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網
聖經與文宣 >> 彼得前書:大漁人信中的喻意

大漁人信中的喻意

 

  很明顯的,我們不能生下來就見過所有的事物,瞭解所有的事物。我們學習和理解力的增加,是因為思想中聯想的功能(Associate of Ideas)。“他是個女性化的男人”,“她屬於林黛玉型”,可以使我們很快的具體了解我們所末見之人的形象。有時,甚至不存在的人物,也可有同樣的效果:“他會像孫悟空一樣的搖身一變”";雖然孫悟空從未存在過,但因了西遊記小說的影響,早印在人的思想中,從而使人瞭解某人變幻無常的性格或人格。所以類比的使用,可以增加語文的豐富,並且有增加使人理解的效果。
  很奇妙,聖經中漁夫出身的使徒,在所寫的彼得前書裏面,竟廣泛的使用喻意。他用的既多,而且合宜恰切,使人不能不說是“佳構天成”。

  直喻(Simile)

  直喻是最常見的設譬方式,我們在日常生活言談中間,不知不覺的在使用。從彼得前書我們可以看見幾個例:
  “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,詭詐,並假善,嫉妒,和一切毀謗的話,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,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。…”(彼前二:1-2)這個比喻,是叫聖徒愛慕主的話,把主的話比作母乳。前面說到要除去的,從內心生命中的惡毒,到這些惡毒佔據了人的思想,就從口中發出惡言“和一切毀謗的話”,是由內而外的。重生的聖徒生命的長進,是由外入內的:愛慕主的話“靈奶”,進入裏面,由文字傳達思想,而改變思想,使人生命長進,就不會再出惡言了。這是對文宣聖工重要的說明。這比喻之美妙恰切,正合中國俗語: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”──這出口的,不僅禍己,更也禍人。
  “你們來到主面前,也就像活石,被建造成的靈宮。”(彼前二:4)說到聖徒和主一樣,主是有生命的活石,聖徒也像活石,被建成靈宮。這在全文中有連貫性。
  “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;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。”(彼前二:25)這牧人與迷羊的比喻,既說到聖徒與主的關係,又說到得救歸回的安穩,是在聖經裏面多次用過的(參詩二三: 賽五三: 結三四: 約一○:)。
  相對的,“你們的仇敵魔鬼,如同吼叫的獅子,遍地游行,尋找可吞吃的人。”(彼前五:8)這是羊群要謹防的危險。
  講到人生命的短暫:“凡有血氣的,盡都如草,他的美榮,都像草上的花。”(彼前一:24)

  隱喻(Metaphor)

  觀察時下文壇的趨勢,隱喻的使用已越來越普遍,代替了以前盛行的直喻。在對背景的安排描述中,既夾雜了大量的寓意;對書中文中人物,從言行刻畫進入至內心,很多時候則形與意混合。如果說,這是時代的趨向,或說是藝術的演進,你會驚奇的發現,在彼得前書裏面,有各種的隱喻。直喻說“像”“如”甚麼,隱喻則用“是”甚麼。
  一.人體的: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,謹慎自守。”(彼前一:13)這裏“束腰”是表明約制,是增加力量。又說:“就是你們眾人,也都要以謙卑束腰,彼此順服。”(彼前五:5)這是用僕人的形象,束腰準備服事。這就關連到
  二.人事的:“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”“總要作上帝的僕人。”(彼前四:10 二:16)是聖徒的職分。“是有君尊的祭司。”(彼前二:9)喻聖徒的位分。又說:“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”(彼前二:11)喻聖徒的身分。“我勸你們禁戒肉體的私慾;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。”(彼前二:11)“爭戰”是說聖徒的立場。“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。”(彼前二:21)我們都知道,主印在巴基斯坦泥土地上的“腳蹤”,早已無存,這是喻聖徒行事,須遵循主的規範。又勸勉長老監督們,“務要牧養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,…作群羊的榜樣。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,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。”(彼前五:2)這則又是敘述羊與牧人的關係,並將來的賞賜。
  三.以物為喻的:“你們蒙了重生,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,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,是藉著上帝活潑常存的道。”(彼前一:23)道是種子,聖徒不是“壞種”。又說:“主乃活石;固然是被人所棄的,卻是被上帝所揀選的寶貴的。”(彼前二: 23)既說主是那永不朽壞堅固可靠的磐石;又說到是活的,這自然是“活潑常存的道”意象的延長。“匠人所棄的石頭,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。”又說:“作了絆腳的石頭,跌人的磐石。”(彼前二:7-8)自然就進而喻解主建造與毀壞的功能了。還有,稱女人為“軟弱的器皿”(彼前三:7)。又說到主藉先存的聖靈,“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裏的靈聽。”(彼前三:19)以古時的“監獄”喻解不信者死後受苦的情形,當然與現今監獄改良運動的成果無關。並且勸勉聖徒要以基督受苦的心志“作為兵器”(彼前四:1),以冶死肉體。“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〔重擔〕卸給上帝,因為祂顧念你們。”(彼前五:7)是把不可見的“憂慮”形象化,成為實物,可以交卸。感謝主!而且喻為實物的東西,可以
  四.以動作為喻的:聖徒可以“嘗主恩的滋味”(彼前二: 3),因為“主恩”喻為具體的食物,才可以味覺嘗之。“藉著耶穌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。”(彼前二:5)“獻祭”是行動,是主動的。在另一方面,“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”(彼前四:12),這是受格,是被動的,不能避免,也不是意外的事。
  五.以人體和官能為喻,使人瞭解神:“主的眼看顧義人,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;唯有行惡的人,主向他們變臉。”(彼前三:12)這不是把神擬人化,而是把神動作的結果,以“看”,“聽”,“變臉”等人類動作喻解。
  六.以地為喻的:“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。”(彼前五:13)“巴比倫”是傳統的與神的教會以色列為敵的。這可能是指當時的羅馬;也可能指與世俗混合的耶路撒冷。不過,當時的受信人清楚知道其意為何。以後,馬丁路德也用此意,說“教會被擄於巴比倫”,是用的同樣喻意。
  七.以人際關係為喻的:“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。”(彼前五:13)彼得雖然不是第一任教皇,而且也結婚過,但馬可不是他生的兒子,是可以肯定的歷史事實。這樣說法是喻其在主內的親密,有靈裏的生命關連,沒有人會誤會。
  但很有趣味的是,這裏也有一個形似矛盾的奇語(Paradox):“活石”。石是無生命的,自然不是活的;活就不是石了。不過這是可以想像的,而且很為新穎,用以喻基督及基督徒,神人二性融合在一起。
  彼得前書又說聖徒是“順服耶穌基督,又蒙祂血所灑的人”(彼前一:2)。很明顯的,所有基督徒,沒有一個是實在的沾過耶穌的血,今代的基督徒更無可能。這是說我們得主寶血所救贖所潔淨的效果(彼前一:18)。但這實在又超越象徵性的說法(Symbol),而是屬靈的實際(Spiritual Reality)了。

  類比(Compare)

  “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,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,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,得著稱讚,榮耀,尊貴。”(彼前一:7)這是用冶的比喻,把金子在熔爐中受熬煉,終成精金,和信心受火般的熬煉相比。二者受苦的經過是相同的,終得榮耀也是相同的,取其類似之點。但信心的價值,遠比精金為高;因其價值存至永世。

  對比(Contrast)

  “凡有血氣的,盡都如草,他的美榮,都像草上的花;草必枯乾,花必凋謝;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。”(彼前一:24-25)這是能壞的種子與不能壞的種子的對比:世人的生命和所有的,是不能耐久的;神的福音,是祂“活潑常存的道”,是永遠的;因為是從永遠的神那裏來的,可以使人得重生而有永遠的生命。在這樣對比之下,二者的差異就顯出來了。

  表徵(Type,Typology)

  還有一種喻意的方法Type,是基督教聖經中所特有的,稱為“預表”及“象徵”。
  “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”(彼前一:19),是由被殺的羔羊流出來的。在舊約中獻祭,殺羔羊流血,就是預表以後要來的主耶穌基督,流出寶血,在十架成就救贖的恩典。到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,到世界上來了,祂是逾越節的真羔羊(參林前五:7),成就了救恩的實際。
  另一處說,“這水〔挪亞的洪水〕所表明的洗禮,現在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,也拯救你們: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,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。”(彼前三:22)方舟預表基督,因信而進到祂裏面的,就免除咒詛及刑罰,而得到救恩,像挪亞一家八口一樣。同時,洪水也毀滅了地上的生物,潔淨了地;表明我們在舊造裏經歷了死而更新。方舟受到洪水的包圍,預表主耶穌所“受的洗”(參可一○:38 路一二:50),就是因祂為我們受死,我們得平安。這都是舊約的預表,顯明在新約基督豐富的恩典。

  基督教超越其他宗教的獨特性,在於真理的系統性,因此,我們對於聖經中的預言與預表,必須特別予以注意。
  預言是神的靈感動祂的僕人先知(彼前一:11 啟二二:6),在事情末實現以前,預先說明;時候到了,就完全照字句應驗。其中有的在先知時是預言,後來在聖經時代即已應驗了,如:主耶穌奇妙的降生,受死,復活等。還有的預言尚未應驗,要等將來才應驗,如:主耶穌的榮耀再來就是。
  其次是預表。預表的要件:
  一.以與主耶穌及直接有關之事物為對象;預表是影象。
  二.預表的影象在實體之先。以前曾聽過有人講以斯帖記,說亞哈隨魯王“預表”神,真是欺人不淺!這不但是不明聖經,簡直是不通事理;因為不但惡王不能代表神,他更不是早於在太初就有的,不在神以前,何“預”之有?而且根本就沒有任何人,任何物“預表”神這回事,也不可能有。
  三,預表只是局部的,並不是全部的。就如大衛預表耶穌,但他人性上的缺點,並不代表耶穌;大衛之父耶西,及耶西之妻,也不因親屬關係而有分於預表。
  四.預表係有專定之人,並且他既預表耶穌,雖不是完全,也不再代表惡,否則就陷於混淆難分了。如所羅門既然預表榮耀的基督,就不再代表魔鬼,不是一人扮雙角的。
  還有是“表徵”或“象徵”。如獅子,表君王之公義威嚴,主耶穌是猶大支派的獅子,是說祂威猛如獅;獅子既非專一之個體,其所表徵之實體,相對的也不限定;因此,魔鬼如“吼叫的獅子”,說明其可怕,也沒有問題。又如獻祭之公山羊預表耶穌,因山羊是“在羊群前面走”(參耶五0:8),主耶穌是作我們受苦得榮的“先鋒”(參來六:20);但公山羊也是“鬼魔”(代下一一:15),其間並無牴觸。
  至於說到“比喻”,或稱“寓言”(Parable),在主耶穌的講道中,佔很重要的地位,既有深奧屬靈寓意,又容易了解。主耶穌在世的時候,經常使用比喻,幫助人瞭解屬天的真理。祂“用許多這樣的比喻,照他們所能聽的,對他們講道;若不用比喻,就不對他們講。”(可四:33-34)所以瞭解比喻,是瞭解真理的鑰匙。
  基督徒如果從聖經中取事物作比擬,自然是可以的,只要不違真理就是了。這也並不像預表一樣的有強制的界定。我們常讀到看到的,實在非常普遍,特別在西方文學中,頫拾皆是。例如:“所羅門的智慧”,“大衛與歌利亞”,“參孫一樣的強壯”,“他是個約伯”,“這人是個多馬”,“他是我們中間的猶大”,…這些不必加以解釋,我們都知道意義是甚麼。如果集體行動,遇到了意外的困難挫折,常說:“誰是約拿?”至於懷疑有人不忠,就說:“要找出亞干來!”悲傷的另一種說法,是“把琴掛在柳樹上”,橄欖枝葉更是公用的和平標誌。
  現今有人要滿足自己驕傲,博智慧之名;也有假先知別有用心,濫用名目,曲解預言預表等經文。從彼得前書的使用實例,可以使我們有基本的認識,對於瞭解經文,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,便可有所助益。對主真理有了認識,就不至陷於迷途,且會在靈程上長進。因為信是從主的話來的。
  你不妨試試看,即以彼得前書為例,如果把其中的喻意句詞完全去掉,將要損失多少精采,所剩下的又是如何。
  劉向說苑中記載,有人對梁王說:惠施這個人“言事也善譬,王使無譬,則不能言矣。”其實恐怕不止惠子說話離不了譬喻;印度因明學中宗,因,喻,合,結,離不了比喻;你我說話為文,也離不了比喻。論文宣,不能不注意以喻解意。

 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