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與文宣 >> 那鴻書:宣戰令與和平書![]() |
|
宣戰令與和平書
十九世紀的歐洲,由於所謂 “啟蒙運動”及科技的發展,給人類帶來一種狂妄的自信,成為“浪漫主義”的精神之一。這批人,自命為 “天才”,為“英雄”,有一種不穩定的瘋狂氣質。羅素(Bertrand
Russell.1872-1970)在其所著西方哲學史(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)中,把自比撒但的拜倫(George
Gordon Byron,1788-1824)與狂人尼采 (Friedrich NietzSche,1844-1900)並拿破崙(Napoleon
Bonaparte,1766-1821)等為一類。他們和後來本世紀的希特勒(Adolf Hitler DerFuhrer,1889-1945),都是自命“偉大”,如果他們末生在世上,世人也不是不能缺少他們。 耶和華的宣戰令耶和華是恆久忍耐,不輕易發怒,滿有憐憫的上帝(鴻一:3,參出三四:6)。但不認識上帝的人,以為祂是不存在的,那就是最嚴重的誤會。時候到了,祂要施行報應。
尼尼微城曾一度悔改,接受先知約拿所博的信息,歸向耶和華;但在二三個世代之後,又轉離神。因為不認識神,而成為“鄙陋”,“圖謀邪惡,設惡計攻擊耶和華。”(鴻-一:9,11,參詩二:1)世人看不見神,不知道敬畏神;他們攻擊對神的信仰,迫害信奉神的人,就是謀算虛妄的事,攻擊耶和華了(參徒四:25-26,九:4)。這是人所能作的最愚昧的事。可是,人現在仍是繼續行這樣的邪惡。不但公然迫害信從這道的人是這樣,就是在自由社會中,有些自以為有智慧的人,甚至是宗教人士,也作這樣的事。因此,耶和華向它宣戰,是有原因的:
尼尼微侵略別的國家,掠奪他人的財物,充滿自己的國,成為豐富。但到了一定的時候,主要擄掠那擄掠人的,使它行不義所得的歸於烏有。托爾斯泰說:“戰爭不是有禮貌的娛樂,卻是生命中最邪惡的東西;我們必須知道這個,不可以戰爭為戲耍。對於這可怕的不得已的戰爭,我們的態度必須是嚴肅而審慎的。”(戰爭與和平)
如果人的思想成了只重財利,不顧道德倫理,那就淪落到跟妓女沒有兩樣。妓女通常是沒有愛的,不說誠實話,不重然諾;人的價值觀念如果只是這樣,在屬靈上就是妓女了。因此,造成了虛謊和壓榨的文化。托爾斯泰說:“我坐在人家的背上,勒住他,叫他默看我,同時向自己和別人保證說,我為他難過,願意盡可能的減輕他的痛苦除了從他背上下來。”(我們該怎樣作?) 和平的好消息 對於信的人來說,我們不是因這世界的結局將來到而驚恐;因我們不屬世界,也不與他們認同。 看哪!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御登山說: 聖靈啟示使徒保羅,把這段經文用來指傳福音之人腳蹤的佳美。世界永久的和平,人類的希望,都以主耶穌基督復活得勝死亡為根基。因此,使徒稱主耶穌的再臨,為“萬物復興的時候”(參徒三:19-25);“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,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;這樣,那安舒的日子,就必從主面前來到。”看看今天充塞書肆的書刊,不是宣揚暴力,就是散佈悲觀的氣氛,把人類描述成可憐的動物,不值得活下去,充滿了灰色思想。而出品這些文字的作家,不是酗酒用毒,逃避現實,就是成為瘋狂;有的竟至自殺。文宣士們應該像挪亞方舟裏的鴿子,啣著橄欖的葉子,宣揚和好的信息。(參創八:11) 主救恩的印記但我們所說的和平,不同於世界上和平運動分子所宣傳的;那是他們自己也信不下去的話。我們的希望,不在於用人手造成理想的社會,在地上建立天國,展佈出樂園。人必須先信受福音,歸向基督,才能在主的國度中有分。聖經說:
我很喜歡看印拓。蒼老古拙的篆刻,用珠紅的印泥蓋出來,真是一種美的藝術。這使我聯想到聖經中屢屢提起的主的“印記”。這不是牽強附會的解經;但不由得思想在出埃及的逾越節之夜,以色列家門『上和門框上,塗抹羔羊血的史實,滅命的天使就越過那家。在月圓如畫的夜晚,銀輝灑滿大地,一切是那麼寧蘊。但失喪長子的哀哭,從埃及人家的戶內傳出;只有以色列家,得到平安,因為有羔羊的血作為印記,就得到保守。這使我們怎能不感恩歌頌呢!
|
|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|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