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網
聖經與文宣 >> 腓立比書:苦中樂

苦中樂

 

  在生命的旅程中,有時出了差錯,人總是容易怨天尤人。 處逆境時,有多少人不曾問過:為甚麼這事臨到我身上?
  羅馬帝國的學者政冶家柏毅修(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 c. 470-524),官位略同首相,他的兩個兒子同為執政,可說得上一門顯赫。那知巨變劇起,在五二二年時,他被以莫須有罪名下在獄中,定期處死。那時,幸而他也是個哲學家,他寫下了哲學的慰藉De ConSolatione Plilosophiae)共五卷,以柏拉圖對人生的看法,隱含基督教思想,解釋人生際遇的問題,承認有位智慧的至高主宰,並寄望於死後的來生,以得安慰。這書成為中世紀讀者最多的書,僅次於拉丁文Vulgate聖經。
  如何得到快樂,是從古到今人類所尋求的。以彼古羅和斯多亞兩派的學士(參徒一七:18),在二千多年前就追求解答,從希臘傳播到許多地方,爭論仍未休止。今天的人在物質上一無所缺的環境,如何得到快樂的書卻成為暢銷。又有人藉麻醉藥求“高昇”;或在東方宗教中找“解脫”;或以酒精的剌激為逋逃藪,以為“醉鄉路穩宜頻到,他處不堪行。”據統計,世界上越是物質生活富裕的國家,自殺率也越高。但在戰爭時期,一般自殺率反而趨低。看來最大超過所能忍受的痛苦,不是外面環境所加的,而是心靈的問題,使人失去喜樂,以至不願繼續生活下去。
  保羅在傳福音的事工上,受勞受苦,遭受人的反對,以至被關在監獄中。在這樣的困境之中,客觀的因素,使他不能快樂歡躍;但他卻能寫出滿有喜樂的書信,把自己心中充溢的喜樂,傳達給腓立比的教會。我們多麼希望能產生這樣的文宣作品,給這世界燃起光明和熱愛啊!

  過去的準備

  如果人生活在織錦似的環境中,茫然無知的忽然墜入痛苦的現實,那才是最大痛苦。據說,有人建造懸橋,計算好了足夠的負荷力,建造完成了。那知車輛行在上面的時候,雖遠低於負荷重量的極限,卻造成了橋斷車墜的悲劇。原來他計算的只是靜態的荷重量;但車行的衝力造成震顫,受力擴張了六倍,結果橋就斷了。 在人生的道路上,也是如此。在懵懂無備的狀態,忽然受到痛苦的衝擊,使人承受不了。 但全知全能的主,早已在心靈上裝備了保羅。在大馬色路上蒙光照悔改的時候,主早就啟示亞拿尼亞:“他〔保羅〕是我所揀選的器皿,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,宣揚我的名。我也要指示他,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。”(徒九:15-16)有主給他的指示,他就會臨難不憂不懼了。他充滿信心,堅定的說:

弟兄們!我願意你們知道,我所遭遇的事,更是叫福音興旺;以致我受的捆鎖,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,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。並且那在主裏的弟兄,多半因我所受的捆鎖,就篤信不疑,越發放膽傳上帝的道,無所懼怕。(腓一:12-14)

  保羅為主受苦,不是忽然的意外,因為他知道這些患難是主命定的(參帖前三:3 徒一四:22);也不是徒然的,因為他看見了受苦的果效,向不信的人作了美好的見證,使信的人越發堅固剛強。當然,這更不是保羅自己蓄意找苦吃,而是“為基督的緣故”,就是為教會,要在“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。”(西一:24)他也能提醒教會:“因為你們蒙恩,不但得以信服基督,並要為祂受苦。你們的爭戰,就是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,現在所聽見的一樣。”(腓一:29-30)先知耶利米早年蒙召的時候,主對他說:“看哪!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,鐵柱,銅牆,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,首領,祭司,並地上的眾民反對。他們要攻擊你,卻不能勝你;因為我與你同在,要拯救你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”(耶一:18-19)因此,耶利米作了受苦的先知,傳的信息,得罪所有的人,沒有一個人歡迎。主耶穌要跟從祂的人,切不要存錯誤虛空的幻想,要腳踏實地冷靜思想。建樓的要先坐下計算花費,作戰的要坐下酌量戰力;同樣的,信徒要先決定能付的代價(參路一四:26-33)。作文宣聖工是如此,作別的聖工也如此,不要走錯了路頭,想寫“暢銷書”,想作人人愛。主要我們作一台戲,給世人和天使觀看(林前四:9);卻不是作可有可無討人歡喜的丑角。主耶穌說:“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,你們就有禍了;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。”(路六:26)寧可少一個作文字聖工的人,不要多一個假先知的子孫。預期要受苦,不打算受人歡迎,是個好的準備。有基督受苦的心志“作為兵器”(參彼前四:1),到苦難包圍你的時侯,就不會以為遭遇非常的事,就可以得勝環境,征服環境,雖在苦中猶能喜樂了。

  現在的轉移

  主耶穌說:“你的財寶在哪裏,你的心也在那裏。”(太六:21)在另一方面,越注意憂慮衣食,憂慮越重。身上受些創痛,越去想它,以為不得了,心在那裏,也越加痛。有的人怕老,耽心生病早死,無事也去求醫,搜筋剔骨的找病,老病就來得更快;關懷別人,以天下為重,以自己失財失業為輕,不知老之將至,老也不至,反而活得長久,活得健康而有意義。心理學家認為轉移注意別人,是快樂之道。
  小孩子只知道關心自己,不想到別人。老年人進入“第二童騃期”,也是只注意自己,要別人注意他,是情況不妙的象徵。保羅提出了基督的榜樣:“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”(腓二:3-5)主耶穌想到別人,在自己上十字架之前,可以歡樂的唱起詩來。在釘十字架之前,關心門徒;被釘在十字架上,還關心母親,關心悔改的強盜,關心反對祂的罪人,為他們代禱。 再看保羅,以教會屬靈的長進為念,盼望“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”(腓二:1-2);這多麼像慈愛的父母,對兒女噓寒問暖,推乾就溼,以兒女長成為樂,渾忘了自己。又說:

你們立志行事,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,為要成就祂的美意。凡所行的,都不要發怨言,起爭論;使你們無可指摘,誠實無偽,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,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。你們顯在這世代中,好像明光照耀,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。…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,我若被澆奠在其上,也是喜樂,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。(腓二:13-17)

這簡直是到了無己的極致。他好像作父母的,不是以兒女能光宗耀祖為喜樂,卻以他們能長成光耀基督為喜樂。保羅願意犧牲自己,點燃起聖徒信心的燔祭;他們若能完全的奉獻自己,蒙神悅納,保羅情願作為陪獻澆在壇上的奠祭。這是何等無己無私和偉大心願啊!
  他更進一步說,他甘願自己忍些孤單,打發提摩太去見他們,以了解他們屬靈的景況,因為“實在罣念你們的事。”(腓二:20)“別人都求自己的事,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。”明顯的,保羅是屬於相反的傾向。並且他體念重病痊愈的以巴弗提,願意讓他回到差他的教會去:“他是我的兄弟,與我一同作工,一同當兵,是你們所差遣的,也是供給我需用的。”(腓二: 20,25)這樣親密的同工,保羅竟捨得讓他離去,只是為了他的好處,也是為了教會的好處(參排二:28)。
  這就是把心思轉到別人身上,多想別人,少想自己;當少想自己的時候,就少覺得自己的痛苦了。
  “弟兄們!我還有話說:你們要靠主喜樂。我把這話再寫給你們,於我並不為難,於你們卻是妥當。”(腓三:1)這是說到要倚靠主,以主為中心,以禍為喜樂的泉源。如果我們以別的更有價值,喜樂就失去了。正如詩篇說:“論到世上的聖民,他們又美又善,是我最喜悅的。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,他們的愁苦必加增。”(詩一六:3-4)

  更高的價值

  還有一個喜樂的秘訣,就是建立新的價值觀念。歸信基督,就是價值觀念的轉變。保羅說得很清楚:

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,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。(腓三:7-8)

  保羅既然能以失為得,視益為損,自然也不難以辱為榮,以苦為樂。他說:“我為基督的緣故,就以軟弱,凌辱,急難,逼迫,困苦,為可喜樂的。”(林後一二:10)一個人能以“艱難當餅,困苦當水”(參賽三○:20),這就是可以駕馭環境,使用環境了。如同雄鷹可以逆風展翼上騰,患難就不能害他。但這是“為基督的緣故”。若不是為基督的緣故,這就是反常的,是愚人;但為了基督,就是超常的,似愚人而實是超人。 保羅甘願如此作,知道他是和基督“一同受苦,效法他的死”(腓三:10)。接著,他以運動場上的競賽為喻:“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: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為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”(腓三:13-14)我們看見運動健將爭勝的情形,他們不在乎疲倦,不覺得負傷疼痛,只是勇往直前;只記得“一件事”,就是得勝的榮耀冠冕(參林前九:25)。保羅因了這更高的價值觀念,就能在獄中快樂。這樣,他見了馬其頓的異象,把福音帶到了歐洲,在腓立比建立歐洲的第一所教會;卻發現神的引導帶他進了監獄,受了棍打。保羅和西拉夜間歌唱,以至地大震動(參徒一六:22-34)。腓立比福音喜樂的延長,仍然在這書信中,震動許多人的心。

  將來的盼望

  “只在今生有指望”的人,“專以地上的事為念”(腓三:19 參林前一五:19);所以他們的情緒,也受地上的事物所支配。

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,並且等候救主,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。他要按那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,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,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。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,你們就是我的喜樂,我的冠冕。(腓三:20-四:1)

想到將來“極重無比的榮耀”,這今世所受的苦楚,就成為至暫至輕,不足介意了(林後四:17)。保羅遙想將來見主的時候,他所帶領歸主建立的人,就是他喜樂的冠冕。因此,使徒有難以掩飾的喜樂心情說:“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;我再說,你們要喜樂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。主已經近了!”(腓四:4-5)世上還有甚麼事物,足以與這榮耀的盼望相比呢?但丁(Dante Alighieri, 1265-1321)在他的神曲中,描述在地獄門上寫著:“此是引到禍苦之道…到此之人放棄一切盼望!”(The Inferno, Canto III)他說的不錯。地獄裏面最缺乏的是盼望;天堂的盼望,使監獄變為天堂。

  在文學的領域中,成功的悲劇比喜劇多。這個已經夠悲慘的世界,多麼需要傳遞喜樂的作品呢!連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,也比其偉大的悲劇遜色。其餘別人的作品,是以諷刺,諧謔,鬧劇(Farce)為多,真成功者實不多見。有誰拿喜樂的涼水,如甘露滋潤那些枯焦的舌頭呢?願在文宣聖工的作品中,有成功的作品出現,散佈喜樂的亮光。這要有像保羅一樣的人,由喜樂的心湧出美辭開始。

 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