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網
聖經與文宣 >> 序

 

  慕安得烈(Andrew Murray)說:“聖經是一支指棒,指示我們向神那裏。當在授課時,人會用一支長的指棒,指向地圖或掛表的某處。我們應該注意的,是它指向的地方;縱然是金子作成的棒,我們也不該注意它過於它所指示的。”
   這不是要我們忽視聖經。這是告訴我們,讀聖經本身不是目的;我們當注意聖經所指示我們的,過於聖經本身,不要止於聖經。
   主耶穌說:“你們查考聖經,因為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──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。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裏得生命…你們如果信摩西,也必信我;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。”(約五:39-40,46)
  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。也許你會驚奇。如果有人說聖經中沒有永生,你會以為他信仰有問題,但主耶穌清清楚楚的這樣講。祂說,讀聖經得不到永生的;必須相信接受主耶穌基督,聖經所指示所見證的生命源頭,“信了祂,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。”(約二○:31)所以,聖經的最大目的,是顯明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;讀經的最大目的,是認識主耶穌基督而得永生。
   但是,在另一方面,讀聖經本身就是聖徒應當注意的事。這是有生命的聖徒的自然傾向,就如:“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,叫你們因此漸長,以致得救。”(彼前二:2)這是靈命上的需要。如果不知道所信的對象,何從而起信呢?所以古今聖徒,都愛慕主的話;單是詩篇第一百十九篇,就可看出詩人對主話的喜愛,是何等的深切,同時,那裏也告訴我們,要遵行神的命令,必先明白神的命令;要循行生命的道路,必先明白道路的方向;要離惡行善,必先明辨是非的標準;而這一切的答案,都在聖經裏面。因此,聖經是文字宣揚成肉身的道,是用文字來宣揚神自己,也是宣揚神的旨意。
   這樣看來,我們可以從聖經得到教導,也享受到喜樂。正如雅歌中所描述聖徒(新婦)的期望,在教會裏面,“我可以領受教訓,也就使你喝石榴汁釀的香酒。”(參歌八:2)這樣說,靈交的生活是聖徒領受教訓,同時主也共享靈交的甘美與喜樂。
   當然,教會是以教導為主的。不單有言語的教導,也有文字的教導。但當教會漸漸擴展,不復是原始的型態之後,團契生活不復是唯一的生活模式。信徒也像其他的人一樣,有工作時間,也有休閒時間。因此,教訓於娛樂(to instruct, to please),成為基督教文藝理論的基礎,是文人相繼努力的方向。因此,啟發了許多人的靈感,以聖經為寫作主題,產生了卷帙無算的文學作品。我們甚至可以斷言,如果沒有聖經,就不會有西方文化思想的發展,也不可能產生後世任何的文學傑作。因為必須有高潔的源頭,才能流出美好的活水。
   水流不能高於源頭。既然有許多高明的文學作品,是由聖經來的,聖經本身必然更為優越。所以,我們不要忘記聖經,就是說,要飲水思源;還要更進一步。

    飲水溯源

  依一般衡論,聖經不是一本講文學的書。但神的話是奇妙的,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向度,看到其榮美;就像多角多面的鑽石一樣,綜合反映出神真理的光輝。
   奧古斯丁(St. Augustine)在論基督教義On Christian Doctrine)緒言中,說到是要叫誠心追求主道的人,明白語文的規範,才可以教導別人,雖然,我們相信聖靈感動人明白真理,進入真理,可以深逾超越文字層面的表意,但絕不會違反語文客觀的定義。而且當我們要把意義傳播給別人的時候,必須使用共由共通的語文。但丁(Dante Alighieri)曾說:“我的異象大過我們的語文”,但他到底是傑出的使用語文的人。
   聖經既是用語文寫成的,我們信徒就必得從語文去認識,用語文表達。也就是說,由認識聖經,而相信聖經,欣賞聖經,使用聖經。
   早在伊甸園中,亞當活在上帝面前,。“耶和華上帝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,和空中各樣飛鳥,都帶到那人面前,看他叫甚麼。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,那就是他的名字。那人便給一切牲畜,和空中飛鳥,野地走獸,都起了名。”(創二:19-20)可見這就是語文的起源。人有這種天賦的機能和需要,思想,並表達交通思想,這就產生語文了。
   有人描寫過一個理想的小型部族社會。在那裏,沒有重大犯罪案件,也就沒有司法制度,警察,監獄,刑罰等。如果有人違犯了社會規範,唯一的制裁是大家都不跟他講話交通;這樣,他就會自己思省,在被孤立的壓力之下矯正過來。當然,這是個烏托邦社會,並不實際存在;但這指出了人的合群性,人需要與人類交通。但恩(John Donne)說:“沒有人是一個孤島。”如果完全離開人類,人就不是正常的人了。人不但不能在生活上完全與人隔絕,也不能在語文上,思想上,與人隔絕。
   這樣說來,語文是人類心理上自然的傾向,福音是靈魂對救恩的需要。二者合在一起,宣道文字不但不是不可能的,而且是極自然的,是應該注意的。

  文宣的起飛

  本世紀人類在科技上的發展,超過自有歷史以來成果累積的總和;單是有語文紀錄的,就可以看得出在這方面的突飛猛進,達到了知識爆炸的程度。本斯(Carl Benz)和戴謨勒(Gottlieb Daimler)分別在一八八五和一八八六年,製造出實用的汽油內燃機汽車;而實用的飛機,是遲至本世紀初的事。但科技急速的發展,仍然存在於這一代人的記憶中,只有用“驚人”可以表達。世界急劇的縮小,大眾傳播支配著人的思想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接近了。但這不是說人類之間的關係更密切,更和諧;而且接近可能意味著衝激與爆炸!“盡心,盡性,盡力,盡意愛主你的神,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”(路一○:27)這簡單的教訓,仍然是與現實的情形相反的;因為那與人墮落的本性相反,所以難以實現。要解決人類基本問題,唯一的希望還是救恩的福音。如果不藉著這福音,就是神的大能,人絕無無法從敗壞中振作,絕不能由罪惡中拔升。
   這幾年來,人們在高喊科技起飛,工業起飛,經濟起飛。但道德是在下降,人性無由起飛;不管你大談特談,或避而不談,事實總是一樣。有些所謂社會心理學家們,以為人們對宗教與道德興趣的低落,是社會工商業化的結果。其實同一時代發生的事件,不一定可以簡單的斷定其因果關係。英國前期工業革命,是發生在清教徒運動的時期,並沒有帶來宗教與道德的低落,相反的,韋柏(Max Weber)認為是改教運動的倫理觀,影響資本主義的興起。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也沒有給英國帶來宗教衰敗;相反的,約翰威斯理兄弟(John Wesley) 和懷特腓(George Whitefield)的復興運動,拯救英國由敗壞而道德復興,不但免於流血社會革命,而且興起遠方佈道。從聖經中,我們更可以看見,福音征服了撒瑪利亞,改變了以弗所和工商業城市哥林多的惡風敗俗。因此,我們最需要的是破除失敗的命定論,不要為自己找藉口;要追求聖潔,靠聖靈大能,投注人力財力在文宣聖工上,使文宣起飛。
   文宣起飛的目標是:全,美,快,恆。
   全是完全,是綜括全面的,不是局部的。現代戰爭是總體戰(Comprehensive Warfare),不能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‘更不是頭腳不相顧。現代的福音文宣工作,更應該是綜合性的救恩計劃。好戰的人士在準備ABC戰爭──核子戰,生物戰,化學戰(Atomic Warfare, Biological Warfare, Chemical Warfare,)。我們在文宣聖工上,更應該有ABC計劃,使人與神和好──在護教學(Apolologetics),聖經(Bible),文化(Culture)三方面,統籌並進,不可偏廢。
   美是美善,佳美。文宣聖工是服事神拯救人的工作,是至偉大的美事。我們應該像馬利亞一樣,明白主的心意,打破玉瓶,傾盡香膏,及時的作在復活的主身上。我們到歐洲去旅行,到處可以看到,過去在羅馬天后教下面,教徒們恐懼迷信,想要積善而脫苦刑,把最好的獻上,點綴宗教虛榮。今天我們蒙恩稱義的聖徒,豈不更應該被主大愛激勵,使文宣聖工作得內容與形式盡善盡美嗎?
   還要快,迅速,積極奮起,筆及履及。靈魂喪失,日以萬計;撒但迷惑人滅亡,不分畫夜,沒有休假。我們要像那四個長大麻瘋的以色列人一樣,發現亞蘭軍空營遁去,連夜去報好信息,因為撒瑪利亞城中的人,懸驚待斃,需要知道。我們今天也該這樣,用文字宣道供應這飢餓的世代(參王下七:9)。我們要有急迫的使命感。
   最後,要持恆,要徹底。不但要立即開始,還要恆久不息,打得勝箭,不可像以色列王約阿施半途而廢(參王下一三:14-19)。很多有價值的工作,後繼無乏人,人亡政息;或主持機構眼光短淺,貪近昧遠,令人不勝扼腕。
   現在是文宣起飛的時候了!願主感動興起人來,為文宣聖工費財費力。要作得全備,作得美善,要迅速,要徹底。

  文宣的阻力

  儘管很少人反對文宣該起飛,但中文的文字宣道,仍然是現今的境況。胡為乎泥心?
   重要原因之一,是只有文宣士在提倡文宣。宣道是要有雙翼的,言宣與文宣配合,才可以起飛。言宣而無文字,其效不永,教會增長難以持久,由停滯而衰退;文宣而無言宣,其傳不速,要等很長的時間,才可及遠。看看今天美國的葛培理(Billy Graham)和舒勒(Robert Schuller),他們的書都列為暢銷書,也都是言宣與文宣配合成功的例子。因為單翼難飛啊!
   另一個原因,是缺乏專職的文宣士。在西方,新派的“神學家”們,可以只坐在書房搖椅上啣著煙斗沉思著書,也可能教教神學課。但千萬不要輕看他們!此等人“誨人不倦”,也“惑人不倦”,影響著千萬人的信仰,的是厲害。在華人基督徒中,情形有些好傳,慢慢出現專講學著書的人了;但我們需要更多,更超卓的文宣士。在華文作家中,已有專靠賣文維生的人了;但寫武俠小說,低級趣味小說賺錢容易,可以加工趕製;要寫詩,作學術研究,寫專論,情形就不同了,必須有經濟上的支持。肯奉獻的人,如果也會奉獻的話,應該注意這方面,支持文宣士,這可以成為大貢獻。
   遇有一個阻力,是文人多窮,少有人願奉獻走這條路。“文人潦例”,“文窮而後工”,“亂世文章不值錢”,這一類的話,早就印在人腦海裏。艾德勒(Mortimer J. Adler)最近撰文說,本來世紀是“The century of the computer”,產生“artificial-intelligence, or A I for short.”意思是“計算機世紀”,產生“人造才智”。我可以理解他的說法,也同意他的斷言;不過願意就他原來的詞句,增加另一個譯意,就是“計算人世紀”(Computer可譯為“計算的人”,或“計算機”)──人們計算數字,執著數字,迷信數字,轉而成為數字的俘虜和奴役;因此,是“假才智”。結果,只知價格,不知價值。這就造成今代缺乏偉大文學作品,教會缺乏文宣士的現象。
   但願這一切阻力,都成為真正有奉獻心志的人的挑戰。當神選召以實亞的時候,告訴他,所傳的信息沒有人會接受,不會得利,不會成名。今代真正文宣士的境況,也約略如此;也許你要在下一代之後,才會得到認知。當聽見主的聲音:“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”誰肯說:“我在這裏,請差遣我”?
   我需要奉獻捨己的心志,抱定“知其不可為而為之”的意願,投身於改變人心,改時代的文宣聖工。

  文宣的方向

  教會基本的問題,是失去對所事奉的主和所傳福音的信心,跟在世界的後面跑,努力求與世界調適妥協。
   “若吹無定的號聲,誰能豫備打仗呢?”(林前四:8)失去立場,失去理想的結果,難以朝望聖徒向世界有生活的見證。
   有一次,在公路上駕車,看見前面的車後面貼著:“Don't follow me, I am lost also.”(“不要跟隨我,我也迷失了。”)這使我矍然憬悟:這豈不是本世代人的心聲嗎?為甚麼你要跟隨這個迷失的世代?多麼無意義而有危險的事!
   聖經告訴我們:“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,純全,可喜悅的旨意。”(羅一二:2)我們要知道,基督耶穌是人類唯一的盼望。教會必須知道當行的義路。正確的方向,人生的意義,屬天的價值觀念;這樣,才能盡當盡的責任,給這迷失的世代答案。傳揚神所啟示的聖經,高舉主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,引人歸主,“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。”(西一:28)這是文宣的方向。我們要靠聖靈在我們裏面的大能,為此盡心竭力。
   我們絕不該忽略方法,也不反對講方法;但總要認清方向,把方向放在前面,否則方法越有效,錯得越遠,為害越大;本書的目的,就是要在這方面討論。如果你還不清楚生命的方向,先要讀你的聖經,直到你弄清楚,直到你確知自己是行義路,是光明之子。
   現代的情形,很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:信的與不信的在角力,光明與黑暗在決戰;雙方爭取的對象是人類的靈魂,所使用的有效武器是文字。我們必須為主贏得這場決戰。我們能贏得這場決戰。問題是:今日誰肯把自己獻給耶和華呢?如果你肯順服,必會看見效果,得千萬的人歸向基督。

于中旻謹識

 

-- www.AboutBible.net -- .于中旻 著 by JAMES C M YU.