。祂要為大,稱為至高者的兒子;主神要把祂祖大衛的位給祂;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,祂的國也沒有窮盡。”(路一:31-33)
  基督不是要建立民族主義的國,是用自己的血,救贖信的人,成為祂的國民;到祂榮耀再臨,開始祂沒有窮盡的國。


  自由與人權

  後來又違背我的約,不遵行這約上的話(耶三四:18)

  現代人常把“人權”當作口號,似乎是新發明的利器。其實,慈愛的神,早就注重人權,而且頒布為律法,叫人遵守。
  舉例來說,神規定:每七日要有一日安息,甚麼工都不可作。已經有三千多年之久,世界上有哪個國家,那麼早就注意到人民安息的需要?這還可以追溯到世界的開始,神自己作完了創造之工,就安息了。另一個規定說:“你弟兄中,若有一個希伯來男人,或希伯來女人,被賣給你,服事你六年,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。”(申一五:12)這律法多年被忽略。
  當巴比倫的軍隊,攻打耶路撒冷,猶大的國勢,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。西底家王想到,如果敵人攻進城內,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不分主奴,大家都成為巴比倫的奴隸。那時,城中有些作奴隸的人就想,或者也公開表示:現在作奴隸,巴比倫人進了城,我們也不過是作奴隸,同樣是作奴隸,總沒有再降級的可能,為甚麼要替人出力賣命抗敵?這種階級的分別,先是心理上的戰爭,對於同心防衛非常不利。
  有的領袖看出了這個矛盾。既然如此,何不照神的律法,宣告奴隸的自由,可以激發他們,同心合力的抗敵?顯然這利害關係,不難明白。王和首領們同意了,就與眾民立約,“就任他們的僕人婢女自由出去,誰也不再叫他們作奴僕。”一時城內士氣高揚。就在這時,傳來埃及援軍到了,巴比倫顧慮到兩面作戰不利,就暫時解了耶路撒冷的圍,對付埃及。
  城內的領袖們,看到時已過,境已遷,他們就想到,解放奴隸是損失勞力的工具。他們提倡人權,宣告奴隸得自由,不過是政治上的方便。眼前的危險已經過去,神的利用價值也減少了;“各人叫所任去隨意自由的僕人婢女回來,勉強他們仍為僕婢”(耶三四:16)。這不僅是蔑視人權,更是違背神。
  信實的神,對於信約非常重視。西底家王和他左右的領袖們,根本就沒把信約當作一回事。巴比倫王把他放在王位上,換取他效忠的保證,他可以食言背叛;向奴僕宣告自由了,到時勢轉變,竟然又取消前言。這是嚴重得罪神的。神說:“看哪!我向你們宣告一樣自由:就是使你們自由於刀劍,饑荒,瘟疫之下,並且使你們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。”(耶三四:17)
  人權與自由,不是誰的恩惠,要敬畏神遵行祂的旨意。


  聽命的族裔

 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(耶三五:19)

  對於不關乎道德的事,可以隨各人的喜好和意見。約拿達這個人,似乎是與時俗乖違的。
 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,是在耶利米以前約三百年的人物,與以色列北國的耶戶王同時。那時,以色列的惡王亞哈,和王后耶洗別崇奉巴力,他卻不怕逆流,熱心敬畏耶和華,反對崇拜巴力的文化。也許因為他恨惡迦南司生產和農事的假神巴力,就同時反對農耕和城市居住。他的後代也奉行他的信仰。他的後代因為厭惡北國和亞蘭人的邪惡敗壞,移居南方的猶大國。後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隊來了,他們不得已才來住在耶路撒冷。
  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,要他去見利甲族的人,“和他們說話,領他們進入耶和華殿的一間屋子,給他們酒喝。”耶利米就照神吩咐的行了。(耶三五:1-6)

他們卻說:“我們不喝酒。因為我們先祖利甲的兒子約拿達曾吩咐我們說:‘你們與你們的子孫永不可喝酒,也不可蓋房,撒種,栽種葡萄園,但一生的年日要住帳棚,使你們的日子在寄居之地得以延長。’凡我們的先祖…吩咐我們的話,我們都聽從了。”(耶三五:6-8)

  想想看那環境:初進入城市,生活適應必然不容易。耶利米來主動接近他們,而且不是忽然要他們作甚麼,而是先和他們說話,有了團契;他們如果早不知道,現在總該了解,他是主忠心的僕人;然後帶他們進入聖殿的一間旁屋,何等地點!在那裏,請他們喝酒,何等的盛意厚情!怎能夠推卻?
  他們不需要沒有禮貌,溫和但堅決的說“不”!這多麼不容易!先人過去快三百年了,他們仍然遵從他的話。這要付多大的代價:不住城市,不作農耕,還有甚麼可作的?只有住帳棚,牧放牲畜為生,發財的機會沒有了;不建造房屋居住,安定舒適失去了;不栽種葡萄園,不喝酒,是禁絕肉體的快樂,也絕了社交的機會。這要過苦行的生活。但他們全族都決心奉行,沒有怨言,沒有違背。利甲族是人,猶大人也是人;為甚麼別人肯遵行先人的話,他們不肯聽神的話?
  今天神仍然在尋找敬畏祂,遵從祂話的人,是不看環境,不聽人的話,另有一個心志,堅心獨往的人。你肯聽祂嗎?


  文字宣道與文字獄

  王和聽見這話的臣僕都不懼怕(耶三六:24)

  剛勇是好的品性,但必須加上知識和道德;要知向誰剛強不懼,為了甚麼剛強不懼。歷史不能證明,猶大王約雅敬是一位剛勇有為的王;但他對神的態度,卻是剛愎自用,硬心不順從神,為自己和國家積蓄忿怒,使災禍傾在他們身上。神在那時,興起一位剛勇的先知,敢於傳神的信息,指責王和國人的敗壞悖逆,以至為了神受迫害,遭遇許多苦難;他怕神,不怕人,忠心討神喜悅。耶利米是舊約先知中,文字宣道的模楷。

  文字宣道的特點(耶三六:1-10)

  文字宣道不受環境的限制。先知被限制,失去了行動和傳道的自由,“神的道卻不被捆綁”(提後二:9);他召了文士巴錄來,將耶和華所說的話寫在書上,趁禁食的日子,去殿裏宣讀給眾人聽。這是文字宣道的另一好處:不至傳聞失真。同樣的,在身體生病,或不自由,不能到的地方,文字可以到;甚至人不在了,文字仍然可以傳送,不受時間限制。有時遇到反對的人,毀壞了宣道作品,固然可惜;但總比毀壞作者好。

  文字宣道的分工(耶三六:11-21)

  文字宣道要有神的引導,分工合作,可稱“3-D動員”:
  1.著述(Drafting):神把祂的心意啟示先知耶利米,先知忠心述說出來,或寫下來,成為聖言,“是人被聖靈感動,說出神的話來”(彼後一:21),為了要使人明白祂的旨意。
  2.複製(Duplicating):巴錄把先知的話,寫在書卷上。古時的人,要一筆一畫恭敬抄寫神的話,輾轉傳抄,流傳廣遠。到印刷機發明了,可以有效的複製書籍,成本也大大減低。近代傳播科技進步,可以更有效的複製,方便而且廉宜。
  3.發行(Distributing):原始的發行工作,是像巴錄宣讀;傳送,介紹,推銷,也都是發行的方式,是文字宣道的重要部分。再好的作品出不了門,像種子在倉裏,發生不了效果。

  文字宣道的效果(耶三六:22-32)

  神的話是有功效的。虛心痛悔因神的話而戰兢,就蒙神的恩惠;不敬畏神的人,割破焚燒書卷,卻不能毀壞神的話,因聖靈感動人再寫出來。神隱藏保守祂的僕人,也留意保守祂的話,必能成就,反對的人,必被定罪,受咒詛。
  我們要作文字宣道,靠主大能,作到最完美的地步。


  環境與順從

  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(耶三七:2)

  真正對神的順從,是不看環境,不問理由的順從。
  耶和華差遣先知耶利米,曉諭猶大王西底家,要他歸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;因為西底家是尼布甲尼撒所立的,既然已經宣誓立約對人家效忠,就必須守約。
  不過,那時埃及還是地區的強權,仍然有相當的勢力。埃及慫恿聯絡各國,跟它結盟,共同抗拒巴比倫。特別是當埃及法老合弗拉(耶四四:30)出兵,擺出要北上爭雄的姿態,巴比倫為了準備與它決戰,就解了耶路撒冷的圍(耶三七:11),暫時撤兵走了。西底家朝中主張聯合埃及的人,以為聯盟的運作有效,更加振振有辭,氣焰囂張起來。先知耶利米奉神的名所傳的信息,隨著巴比倫的壓力減輕,更失去分量。
  神藉著祂的僕人,警告城裏的人,且慢得意,危險仍在。

耶和華如此說:“你們不要自欺說:‘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’,因為他們必不離開。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,但剩下受傷的人,也必各人從帳棚裏起來,用火焚燒這城。”(耶三七:9-10)

  眼前的事實是,迦勒底人已經離開了,人心振奮,以為好日子到了。先知的話是多麼不受歡迎!
  在耶路撒冷解圍的時候,耶利米想到他從哈拿篾所買的那塊地。(耶三二:7)他的本鄉亞拿突,是一座利未城,在耶路撒冷東北郊外,只有六公里。耶利米不想離開事奉的地方,退休回本地定居,可以避免許多麻煩,神並沒有吩咐他那樣作;他可能是去察看,或許能收取些該得的分。
  但因為他過去主張信守對巴比倫的約言,反對倚靠埃及,現在要出城,看來有投降的嫌疑,甚至以為他泄漏城防情報。這自然給反對先知的人,有一個報復的機會,而且似乎抓住了把柄,叫他有口難辯。在戰爭狀態,軍人顯然有可以左右政權和法律的勢力。守門官伊利雅,就下手拿住耶利米,未經過審訊先打了他,把他解往首領那裏聽候處理。(耶三七:12-16)
  西底家雖然仍然有些影響力,但缺乏意志和魄力,在刀劍叢中,所能作的受到限制,只能改善先知被囚的環境,和供應他食物(耶三七:17-21),不肯為真理採取更堅定的立場。
  神的僕人為所傳的信息,要付帶鎖鍊的代價。


  信息的代價

  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(耶三八:6)

  先知傳神的信息,卻很少人信從,道路越走越窄;最後,竟然被囚在監獄裏。耶利米所傳的信息,本來就不夠吸引人,同情他的人不多;現在更背上了通敵叛國的嫌疑。有權勢的領袖們,以為宗教該替政治服務,傳鼓勵人心的信息,即使是假的好消息都好。但耶利米是神的僕人,只能傳上面來的信息;全國上下違背神,行為不好,神命定要降災禍;他就不傳好的信息,而是警告責備,叫人悔改。
  首領們卻不是那樣的想法。他們看的是市場的需要:在國難期間,環境艱辛,人心苦悶,需要好的消息;你說甚麼:前途無望,耶路撒冷難保,投降為上策!他們沒有辦法對付發出信息的神,卻可以對付落在他們手中的使者,要求把先知耶利米治死,就再也聽不見反對的聲音了。

他們就拿住耶利米,下在哈米勒的兒子,瑪基雅的牢獄裏。那牢獄在護衛兵的院中。他們用繩子將耶利米繫下去。牢獄裏沒有水,只有淤泥。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。(耶三八:1-6)

  作先知到這樣的境地,誠然是不幸的事。
  但在整個事件中,西底家的立場和作法,實在是矛盾的。王自然信有神,也知道耶利米是神的僕人;因為他親自經歷到假先知的欺騙:那些預言“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”的先知,說過他們喜歡聽的話,卻沒有等到好話的兌現,就不見了。西底家王一再的問耶利米:“從耶和華那裏有甚麼話臨到沒有?”(耶三七:17-19,三八:14-18)
  西底家王顯然不懷疑神僕人的話。但先知一再傳達神的信息,他卻聽而不從。他的顧慮太多了。他顧面子,怕給從前的臣民嘲笑;他怕領袖們不同意。他知道,從沒有一個前任的王可以維持榮耀,所以不想下寶座。
  人把自己利益的考慮,放在神旨意的前面,是個長期的問題。“彼拉多要叫眾人喜悅”(可一五:15),把歷史上唯一的義者釘了十字架。巡撫腓力斯有說不出口的動機,希望保羅送他錢,多次失望,“要討猶太人喜歡”(徒二四:25-27),就不顧公義,把保羅繼續監禁。
  也許,這些人的意志和才具薄弱,不足以成為巨奸大惡。但他們給當世的人多大的損害,給先知多少痛苦!


  及時的拯救

  到那日我必拯救你(耶三九:17)

  神所使用的器皿,去作成祂的旨意,有時會是我們想不到的。先知約拿奉差往尼尼微去,傳神的信息;尼尼微不僅是其心必異的外邦,且是敵國,似乎注定徒勞無功。想不到約拿去後,結果竟是舉國悔改(拿三:1-10)!
  耶利米作先知,傳神的信息,從本國猶大幾代的王,到一般人民,沒有人聽他;連他本城亞拿突的人,包括他的親人在內,都反對他,想要殺死他。多麼難堪的事!誰想得到,王宮的太監古實人以伯米勒,一個膚色不同的外邦人,竟然會設法救他(耶三八:7-13)。這是神的奇妙安排,保守祂的僕人。
  耶路撒冷的陷落,標識著猶大國的結束,西底家的末路,許多人民經歷著國破家亡的悲劇。但西底家背叛神,終於受到了當得的報應,所帶給人民的苦難,也成為過去。先知的預言成就了,瞻望前面,復國的應許,正一步步的接近。
  但對於許多生活在現實中的人,時代的轉換,帶來不確定的前途。明天永遠是沒有走過的路;但在外邦人手下的明天,更是不可知。怎能不懷著戰懼的心,遲疑舉步?
  神不受時間的限制,祂創造了時間,掌管著歷史。
  驕悍殘暴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,自己雖然不信神,也算不得仁慈,卻知道耶利米是神忠心的僕人,知道他反對西底家王的背約投靠埃及,知道他主張投降巴比倫;先知不僅有品德和原則,更有從上面來的信息。尼布甲尼撒殺了西底家宗族的人,剜了西底家的眼睛,也許會感嘆的說:如果西底家認識先知耶利米,怎會落到今天的地步!
  猶大王和領袖,不尊重先知,外邦王竟“題到耶利米,囑咐護衛長尼布撒拉旦說:‘你領他去,好好的看待他,切不可害他;他對你怎麼說,你就向他怎麼行。’”(耶三九:11-12)他的心比耶利米本國人更柔軟,更有智慧。
  異族的古實太監以伯米勒,尊重先知,善待耶利米。神應許說:“到那日,我必拯救你,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…卻要以自己的命為掠物,因你倚靠我。”(耶三九:17-18)為了神的名善待神的僕人,神也善待他。
  聖徒在世上,時常會遇到反對和迫害。但要記得:忠心倚靠神的,神必施行及時的拯救。


  事奉的意義

  至於我,我要住在米斯巴伺候…迦勒底人(耶四○:10)

  生活在同樣的環境中,生活條件相同,但生活的目標可以不同。
  猶大國亡了,末代的王西底家被擄往巴比倫去,正如先知耶利米奉神的命所預言的。耶利米也得到了解放。出獄的耶利米,有三條路擺在面前,由他自己選擇:一是去巴比倫,因為他一直預言巴比倫得勝,不主張王和埃及等國結盟抵抗,征服者可以對他厚待;一是回亞拿突家鄉安居,或選擇猶大地的任何地方;一是去米斯巴,巴比倫將猶大改設為所屬的一省,有個臨時小政府在那裏,基大利被新立為省長。
  耶利米選擇了去米斯巴。因為國家新亡,人民雖然漸漸聚合,秩序還未建立,心靈的創痛未癒,方向未定,正需要他的服事和指引,好行在神的旨意中。(耶四○:1-6)
  耶利米的存心很好。他的選擇,顯然是為了別人著想,要服事人,供應他們心靈上的需要。但基大利並不是他所想像的人,他所看的,只是眼前地上的利益。基大利顯然不是神應許的牧者;他向眾民作了這樣的宣告:

“不要怕服事迦勒底人,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,就可以得福。至於我,我要住在米斯巴,伺候那到我們這裏來的迦勒底人;只是你們當積蓄酒,油,和夏天的果子,收在器皿裏,住在你們所佔的城邑中。” (耶四○:9-10)

  這位領袖,認定不會有人再坐在大衛的寶座上,全然不看屬天的應許,只顧在地上過好日子。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王,是“按神的旨意,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”(徒一三:36),不是為了自己而生活。基大利既然認定有奶便是娘,甘心奴顏婢膝,服事征服者,不惜服事外國人,為了外人的利益效勞。他沒有說到服事神,也沒有說過服事人民。可見他是為了不同的生活目標,與神的僕人不可同日而語。如果耶利米跟他在一起,不久就會發現,他無心遵行神的旨意。
  今天的領袖,有不少人也是這樣。他們所服事的是人,不是主;他們所看見的,是地上的利益。
  主耶穌說:“人子來,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,作多人的贖價。”(可一○:45)求主使我們能跟從祂的腳蹤,遵行神旨,服事人。


  人的意念

  約哈難和同著他的…要進入埃及去(耶四一:16-17)

  驟然失去了王,連接著失去了領袖,餘下的群眾,不習慣於亡國,頓感茫然無主。親亞捫人的以實瑪利,殺了巴比倫王立為省長的基大利,卻得不到人民的擁護,無法跟人多勢眾的約哈難周旋,看到勢力不敵,就和一小撮人,逃往亞捫人那裏去避難了。(耶四一:1-15)
  以實瑪利是王的宗室,也任過官職,但在保衛耶路撒冷的時候,未見他出甚麼力,作甚麼事。在城破國亡之後,他出來了。當然,他可以用愛國復國為號召,以忌邪為借口,以排外暗殺為手段,實際上是要建立自己的勢力。巴比倫王立為省長的基大利,誠心待他,不加防備,以為可以合作重建家園,就熱情招待他同席吃飯。想不到他居心叵測,奸詐卑鄙的以實瑪利,原是嫉妒基大利,絕不肯共存為國,竟然利用別人善意的機會,猝然而起,殺了宴請他的主人,並所有同在的猶大人,和一部分迦勒底士兵,擄掠了在米斯巴的百姓,去了亞捫人那裏。自私心地狹窄的人,只能搞小組織,但其陰險毒辣非常可怕;雖然成不了大事,卻足以敗壞大局。
  現在約哈難是唯一有組織,有實力的領袖了。他有見識,行動迅速果決,卻仍然沒有追捕到以實瑪利。現在約哈難如果留在猶大地,就要面臨如何向巴比倫王交代的問題。當然,誰都沒有受審訊的興趣。但誰都知道,基大利是巴比倫王所立的省長,他是死在陰謀家以實瑪利的手中,罪不在別人。巴比倫雖然殘忍,卻是早就有法理,並不糊塗,正如耶利米未曾因猶大王的罪而株連受罰,約哈難無罪有功,有甚麼好怕?他可能想到,在戰亂之中,該保存武力;逃亡到埃及,作政治難民,不必解除武裝,以後還可決定行動。
  西底家王第十一年四月初九日,耶路撒冷被攻破;五月初十日,巴比倫大軍入城,縱火焚燒聖殿和王宮。建立了傀儡政權之後,征服者的大軍離去了。七月間,北國從示劍,示羅並撒瑪利亞來的人,來哀悼耶路撒冷和聖殿的災難。他們效法外邦人的例俗,違背神律法的規定,“衣服撕裂,身體劃破”,表明哀傷的深切(參利一九:28)。可見多數人不一定是對的,好心也不一定是對的。
  人必須要意念正,道路正,才可以得神喜悅。


  求問與遵行

  你們卻一樣沒有聽從(耶四二:21)

  多數的人不反對求問神的旨意,特別是遇到困難,危疑莫決,甚至不惜付出代價,想要知道前途吉凶如何。不過,求問是一回事,求問後是否照著行,完全是另一回事。
  約哈難繼承了猶大遺民的當然領導人,擺在前面的問題,是何去何從:要不要下埃及去。這一群人需要引導。最好的方法,是去藉先知求問耶和華,是與否的成數是五十五十:如果所得的結果,合乎自己的心意,自然不難遵行;如果與自己心底的想法不合,那可以推到先知身上,說問題是在他的求問。
  約哈難同耶撒利亞和眾百姓,聚集見耶利米。他們先表明內心的真誠,向先知保證:“祂說的無論是好是歹,我們都必聽從;我們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,就可以得福。”這是說,他們願意放棄背叛的態度,不再照自己的意見判斷好歹,只照神的旨意(耶四二:5-6)。有這樣順從的群眾,該多麼歡喜!
  不過,耶利米不能表示自己的意見,必須求問神,必須等候神的指示。這其間有十天,神的話才臨到。人心是時變刻翻的。這段期間,不知局勢發生了甚麼變化,他們的心變了。耶利米不知道,但耶和華是監察人心腸肺腑的,識透了他們的存心:先知傳出從上面來的信息是確定的,還加上警告:“不要進入埃及去!你們要確實的知道,我今日警教你們了!”
  聖經說:“神的道是活潑的,是有功效的,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,甚至魂與靈,骨節與骨髓,都能刺入剖開,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,都能辨明。”(來四:12)但神的話揭露了人的短處,那是人所要竭力保護的。先知之所以為先知,正在於他可以直指人的問題,並不避諱:

你們行詭詐自害,因為你們請我到耶和華你們的神那裏說:“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神,照耶和華我們的神一切所說的告訴我們,我們就必遵行。”我今日將這話告訴你們…你們卻一樣沒有聽從。(耶四二:20-21)

  這就是願聽而不願從的毛病。他們願意先知為他們禱告,卻不接受先知的信息;儘管明明知道,那不是蒙福之道。
  人的毛病,總是尋求他已經有的:心中定了意,然後再要神簽字,這就可以印證,神果然跟他同樣聰明。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?這是英明領袖要自己作神,正是神旨意道路的攔阻。


  時間和空間的隱藏

  巴比倫王…要得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(耶四三:12)

  人常自以為有智慧,不是想幫神的忙,成就神的計畫,就是要設法逃避神的旨意。
  人的知識有限,絕不能知道時間帘幕以後的事,所以難以用信心接受神的旨意。神不是前知,而是全知的。祂在時間以上,將來的事,在神看來如同現在一樣。
  如果天文學家,發現一顆新星,在一萬光年之外;神可能宣告說:那同一顆星已經死亡了。因為那星的爆炸消失,它的光要在萬年之後,地球上才停止“看到”它的光。儘管人明明看見,卻不如神的話真實。因為神是全知的。這樣,人沒有可能真正了解神的事,只能用信心接受。
  先知得了神的指示,傳達給約哈難和請他求問的人。上面來的信息是:“不要進入埃及去!”那些狂傲的人,因為以自己為神,對於看不明白的事,就不肯相信。既然看不見神,就不肯接受神的旨意,反把問題推在先知身上:他們憑自己的推想,指先知的話是不可信的謊言,說先知受了巴錄的教唆,存心害他們。這樣,輕輕推卸了遵行神的話的責任,不肯住在猶大地,採取剛好相反的作法,向埃及前進。(耶四三:2-6)
  他們不但自己去,還裹挾先知耶利米和巴錄同去,到了尼羅河三角洲東部的答比匿。在埃及地,仍然有神的話臨到耶利米,因為耶和華是無所不在的,全地都在祂面前。神叫先知搬了幾塊大石頭,墁上砌磚的灰泥,放在法老的宮門口,然後宣告使人驚愕的預言:

“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:我必召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,在所藏的石頭上我要安置他的寶座。他必將光華的寶帳支搭在其上…他要得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,從那裏安然而去。”(耶四三:10-12)

  人看不見灰泥裏面的石頭;但石頭存在那裏,不會朽壞。神的話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不到二十年之後,站在那裏聽耶利米預言的人,有人還記得先知的聲音縈迴在他們的耳中。尼布甲尼撒王於568B.C.征服了埃及。據記載:在此以前,先知被本國反對他的人用石頭打死。
  人常看環境,過於相信看不見的神,憑了自己的智慧和意志,決定所行的路。因自己的愚昧,必然收取苦果。


  無望的賭注

  必知道是誰的話立得住(耶四四:28)

  人犯罪的本性,是習慣的背逆神,就像雅各一樣,強項到底,到了一個程度,要同神摔跤,總不肯服輸。神憐憫人的愚昧,為了證明人必敗,不惜和人下注,看誰能成功。
  正像慈愛的父親,不曾阻止心向世界的浪子,神藉祂的僕人警告向錯謬裏直奔的猶大遺民,下埃及只有受更大的苦,卻不阻止他們。那些進入埃及的人,不僅帶了財物,還帶了他們崇拜偶像的惡習。

那進入埃及地要在那裏寄居的,就是所剩下的猶大人,必知道是誰的話立得住:是我的話呢?是他們的話呢?耶和華說:我在這地方刑罰你們必有預兆,使你們知道我降禍與你們的話,必要立得住。(耶四四:28-29)

  猶大難民到了埃及,漸漸安頓下來。一年,兩年過去了,七年過去了。埃及仍然存在,而且似乎更富足。巴比倫的“牛虻”,並沒有來螫刺埃及這肥牛犢(耶四六:20)。他們的心,越發剛硬起來,不把神和神的話放在眼下。先知耶利米,在這段時間,越來越蒼老了,失去了原來的威嚴;他更多哀哭,更加慈祥。在難民群的眼中,在先知裏面生命的火焰,好像漸漸息滅。他們有理由蔑視他,輕侮他。
  耶和華的言語不稀少,仍然藉神的僕人耶利米警責他們。
  猶大難民逃到尼羅河三角洲,現在已經更深入,散布到南部上埃及的巴忒羅地區。婦女們效法埃及的女權運動,領導宗教,仍然崇拜亞斯他錄,不過換了流行的巴比倫名字稱為“天后”,也就是象徵美和愛情的維納斯,淫穢不端的崇拜儀式,有用麵作餅一項,代表裸體的女神。
  神反對罪惡,罪惡招致神的忿怒。這簡單清楚的話,使信息和傳信息的人,都不受歡迎。今天仍然是如此。國破家亡,他們喜歡聽安慰的信息,講神是愛,才迎合人的需要;鼓勵人心的信息,才是好信息。不合心意的話,他們堅決不接受。
  災難還遠不可見。傳講悔改,永遠是得罪人的事。他們不管那是不是神的話,只管合不合心意,不要妨礙消化,不要破壞人家的發達夢。聽眾選擇的是耳朵舒服,不願選擇合神旨意的道路。單是這種不健康的態度,就引向災難。記得:你的強項維持不了多久,同神較量意志,從沒有誰贏過。


  巴錄的記錄

  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?不要圖謀!(耶四五:5)

  巴錄是耶利米忠誠的同工。他受過文士的訓練,是專任的文字工作者。雖然今天我們在聖經中只讀得到耶利米書(次經中的巴錄書六章,一般認為是偽作),但巴錄對於先知事奉上的貢獻,是顯然的。
  像耶利米和其他神所用的人一樣,巴錄也有他人性上的缺點。神為甚麼用這樣的人呢?至少他有誠實可信的基本性向。
  先知耶利米,需要忠實的同工。耶利米傳神時代的信息,作的是不受人歡迎的工作,經常很是孤單,需要有人幫助。同時,二人同心,是見證成立的基本條件。今天教會中,最少見的是同心同工,如果失去“看別人比自己強”的藝術,也就難有“顧別人的事”的愛心。(腓二:3-4)
  不論神如何重用的僕人,所有的恩賜總是有限制的。有的人知道怎樣寫,卻不知道寫甚麼;有的人知道寫甚麼,卻不知道怎樣寫;更常見的是,多數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這是多麼可悲的情形!先知耶利米照神的安排,與文士巴錄互相配搭,我們才有今天的經卷,對當世,對現在,都有永遠的價值。
  不過,我們有個錯誤的想法,以為屬靈偉人都是常在三層天上。其實,巴錄也有他的問題。他自憐的訴苦說:“哀哉!耶和華將憂愁加在我的痛苦上,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。”他為甚麼憂愁痛苦呢?
  先知耶利米,是與當權者反對的。他傳神天上來的信息,卻作“地下先知”:起初躲藏當權者的迫害,後來被捕下在地牢裏受苦。這樣,作他同路人的巴錄,也在被追緝之下,不免時時為安全擔心。(耶三六:4-28)雖然他是憑信心工作,全沒著意薪水,怎堪到沒有利,也沒有米!只剩下神的應許:“你無論往哪裏去,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為掠物。”(耶四五:5)
  還有一個問題,可以說是“認知的危機”,在安全受威脅之下,明人作不成,哪能作名人?所以神說:“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?不要圖謀!”這是說,他缺乏成就感。因為巴錄沒有“免於恐懼之自由”,不能夠像保羅的同工那樣說:“我這代筆寫信的德丟在主裏問你們安。”(羅一六:22)人總是人,長久受苦,連耶利米也曾自怨自艾,我們也不該厚責巴錄。作文字事工,必須不慕名;可是教會也該考慮給文工定位的問題。


  雅各的盼望

  我的僕人雅各啊,不要懼怕!(耶四六:27)


  以色列的復興,算不得甚麼神蹟;如果比起他那樣的惡劣敗壞,神還能拯救他,才算是真的神蹟。先知耶利米預言,以色列因他的罪惡,必然害到自己,招致神的責罰,而至亡國,“此國不亡,是無天理”,還比較易於相信;但預言其還要復興,則是更難以叫人接受了,也需要更大的信心,才可預言。

  我的僕人雅各啊,不要懼怕!
  以色列啊,不要驚惶!
  因我要從遠方拯救你,
  從被擄到之地拯救你的後裔。
  雅各必回來,得享平靖安逸,
  無人使他害怕。(耶四六:27)

  從舊約聖經,看到以色列的古史,那標識著他們民族名字的先祖,原名叫雅各;他一生的事蹟,都是弄詭詐和“抓”。奇妙的是,神竟然揀選他,煉淨他,賜他新名,使他成為“以色列”。不過,聖經提到他的舊名“雅各”,常是說到他的舊人舊性。人的舊性,常是得恩典的攔阻,神必須加以煉淨。
  約雅敬王第四年(605B.C.),對於在埃及卵翼下的小國猶大,像往常一樣,過著平靜的日子。巴錄奉命把耶利米的監獄預言,寫成書卷,警告猶大人,要他們悔改,免除國家滅亡的災禍,只換得王輕蔑的冷笑,用刀割破焚燒書卷。但神主導的歷史步伐,使猶大國運開始邁向盡頭(耶三六:1-32)。
  宗主國埃及,北伐到上幼法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地區,與巴比倫王爭戰,離猶大頗遠。但“像尼羅河漲發,像江河的水翻騰”的埃及遠征軍,成了流血的犧牲,只剩下微弱的殘部,逃回埃及。世界霸權的形勢,有了重大的轉變,埃及的影響力,從此像朝霧消逝。
  猶大失去了埃及,失去了倚靠,卻也失去了埃及加在它頸項上的軛。不過,因為他們不悔改倚靠神,隨即換上了巴比倫的新軛。連番的被擄,最後西底家王,失去了寶座,成了失明看不見土地的階下囚。猶大國亡了。但神仍然存在,仍然掌管著歷史,祂要從被擄到的地方,拯救以色列的後裔,引領他們歸回本地。神的子民不是孤兒,永遠不必失望。
  倚靠人的勢力,倚靠埃及的君王和他們的神,一時得勢得意,至終要同埃及蒙受羞辱。倚靠耶和華的,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,卻要得永遠的平安。


  耶和華的刀

  耶和華的刀劍哪…祂已經派定你焉能止息呢(耶四七:6-7)

  非利士人源於愛琴海的“迦斐託海島”(耶四七:4),就是革哩底,因為善於航海,被稱為“海上民族”。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前不多年,他們佔據了地中海岸的地區,成為埃及的嚴重威脅。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,海邊的路被這強悍善戰的民族扼住,難以通行,初脫離奴軛的選民,缺乏組織和戰爭的經驗,所以神不願他們從那條近路經過,“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,就回埃及去”(出一三:17)。
  非利士人的南進,一度幾乎征服埃及,但海陸大軍都遭受潰敗。南進既然受挫,他們就仗恃其在當時極為先進的冶鐵技術(希伯來文“刀”和“盔”等字來自非利士),從所住的地中海岸,繼續向內陸擴張;屢次擊敗迦南地的原住民;以色列人進應許之地以後,也受過非利士人的侵擾轄制。到大衛王建立統一的國度,非利士人才被制服,不復成為大患。不過,他們仍維持五城邦的結盟:亞實突,迦薩,亞實基倫,迦特,以革倫,同一民族的聯邦。(撒上六:17)後來推羅和西頓也受他們的保護。非利士繼續從事海上貿易,臣服於亞述國。
  神的定命,是奧秘的事。耶利米奉耶和華之命發預言後,公元前六○四年,果然“有水從北方發起,成為漲溢的河,要漲過遍地和其中所有的,並城和其中所住的”(耶四七:2-3)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只率陸軍,征服非利士,城邑被毀,使全地悲哀。巴比倫雖然不認識神,但掌管歷史的神,使用他們成就祂的旨意,所以算是“耶和華的刀劍”,總不能失敗,為了懲罰犯罪的國民,必要在地上完成使命,才會止息。
  在耶利米之前六百多年,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,神使用基甸拯救他們,是三百手拿火把和角的人,高喊:“耶和華和基甸的刀!”(士七:20)就殺敗許多萬的眾多敵軍。
  耶和華的刀是神命定的。神不一定使用完全敬畏神的人,並且被使用的器皿,不一定有自覺的認知,是受差遣成就神的旨意。神的旨意不能阻擋,神會預備有利的時候,安排適當的環境,使祂的旨意完成。以色列人許多年的肘腋之患,就這樣消除了。但在希臘文和拉丁文中,稱迦南地為“巴勒斯坦”,就是非利士人之地的意思。他們歷年爭奪不能得到的,竟然成為他們的地。這也提醒神的兒女,總有必須靠主打的戰爭。


  安逸與被擄

  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(耶四八:11)

  摩押的境界在死海東邊,位於肥沃的高原。他們雖然在紅海到敘利亞的南北“王道”旁邊,卻因臣服於以色列國,免於爭擾,相對的平靖無事;除非他們想尋釁生事,或因作強國的臣屬,受其嗾使攻擊以色列,一般常能置身疆域爭奪之外。
  在不息的顛簸中生活,常經憂患的人,怎能不羨慕這樣的環境,擾攘的戰亂不會來訪問,仿佛是世外桃源:

摩押自幼年以來,常享安逸,如酒在渣滓上澄清,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裏,也未曾被擄去。因此,她的原味尚存,香氣未變。(耶四八:11)

  摩押是少受戰亂的國家,元氣未大傷損,把所有的資源,用於民生的發展,不難有長足的進步。因此,他們過的是安居的生活,難免趨向懶惰。但神的審判終將來到。一般人釀酒,存久愈加香醇。到取用的時候,倒酒的人,常是輕輕的倒取澄清在上面的酒,避免振盪底下的沉澱。先知預言他們所將要遭受的苦難,遠更強烈猛厲:敵人要來,在擄掠之後,還要“倒空她的器皿,打碎她的罈子”(耶四八:12),使人民被擄掠,財物流失之後,國家也完全傾覆破碎,不再有復興的希望。
  摩押與以色列的關係,本來該是親密的。摩押的先祖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;大衛的祖母是摩押女子路得;而且文字上也很接近。但在異族的影響下,摩押對以色列並不友好。他曾在巴比倫指使下,參與征伐猶大(王下二四:2),並且為了以前曾臣服於以色列,到耶路撒冷遭難時,幸災樂禍,對它嗤笑搖頭,而自己得意,極其驕傲。(耶四八:26-29)
  但神要懲罰摩押。在公元582年,神使“追討之年臨到摩押”(耶四八:44)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,率兵臨到摩押,攻取保障堅城,施行徹底的毀壞。
  詩人向神說:“我受苦是與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。”(詩一一九:71)未經過苦難,會自高自傲,神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。他也從未自己審判,以致一切的舊人舊性,罪惡敗壞,都是沉澱在心底的渣滓,沒有煉淨,未經對付過。到了神的時候,要把他打碎,現出他的本相。
  我們要時常省察自己,求聖靈光照,看有甚麼當除去的惡行渣滓,成為使神和人喜悅的酒。


  大鷹被拉下

  你雖如大鷹高高搭窩,我卻從那裏拉下你來(耶四九:16)

  大鷹是高飛的猛禽,傲立雄視,不可一世,可以攫取弱小的動物為食。它在岩石的高處搭窩,佔住山頭,很少受到人獸的侵擾,安穩居住。
  詩人所羨慕的是,在神的祭壇那裏,“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,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”(詩八四:2-3)。弱小的雀鳥,代表知道投靠神的,就得神的看顧,“若是父不許,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。”(太一○:29-31)
  以東住在山崖鑿成的石窟中,自己以為險固安全,總不會被人攻佔,所以驕傲自誇。他因為有靠山,也就並不“向山舉目”。但有一天,審判要臨到他:

我從耶和華那裏聽見信息,並有使者被差往列國去說:“你們聚集來攻擊以東,要起來爭戰。我要使它在列國中為最小,在世人中被藐視。住在山穴中,據守山頂的啊!論到你的威嚇,你因心中的狂傲自欺;你雖如大鷹高高搭窩,我卻從那裏拉下你來。”(耶四九:14-16)

  先知的信息是,耶和華在列國之上掌權。這裏透露出靈界的隱秘:世上的領袖們多疑好戰,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耀,或爭取資源利益,不合理的擴張權力,背後有一個動力,就是有奉耶和華差的“使者”,有時是借用惡靈,在激動他們,為了成就神至高的旨意。先知米該雅的話,亞哈王聽來刺耳;其實還不僅是譏諷和擬想,而是靈界的實際。(王上二二:17-23)
  倚恃自己的人,問題出在他只想到他自己,而不能夠知己知彼。他以為自己居高穩固,“如大鷹高高搭窩”,卻不知道仇敵也能“如大鷹飛起,展開翅膀”,居高俯衝(耶四九:22)攻擊他。耶路撒冷被毀滅的時候,以東表現的不是兄弟情誼,卻是趁火打劫(俄巴底亞書)。在巴比倫王朝後不久,以東產葡萄的首邑波斯拉,就成為神審判的酒醡(賽六三:1-4)。以東被阿拉伯人所征服,再沒有恢復成國;在希臘時代以後,被稱為“以土買”。新約最有名的以土買人希律王,仍然是猶太人的仇敵。
  我們應當知道自己的有限,降服在神大能的手下,不可以佔山頭,憑仗地位自誇,仿佛沒有神,沒有審判。耶和華說:“誰蒙揀選,我就派誰治理這地…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?”(耶四九:19)認識神的權能,可以保持謙卑。


  逃出巴比倫

  我民哪!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走(耶五○:8)

  在先知耶利米的時代,巴比倫是新興的強國,代表最高的文化,最大的權勢,最富的享受,是當時全世界所仰望的“金頭”。猶大遺民被擄到那裏,國家已經不存在了,對故國沒有了希望,連原有的價值觀和道德規範,也放棄了,就死心塌地的與巴比倫同化。
  當巴比倫氣焰正盛的時候,世人接受巴比倫化為既存的事實,也當它是將來的盼望。耶和華卻藉先知指示祂的子民,巴比倫的毀滅,已從地平線上升起。神曾吩咐他們,要準備在被擄到的地方久居(耶二九:4-7,10,二五:11),因為被擄的時期要達七十年之久。但不要想自己是巴比倫人,不要接受巴比倫文化;因為時候到了,巴比倫要被毀滅,選民仍必歸回錫安。

耶和華說:“當那日子,那時候,以色列人要和猶大人同來,隨走隨哭,尋求耶和華他們的神。他們必訪問錫安…我民哪,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走,從迦勒底人之地出去,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。”(耶五○:4-8)

  以色列是神的產業,是神的羊群(詩七七:20,八○:1)。但作他們牧人的,就是他們中間的領袖們,自己不遵行神的旨意,也不好好照顧羊群,“使他們走差路”,作了迷失的羊。所以神的會眾行錯誤的道路,陷在罪中,作領袖的要負責任。
  全國犯罪,神就藉外邦人的手責罰他們。巴比倫人,竟然比選民更知道神的法則,有罪必受刑罰;使他們擄掠和行殘虐而心安理得。他們任意屠殺,擄掠,燒毀了神的殿和房屋,並且把聖殿分別為聖的器皿,擄去帶到他們偶像的廟中。這些事神都記念。時候到了,“耶和華我們的神報仇,就是為祂的殿報仇…因為他向以色列的聖者發了狂傲”(耶五○:28-29)。
  神藉用他作責罰選民的器皿,但他竟然越了分,過了限,成為“與耶和華爭競”,以自己代替神的地位。但猶大滅亡,神的殿毀壞,並不是神不能夠保守;神永遠在全地以上作王。耶和華說:“誰能比我呢?誰能給我定規日期呢?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?”(耶五○:24,44)
  屬神的人應該思想:不要仰望巴比倫,這世界的文化,與屬神的價值不同,要從巴比倫出來,心向錫安。作領袖,作牧人的,要守自己的位分,敬畏神,照神的旨意行。


  巴比倫沉淪

  巴比倫…必如此沉下去不再興起(耶五一:64)

  先知耶利米說預言的時候,巴比倫剛剛如日正天中,成為一世之雄;但先知從神得到啟示,已經預見她的沉淪。
  西底家王第四年,因為猶大的叛亂,巴比倫王召見他,要詢問他在叛亂行動中的關係。在他隨行的官員中有西萊雅,是尼利亞的兒子,就是耶利米書記巴錄的兄弟。先知耶利米交給他一個書卷,上面寫著從耶和華所來的信息,論到巴比倫的結局到了,吩咐他宣讀神的判詞,給那城的人聽:

“你念完了這書,就把一塊石頭拴在書上,扔在伯拉河中說:‘巴比倫因耶和華所要降與她的災禍,必如此沉下去不再興起,人民也必困乏。’”(耶五一:63-64)

  巴比倫的成為世界霸權,在尼布甲尼撒王的心意中,以為是憑他自己的英明睿智,統帥軍兵,戰勝了敵國,建立了偉大的京都,真是不可一世。其實,那是神使他成功:
  1.耶和華手中的金杯(耶五一:7):它的功能不是傳播神的賜福,而是叫犯罪的列國沉醉,顛狂。因此,他們傾慕巴比倫的文化,為她的文明著迷,不能夠設明智的計謀,作有效的防禦。當巴比倫軍隊臨到,所向無敵。
  2.耶和華爭戰的斧子和打仗的兵器(耶五一:20):兵器之可怕,在於使用的人;所以寶劍贈壯士,可以發揮威力,而不是交給小孩子。並不是巴比倫有甚麼特異的本事,而是大能的神用這戰斧:這裏連說了十次“用”,是神藉它打碎一切。
  3.行毀滅的山(耶五一:25):在一定的時間之內,巴比倫所到之處,都帶來毀滅,沒有人不被它壓碎。神的時候要到,那“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”,要“變成一座大山,充滿天下”(但二:34-35),就是基督永遠的國度臨到。
  4.少壯獅子(耶五一:38):巴比倫在神對人類的歷史進程中,是可怕的獅子(但七:4)。但它順從私慾,任性妄行,貪圖逸樂,就滅亡了。
  最後的結局到了,神因為它向錫安所行的一切惡,施行報應(耶五一:24),使它被燒毀,遭滅亡。神卻要興起古列王,使巴比倫“吐出所吞的,萬民必不再流歸它那裏”,而要釋放神的子民歸回錫安(耶五一:44)。
  感謝全能的神,祂所說的必然成就。要信靠仰望祂。


  背叛的結局

  這樣,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(耶五二:27)

  神藉著巴比倫,給猶大國的歷史,畫上了終止點。末代的王西底家,像地中海上的落日,墜下了水平線,沒有一點兒的聲息。黑暗淹沒了大地。巴比倫王先讓他親眼看見,自己的兒子們,在王宮榮華中長大的王子們,一個一個殘酷的被處死,讓他們最後的印象,長久的留在父親的記憶中;然後,剜了西底家的雙眼。永遠的黑暗包圍了他。西底家那戴金鍊的頸項,被銅鍊給鎖上,像狗一樣被牽到巴比倫去。監牢的鐵門,在他身後永遠的關上了。
  這是巴比倫王對違約背叛者的待遇。西底家餘下足夠的時間,靜靜度他追思悔恨的日子。
  少數人的決定,永遠的影響著歷史;錯誤的決定,留給國家不可更改的悲慘命運。
  猶大國末後的三個王,傳承相續的犯罪,得罪神。人民不能不隨著他們錯誤的腳步,走上招致災禍的道路。尼布甲尼撒三次給他們慘痛的懲教。王背叛巴比倫的行動,使他們遭受圍城的痛苦,兵燹加上饑荒,死亡。巴比倫軍終於攻破了城,使“平安之城”,遭受了火的洗禮:“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,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,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。”這樣,全國多年的精華,像祭壇上羊羔的脂油,變成了青煙。斷垣頹壁中,倒散著燒焦的屍體。
  又是一次的擄掠。人民中所有的精華,被押著走上北進的行列:強迫移民到巴比倫去。征服者打碎聖殿的銅柱和銅海,又把分別為聖的金銀器皿,一起擄掠到巴比倫去。因為照他們的慣例,戰敗一個國家,也把那國的偶像擄去,放在他們的廟中,代表獻俘,作他們神的奴隸;耶路撒冷的殿中沒有偶像,所以把器皿擄去代替,放在廟中。(耶五二:12-19)
  城破,國亡,屠殺,擄掠,都是犯罪背逆神的結果:“這樣,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。”(耶五二:27)神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,不能夠享受,成了荒涼。多麼悲慘的事。想來那些活著被迫離國的遺民,必然留下不能磨滅的記憶。
  願我們也記得:悖逆的代價,是非常沉重的。以色列的史實,可以教導我們,應當敬畏神,順從聖靈而行;知罪悔改,才可以蒙恩。

 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