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與文宣 >> 俄巴底亞書:兄弟的看守者![]() |
|
兄弟的看守者
在語文的體裁上來講,一句或一段中,可包括一個或幾個單元;選擇不同的用法,可以給人不同的印象。我們從聖經中看幾個例子:
這是表明,只有藉著主耶穌,祂是唯一通天的道路,祂是唯一的拯救。這是表示真實,權威的語法。
這種型式的句法,是表明對比:“該撒”或 “上帝”;是表明二分:愛神,愛人;是顯示不同層次的比較:“古人的話”,和“我告訴你們”。這種語法使用的很多,如:“是就說‘是’;不是就說‘不是’。”(太五:37)“聰明人”和“無知的人”的兩種根基(參太七:24-27)。又如:“耶和華說:我的意念,非同你們的意念;我的道路,非同你們的道路。天怎樣高過地,照樣我的道路,高過你們的道路;我的意念,高過你們的意念。”(賽五五:8-9)這是新舊二約聖經中,基本的思想架構,表明信的與不信的,神與人,兩種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價值觀念,我們該特別注意。
門徒說:“主啊,他若睡了,就必好了。”耶穌說這話,是指著他死說的;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。耶穌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:“拉撒路死了。我沒有在那裏就歡喜,這是為你們的緣故,好叫你們相信。”(約一一:12-15)
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,是出於上帝,不是出於我們。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裏作難,卻不至失望;遭逼迫,卻不被丟棄;打倒了,卻不至死亡;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,也顯明在我們身上。(林後四:7-10) 八“不當”的例子這裏描繪一個弟兄,沒有盡到作看守者的責任,反而增加弟兄的痛苦。本來“弟兄為患難而生”(箴一七:17);現在竟成了因為弟兄而生患難!這八“不當”不是並列的,是逐步加深的,逐步遠離責任和道德標準,顯示愛心的逐漸冷淡和墜落的情形: 你兄弟遭難的日子,你不當瞪眼看看; 起初看看弟兄受難,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;進一步是更幸災樂禍,看見別人受苦而歡喜;繼而說,他受苦是因為作惡受報,或是白己愚昧的結果,我今天的昌盛發達,證明我比他好;跟著,進入他的城門,要來與敵人一起,看看熱鬧了;接著,是袖手旁觀,眼見弟兄受苦而沒有憐憫的心;進而趁火打劫,也來伸手搶一份,反正也是要歸別人;更殘忍的是不但不救助逃脫的餘民,剪除他們;然後,終於把剩下的難民,交付仇敵的手,不去作存亡繼絕的工作。這是吹滅將殘的燈火,折斷壓傷的蘆葦;與慈愛憐憫的主有何等的差別啊! 二十一個“必”字單是這個數字,就足以說明神的話是多麼堅定了。神的應許可靠;祂有權能和信實,保證祂的話成就。 耶和華確定的話,默示以東雖如大鷹高飛,至終必被神拉下;又說到萬國也必受罰。最後一段,說到以色列的復興,在一百七十四個字中,竟使用了十四個“必”字,幾乎在每十二個字中就有一個“必” : 在錫安山必有逃脫的人, 這許多疊用的“必”字,自然增加了人對神的話堅確的感覺。以東的狂傲,是虛假的安全感,自以為“住在山穴中,居所在高處”,十分堅穩可靠了;但雅各的錫安山,耶和華的居所,才是真的堅穩。以色列進入以掃家,如火燒碎,撩原之勢,頃刻成為灰燼,一切可誇的榮華,就要過去了。神的國度,是安定直到永遠的。 這裏的例子,使我們看見,文章的體裁,本身就是信息;不同的信息,應該用不同的體裁表現,才是最合宜的,而且可以加強信息的力量。
|
|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|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